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

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

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摘要]儿童游戏治疗就是以游戏作为媒介,利用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

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咨询中的游戏治疗理论、实施及作用。

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咨询;游戏治疗;儿童;游戏治疗理论[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42-04心理分析大师S.Freud曾经说过,个体的心理发展深受其早期经验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对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问题在学前儿童身上往往不会表现得很突出,所以家长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低。

事实上,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对我国2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

因此,要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让儿童健康成长,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儿童心理咨询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主要是以语言交流来展开心理咨询的,但是儿童的语言发展尚不完善,他们不能充分而准确地用语言表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不过幸好儿童热爱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有丰富而真实的内心表现和行为反应,因此。

以游戏为媒介。

利用儿童的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的“游戏疗法”就成为一种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新型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方法。

一、游戏治疗的定义及分类从达尔文开始。

人们就从不同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大量研究,也给游戏下了种种不同的定义。

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

同时。

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不同,以及研究角度和实验对象不同,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相继出现。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游戏的性质、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持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都同意儿童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认为游戏不仅能促进儿童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而且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虽然研究者对游戏的定义没有一致的说法。

但是关于游戏治疗的定义几乎一致。

他们都认为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手段或媒介来进行心理治疗。

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治疗师可以借此解除儿童的各种困扰.使其获得发展;有的研究者认为,游戏治疗就是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治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

由于游戏治疗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它被广泛使用。

关于游戏治疗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参加治疗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个别游戏疗法(一名治疗师面对一名儿童)和团体游戏疗法(一名治疗师面对五、六名儿童);根据游戏活动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分为自由游戏疗法(让儿童随便玩)和限制性游戏疗法(如让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扮演特定角色);根据游戏疗法所依据的心理学理论不同,可以分为精神分析类的游戏疗法、儿童中心游戏疗法、行为主义类的游戏疗法等。

二、游戏治疗的相关理论1分析性游戏治疗分析性游戏治疗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Freud,他将其精神分析的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治疗之中。

S.Freud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儿童的游戏,但是他在论述其心理学观点时曾涉及游戏治疗理论。

他认为,游戏受快乐原则的驱使,表现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

使儿童受压抑的消极冲动得到发泄。

在游戏治疗中,Freud把游戏看作是症状化行为,并很自然地将游戏用于他对儿童的心理分析之中。

此后。

Freud的女儿Anna和学生Klein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儿童的实际治疗。

A.Freud和Klein最早将游戏引进对儿童情绪困扰的治疗。

她们都相信,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游戏可以取代语言式的自由联想。

为儿童提供通往潜意识的途径。

她们的差异在于.Klein十分强调在游戏中揭示儿童的潜意识。

她用游戏和玩具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通过解释将儿童的一些无意识的体验变成有意识的体验,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

A.Freud则强调游戏能够帮助儿童与治疗师之间建立正向情感联结,以便治疗师进入儿童的世界。

她不直接解释具体的游戏行为,认为不一定每个游戏行为都有象征意义。

她只是在与儿童建立友好关系时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幻想,然后分析这一想法背后的意义。

2发泄性游戏治疗一些学者在A.Freud和Klein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主动式游戏治疗”理论,主张为儿童设计种种不同的游戏,安排儿童进入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游戏场景。

1938年,David提出发泄性游戏治疗法。

主张设定场景和选定玩具来重新激起儿童焦虑反应的经验,以便儿童发泄痛苦及紧张的情绪。

他认为,儿童之所以会产生问题行为,是因为儿童内心有一种动力和能量。

这种能量由于社会规范、道德良心而受到压抑。

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限度时,个体便开始出现情绪问题,而当个体通过行为将情绪问题表现出来时,能量便会消失,情绪问题随之得到解决。

游戏之所以具有治疗的功能,是因为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释放累积起来的能量。

因此,治疗师不必探索儿童的潜意识,不需要了解能量是由什么造成的,只需在面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时想办法消除儿童累积的能量,即可矫治儿童的行为问题。

