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3)唐五代部分(二)一、选择题1、七律在哪位诗人的手中达到顶峰?A、杜甫B、李白C、王维D、王昌龄2、诗作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A、陆游B、杜甫C、白居易D、屈原3、《登高》的作者是A、杜甫B、王维C、孟浩然D、岑参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白居易 C、韩愈 D、杜甫5、“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的作者是 A、杜甫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6、《西塞山怀古》的“古”是指A、秦灭楚B、西晋灭吴时C、隋灭陈时D、唐灭隋时7、“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作者是A、陶渊明B、李白C、王维D、刘禹锡8、“五言长城”是指诗人A、李商隐B、王维C、杜甫D、刘长卿9、李商隐是我国哪个时代的诗人?A、晚唐B、中唐C、盛唐D、初唐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韩愈《调张籍》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X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慷慨悲凉则是其基本风格。

->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

X 3、《春望》的首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X 4、《春望》表现了诗人忧时伤乱,由思家到忧国的感情。

诗的前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国家遭难,充溢悲情。

->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

X 5、《登高》首联描写的物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X 6、杜甫的《春望》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被称为“七律之冠”。

->杜甫的《登高》X 7、李白的律诗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

->杜甫X 8、七律在李白手中达到顶峰。

->杜甫V 9、杜甫的《春望》善于融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感人的悲秋意境。

诗歌风格“慷慨悲凉”,富有气势。

V10、杜甫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韩愈《调张籍》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X 2、杜甫诗歌风格多样,慷慨悲凉则是其基本风格。

->基本风格是沉郁顿挫。

X 3、《春望》的首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X 4、《春望》表现了诗人忧时伤乱,由思家到忧国的感情。

诗的前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国家遭难,充溢悲情。

->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

X 5、《登高》首联描写的物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X 6、杜甫的《春望》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被称为“七律之冠”。

->杜甫的《登高》 X 7、李白的律诗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

->杜甫X 8、七律在李白手中达到顶峰。

->杜甫V 9、杜甫的《春望》善于融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感人的悲秋意境。

诗歌风格“慷慨悲凉”,富有气势。

V10、杜甫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X 11、高适的《雁门太守行》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他的诗歌的突出特点。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V12、新乐府运动是中唐诗坛上的一件大事。

“新乐府”与古题乐府相对,用自命新题以写时事的乐府诗。

改变了沿袭古题、唱和重复,而为寓意古题、刺美见事。

最初是由杜甫开创的。

到中唐时期,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由这个诗歌流派而逐渐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其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

X 13、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柳宗元。

->白居易、元稹X 14、白居易,号乐天,为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家。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X 15、《长恨歌》的题材是唐宪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X 16、晚唐时期被誉为“小李杜”的是李煜、杜牧。

->李商隐和杜牧X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是李商隐在《无题》中的诗句。

->《锦瑟》X18、《锦瑟》的主题有写景、咏物、讽刺、政治等多种说法。

-- >其主题是有说是写爱情,悼亡的,咏物的,讲政治的等级>V19、李煜的《虞美人》的写作背景是唐朝为宋所灭,李煜被囚禁。

三、默写题1、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四、论述题1、以《登高》为例,分析杜甫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点答:1.此诗分两层,前四句是写景,雄浑壮观,描绘出一幅长江秋色图,但又蕴涵着万木叶落的萧瑟以及由目睹长江不息的逝水而产生的时光易逝、人长易老的悲凉。

后四句写登台所感,抒发了因悲秋、老病、艰难苦恨而产生的悲伤之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一生的经历作了高度概括,10年的西南漂泊,居无定所,依人成事,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含量极为深厚。

由于生活的艰难,孤独感,使作者过早的衰老。

2.此诗在艺术上有高度的成就,首先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从而使诗具有巨大容量,特别是后四句,将杜甫的一生经历、积聚在心中的情感,都有形象的表现。

其次是格律谨严,抻韵响亮,对仗工稳。

再次,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以景显。

前四句写景,蕴涵情绪、感受,为后四句的抒怀确定了基调,后四句的抒怀恰是在前四句提供的图景里进行了,更真切,更具感染力。

2、举例说明白居易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答:拿诗中流传极广的《长恨歌》来说,这首具有很强抒情的叙事长诗在艺术上是很成功的,第一,全诗结构完整紧凑,层次分明,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组成了有机的统一体。

第二,诗中将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叙中有情,叙述为了抒情,因而才这样感谢人。

第三,运用了白描、比喻等多种手法来刻画形象,使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第四,全诗语言华美,音韵和谐,随着情感抒发的需要变换韵脚,富有音乐之美,增强了艺术效果。

第五,善于选取典型物象,通过精心组合,来衬托人物的内心,以更好地表达主旨。

以上是白居易歌行体诗歌的艺术特色。

3、举例说明杜牧诗歌的题材和艺术特色答:《赤壁》是杜牧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诗,可以看作是“史论”,这是一个创造。

其思想艺术特色是:第一,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精警深刻;第二,工于发端,善于选择,所取切入点十分巧妙;第三,语言精练,音节响亮,含蓄蕴藉。

由此形成了这首诗俊爽清丽而又深刻含蓄、雄姿英发而富有神韵的风格。

4、举例说明李商隐诗歌的特征答:以李商隐的《锦瑟》来举例,这首诗内蕴深厚,境界迷离,意味不尽。

这首诗首先在于用典贴切,拟喻恰当。

以庄生梦蝶、望帝化鹃的典故,表现自己的伤感和执着,极为贴切;以珠有泪、玉生烟拟喻自己的悲哀和对才华的自信,极为恰当。

用典使诗特别含蓄,而用得贴切,拟喻恰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其次,全诗以“思年华”领起,而经“此情”总承,首尾呼应,结构非常完整,这就营造了一个自足的艺术境界。

这个境界中,有广阔的空间可以让读者进行丰富的想象联想,从而使诗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厚。

再次,全诗语言华丽,对仗工整,富于音乐之美。

最后,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比拟的手法,从而使意象迷离,意味深沉。

五、鉴赏题仔细阅读所提供的诗作,并写出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本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