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艺术的根脉-----

传统艺术的根脉-----


大盂鼎为西周时代圆鼎的典型 样式,两耳外张,腹部饱满, 形成和谐富于力度的轮廓线。
大盂鼎的长篇铭文为周王对贵 族盂的册命,有重要的历史价 值和书法ຫໍສະໝຸດ 值。四羊方尊龙虎尊
<<立鹤方壶>> 或 《莲鹤方壶》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高峰时期
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
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 贵族身份的代表-----玉琮、玉璧和玉钺。 璧用于礼天,琮用于祀地,璧圆形有孔,琮 制作精细严谨,外方内圆的造型。层次富于 变化,
比德于玉
东周到两汉时期,人们把对于玉的审美,比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意思
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把玉从各种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审 美认识的重要发展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发
现有些石材质地坚韧,具有美丽的色彩与光 泽,让人看了感到愉悦,便将其珍重地区别 开来,用以制作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 他们将这类石材称作“玉”。 、
哥窑
汝窑
官窑
夏铸九鼎-----商周青铜器艺术
传说夏代建国之初,九州之牧进贡了铜材,
于是铸成九个鼎,上刻百物图像,使人民看 了知道趋吉避凶。九鼎从此成为国家政权的 象征物。 与鼎有关的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 足鼎立”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 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 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 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 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 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 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 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 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 “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 了!

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
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 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 的首府洛阳南 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 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 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 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 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 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 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 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 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 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 得来的。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中国最早的原始陶器距今在万年以上,处于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 西安半坡遗址的仰韶文化和甘肃地区的马家 窑文化是古代彩陶艺术的代表。
千峰翠色------古代青瓷器
瓷器的烧制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
贡献 原始青瓷出现在商代,东汉时期烧制成功真 正意义上的青瓷器 宋代是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最重 要的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原料在胚胎上绘成图像, 施加透明釉后,在约1300度高温下以还原焰 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附于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君子比德于玉” 的说法。 玉的材质温和柔润有光泽,与儒家学说核心 的仁可以相比。对于贵族人物的最高赞誉就 是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由于对玉的审 美而引申出的这一审美范畴对中国后来的文 学艺术有很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发生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间接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上等 玉器的珍视程度,人们常说的 “价值连城”这个词汇就是这样 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