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详解
3、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其与肺泡通气量 比值下降。
胸部X线检查
肺容量扩大; 肋骨平直; 肺透光度增强、 心脏悬垂狭窄 膈肌低平。
COPD 的诊断
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
能检查。 诊断的关键是肺功能检查。 常规的X光片,一般实验室检查,对COPD(尤 其是早期的COPD)诊断意义不大。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三者之间都可 能出现气流阻塞,又可能合并存在,其三者关系 可参阅图:
慢性支气管炎
Hale Waihona Puke 肺气肿COPD哮喘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吸烟: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
20%吸烟者最终发展为COPD,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 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
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 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 <70% 及 FEV1 <80%预计值, 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少数患者无咳嗽、咳痰,仅在肺功能检查时 FEV1/FVC <70%,而 FEV1 ≥ 80%预计值,在除 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COPD。
COPD严重程度分级
对于确诊为COPD的患者,可以根据其 FEV1%预计值下降的幅度对COPD的严 重程度做出分级:
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
0级(高危) 有COPD的危险因素,有咳嗽、咳痰症状,肺功能正常。 Ⅰ级(轻度) FEV1/FVC<70%, 有或无慢性咳嗽、
FEV1≥80%
Ⅱ级(中度) FEV1/FVC<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2017-1-12
中国COPD 流行病学
COPD是世界第4位的主要死亡原因
我国四十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 8.2% ,预计到 2020 年将 上升至第3位,年死亡率高达128万。 如能及早防治,可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病情进展,改善 生活质量。
概 述
1.慢阻肺(COPD) 定义: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 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一项为期8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者FEV1平均每年下降60ml (正常人为30ml),戒烟后下降率减慢。
二、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 空气污染)
三、空气污染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可损 伤气道粘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 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 条件)
四、感染: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
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蛋白酶增加、活性增强
a1-抗胰蛋白酶缺乏、不足、部分失活)
六、氧化应激:氧化物有超氧阴离子,羟根、次氯酸、H2O2、NO
抗氧化剂主要是谷胱甘肽
七、炎症机制:
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是COPD的特征性改变。中性粒 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COPD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病理改变
Ø 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Ø 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是COPD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
变,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Ø 通气血流比失调 Ø 换气功能障碍 Ø 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
早期病变局限于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应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 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 病变累及大气道时,肺通气功能障碍,最大通气量降低 随着病情发展,肺组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则残 气量(RV)及残气量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增加。 肺气肿加重导致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而退化,致 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 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气量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 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如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 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V/Q)失调,导致换气功 能发生障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 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导致呼吸功能衰竭。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一、肺功能检查
二、胸部X线检查 三、胸部CT检查 四、动脉血气分析 五、其它:血常规,痰培养等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指标 1、FEV1/FVC 是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 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2、TLC、FRC、RV增高,VC减低,表明肺过度充 气,RV/TLC增高。
COPD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1、慢性咳嗽:常晨起明显 2、咳痰 :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 5、其他: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二、体征
1. 视诊及触诊:桶状胸,呼吸浅快,触觉语颤减 弱或消失
2. 叩诊:肺部过清音,肺肝界下降、心界 缩小 3. 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干性啰 音和(或)湿性啰音
咳痰症状。
有或无咳、痰
50%≤FEV1<80%,
Ⅲ级(重度) FEV1/FVC<70%,
呼吸困难症状
有或无咳、痰
30%≤FEV1<50%
Ⅳ级(极重度)FEV1/FVC<70%
呼吸困难症状
FEV1<30% 或
FEV1<50% 伴慢性呼衰
COPD病程分期:
急性加重期 (AECOPD):
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加重,痰量 增加,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具有可逆性,不属于COPD。 但也有一部分支气管哮喘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发展为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当支气管哮喘与慢 支、肺气肿重叠存在时,也可视为COPD。
4.COPD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关系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 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 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 可逆时,可视为COPD
包括: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晚期支气管哮喘”
(当三者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时,则诊断COPD)
2.慢性支气管炎
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
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 、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咳嗽、咳痰达 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 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
3.阻塞性肺气肿
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 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 伴有肺泡壁及细支气管的破坏 而无明显的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