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学校在国家出现之后产生,首先是适应统治阶级_巩固政权__的需要(一)填空题2、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都是为_奴隶主___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3、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理想国》______。
4、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__柏拉图__提出的。
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政治学》____。
6、昆体良的教育代表作是___《论演说家的培养》__________。
7、古代罗马XX早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__农民兼军人_______。
8、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从组织上和思想上打破了教会___对教育的垄断局面。
9、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_资产阶级____的文化革命。
19.夸美纽斯是_十七__世纪捷克的教育家。
11.《大教学论》是__夸美纽斯___的教育代表作。
12、法国直到20世纪初仍存在着自然人__轨学制。
13、卢梭提出了培养_《爱弥儿》“自然教育”___的教育目的。
14、卢梭是十八世纪_法_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15、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林哈德与葛笃德》____。
16、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是__管理_________。
17、赫尔巴特提出的儿童_自然教育__方法之一是惩罚性的威胁。
18、蒙台梭利是现代著名的_意大利____(国)女教育家。
19、__感官__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
20、教育与社会,教育与_儿童___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方面。
21、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_《XX主义与教育》_______。
(三)选择题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__d___。
A.文雅教育B.职官教育C.书吏教育D.科学教育2、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之外,还有_a_等。
A.寺庙学校B.教区学校C.文法学校D.修辞学校3、“三艺”为___b__所创设。
A.柏拉图B.智者派C.亚里士多德4、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c___和角力。
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5、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__a__办理。
A.私人B.企业C.国家D.私人和国家共同6、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_d___。
A.智育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7、“知识助产术”是___c_____提出来的。
A.智者B.昆体良C.苏格拉底8、苏格拉底法也称为___c__。
A.相互教学法B.发现法C.知识助产术D.雄辩术9、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__a___。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b__。
A.《理想国》B.《政治学》C.《乌托邦》D.《巨人传》11、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__a_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B.教会封建主C.资产阶级D.城市平民12、__a__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A.蒙旦B.莫尔C.埃拉斯谟D.斯图谟13、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__c__。
A.拉伯雷B.蒙旦C.莫尔D.维多里谟14、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为西方_c__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古代B.中古C.近代D.现代15、_b___国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A.法B.英C.美D.俄16、1821年美国_b_市率先创办公立中学。
A.波特兰B.波士顿C.亚特兰大D.纽约17、卢梭是反对__b__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B.封建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18、卢梭忽视__b____教育A.儿童B.女子C.男子D.少年19、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c______。
A.《理想国》B.《爱弥儿》C.《林哈德与葛笃德》D.《巨人传》20、斯宾塞是___a____的倡导者。
A.文雅教育B.科学教育C.职业教育D.XX教育21、著名的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在__a__方面卓有成就。
A.幼儿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22、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美国____c_教育理论家。
A.唯物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要素主义23、“杜威学校”即杜威于1896年创设的_a_____实验学校。
A.旧金山B.波士顿C.纽约D.芝加哥24、“教育即生活”是__b__的教育观点。
A.赫尔巴特B.杜威C.马卡连柯D.柏拉图25、杜威教育理论的代表作是__b____。
A.《普通教育学》B.《XX主义与教育》C.《教育论》D.《人的教育》(五)简答题1、古代埃及“宫廷学校”的产生。
古代埃及政治强盛,经济繁荣,法老为了使奴隶主子弟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以继承国家的管理事业,便在宫廷中设立学校,邀集文人学者,教育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使之学成以后充任官吏。
这种宫廷学校直到中王国时期仍然存在。
2、试概括雅典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表现。
雅典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要求身心和谐发展。
体现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养具有健康的体格,高尚的情操,广泛的文化素养,能言善辩的社会活动家和商人;在教育内容方面不仅重视军事体育,而且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虽也注重训练,但比较温和。
3、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述评。
苏格拉底的“知识的助产术”,实际上是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获得一般性概念的归纳法。
苏格拉底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予直接回答,而是采取反诘法,逐步揭发对方思维中的矛盾,激发其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寻求正确的答案,得到一般性的概念。
这种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去获得知识。
但由于苏格拉底视知识为人类头脑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启发法带有思辩性。
4、古代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有哪些特点?公元前30年,罗马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适应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点:(1)建立国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2)改变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训练顺民和培养官吏;(3)教学内容日益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日趋形式主义。
5、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述评。
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
学生入学之后,必须坚持完成学业。
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
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即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
夸美纽斯认为一位教师可向全班几百个学生同时授课。
夸美纽斯还要XX行“十人长”制,以辅助教师的工作。
他认为班级授课制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师工作热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相互学习。
优点很多,应积极推行。
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为后世所广泛采用。
6、试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较多的重视,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160万,到1775年也只有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
这些学院都是私立的,其中除费拉德尔菲亚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外,全由教会直接掌[WT]握,办学目的是培养传教士和官吏,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修辞学为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需要。
当时这些学院的布局不甚合理,密集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学校规模小。
独立后,南部的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于1785年创设州立大学(公立),西部的俄亥俄州和密执安州继之。
由于国会鼓励设立州立大学,因而各州纷纷仿效。
解决了大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但此时的美国,私立高等院校依然存在,各教派为发展其势力还争相设立新的高校。
独立以后,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轻古典科目,重实用知识的趋势日益加强,到19世纪初,物理、天文、地质、地理、气象、化学、植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取得了巩固的地位。
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也逐渐进入大学课程或得到加强。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而且对学术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20世纪初,美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从1902年起开始出现两年制的初级学院。
这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州或州以下的市)或教会、私人设立的短期大学,也称社区学院,教学条件和水平较差。
但由于学制短、专业性强而受到社会的欢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州立大学进一步壮大,私立大学更纷纷建立,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显示了大众化的强大趋势。
1935年和1940年美国大学及其学生数分别为1600所,128万人和1800所,140万人。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大学生增加25倍,此时平均每5家人中就出一名大学生。
大学和学院一般修业四年,与中小学互相衔接,形成六.三.三.四制或八四四制的学制系统,形式上是单轨的。
美国学院分普通学院和专业学院,大学除本科外还有研究院,培养硕士和博士。
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这一时期其职业性更强了,不少高等学校大大增加职业性学科,州立大学更注意为本地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7、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卢梭为实现其教育目的,把劳动教育视为培养能够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去从事劳动,营谋生活、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重要手段,因而十分重视劳动教育。
卢梭所提倡的劳动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特别是后者他更为推崇,认为象细木工这样的个体手工劳动,既能使儿童获得自谋生计的劳动技能技巧,又可发展他们的头脑使之增加智慧。
卢梭还指出,劳动还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卢梭从反对当时不平等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封建教育出发,视劳动教育为培养新人不可缺乏的手段,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
他要求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使儿童获得劳动知识技能,为参加实际生活作好准备;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至今看来仍是正确的。
8、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赫尔巴特认为,训练是培养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过程,依据赫尔巴特的看法,管理是造成学生遵守秩序的精神,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是通过提供观念塑造儿童的心灵,培养道德观念。
而训练则直接在儿童情感上发生作用,使道德愿望变为行动,道德力量更加持久、顽强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