发泄性游戏治疗包括主动型治疗和被动型治疗两种类型。

提出主动型治疗的学者认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媒介,在判断儿童情绪困扰的原因所在后,治疗师可以主动设计游戏方案,引导儿童重新经历产生情绪问题的事件,以主动的姿态宣泄压抑的能量,所以,这种宣泄能量的游戏都有特定的处理对象。

主张被动型治疗的学者则认为,以上做法的局限性在于从成人的角度去揣测儿童的想法。

无法确定揣测的准确性,因此治疗师应该是被动的,没有必要设计特定的游戏,只需为儿童提供游戏场所和材料,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由表达,自然地宣泄和抒发情绪。

3非指导性游戏治疗CarlRogers扩展了关系治疗的一些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VirginiaAxline则将非指导性游戏治疗运用于实践。

他们相信,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别人,人是由源自自己内心的力量所改变的。

因此,他们并不重视如何安排游戏,而是强调治疗师的工作是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无条件接纳、无条件包容的环境,让他们发挥内在的自主力量,然后自己作出改变。

Axline认为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时应坚持八个原则:(1)治疗师必须|||[摘要]儿童游戏治疗就是以游戏作为媒介,利用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

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咨询中的游戏治疗理论、实施及作用。

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咨询中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咨询;游戏治疗;儿童;游戏治疗理论[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2-0042-04心理分析大师S.Freud曾经说过,个体的心理发展深受其早期经验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个体心理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对个体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理问题在学前儿童身上往往不会表现得很突出,所以家长对它的重视程度较低。

事实上,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对我国2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

因此,要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让儿童健康成长,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儿童心理咨询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主要是以语言交流来展开心理咨询的,但是儿童的语言发展尚不完善,他们不能充分而准确地用语言表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不过幸好儿童热爱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有丰富而真实的内心表现和行为反应,因此。

以游戏为媒介。

利用儿童的游戏活动为儿童提供心理援助的“游戏疗法”就成为一种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新型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方法。

一、游戏治疗的定义及分类从达尔文开始。

人们就从不同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大量研究,也给游戏下了种种不同的定义。

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说法。

同时。

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不同,以及研究角度和实验对象不同,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相继出现。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游戏的性质、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持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都同意儿童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认为游戏不仅能促进儿童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而且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虽然研究者对游戏的定义没有一致的说法。

但是关于游戏治疗的定义几乎一致。

他们都认为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手段或媒介来进行心理治疗。

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暴露内心存在的问题,治疗师可以借此解除儿童的各种困扰.使其获得发展;有的研究者认为,游戏治疗就是利用游戏的手段来矫治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一种治疗方法。

由于游戏治疗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它被广泛使用。

关于游戏治疗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参加治疗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个别游戏疗法(一名治疗师面对一名儿童)和团体游戏疗法(一名治疗师面对五、六名儿童);根据游戏活动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分为自由游戏疗法(让儿童随便玩)和限制性游戏疗法(如让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扮演特定角色);根据游戏疗法所依据的心理学理论不同,可以分为精神分析类的游戏疗法、儿童中心游戏疗法、行为主义类的游戏疗法等。

二、游戏治疗的相关理论1分析性游戏治疗分析性游戏治疗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Freud,他将其精神分析的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治疗之中。

S.Freud虽然没有系统地论述过儿童的游戏,但是他在论述其心理学观点时曾涉及游戏治疗理论。

他认为,游戏受快乐原则的驱使,表现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

使儿童受压抑的消极冲动得到发泄。

在游戏治疗中,Freud把游戏看作是症状化行为,并很自然地将游戏用于他对儿童的心理分析之中。

此后。

Freud的女儿Anna和学生Klein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儿童的实际治疗。

A.Freud和Klein最早将游戏引进对儿童情绪困扰的治疗。

她们都相信,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游戏可以取代语言式的自由联想。

为儿童提供通往潜意识的途径。

她们的差异在于.Klein十分强调在游戏中揭示儿童的潜意识。

她用游戏和玩具鼓励儿童表达幻想、焦虑,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加以解释,通过解释将儿童的一些无意识的体验变成有意识的体验,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

A.Freud则强调游戏能够帮助儿童与治疗师之间建立正向情感联结,以便治疗师进入儿童的世界。

她不直接解释具体的游戏行为,认为不一定每个游戏行为都有象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