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特勒根定理推广应用
在使用定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应支路的电压、电流的参 考方向要关联 例3、图中N由纯电阻组成,根据已知,求图(c)中的 I1和I2 。 3A 4 20V
+
(a)
1A
5
4
-
N
(a) I1 20V
+
(a)
2A
-
20V
N
(b)
4
+
(a)
又根据KCL,得: 6
k 1
u i
k k
0
un1 i1 u1 is1 i2
i4
R1 u4 i5 u5 is2 i 3 un3 u3
推广到任何具有n个结点 和b条支路的电路,有:
R2 un2 u2 R3
u i
k 1
b
k k
0
R4
i6 u6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特勒根定理
i1= -3A u2 = 5V i'1=? u'2 = 0
i2=1A i'2=2A
利用例2结
论计算: i'1=-3.5A
i''2=I2 i''1=-I1 u''2=20+5i''2 联立(a)、(c) : -8I1+5I2 =-3·(20-4I1) +(20+5I2)
联立(b)、(c) : -6I1+0 =-3.5·(20-4I1) + 2·(20+5I2) i''2 I2 5 I1 4 i''1 (a) + I1= 2A I2= -1A + + + u''1 N u''2 20V 20V (c)
2、特勒根定理二(拟功率平衡) 对于任意两个拓扑结构完全相同(即图完全相同,各支路组 成元件性质任意)的集中参数电路N 和N 。设它们具有 b 条支 路 n 个节点,其相对应的各支路和各节点的编号相同。设它们 ,支路电流分别为ik和i (k=1,2,···,b), 的支路电压分别为uk和 u k k 且各支路电压和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则对任意时刻t,有
i1 + u2 i2 + uk ik 0 u1
k 3
代入第k条电阻支路的伏安关系:
+ u2i2 + (a)图: u1i1
(R i )i 0
k 3 b k k k
k 3
b
联立上两式,故有
i1 + u2 i2 + ( Rk ik )ik 0 (b)图: u1
R2
.
Is4 R3
.③
R5
④
.
G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图论基础
图反映了支路和节点关联的情况,而不能反映 出各支路的具体元件。
R6
①
+ Us1 _
.
②
R2
.
Is4 R3
.③
R5
①.
②
.
.③
④
.
④
.
G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图论基础
同构电路:具有相同图的电路. R6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图论基础
某一个具体电路之所以具有某种电性能,除了取决于组成
该电路的各个元件电性能以外,还取决于这些元件的互相
连接,即该电路的结构。显然,结构确定以后,单纯描述 这个电路结构所服从的KCL和KVL方程时,一个元件电路 就可以抽象成一个线图.
1、图(Graph):用线段代替电路中的支路,并 保留原电路中的节点,如此所构成的点线图, 称为原电路对应的图,用G表示。
图(b) i’ 1 = 0.8A i’2 = 3.2A , i’ 3 = 2.8A i’ 4 = - 4A , i’ 5 = 0.4A i’ 6 = 3.6A
u1 i’ 1 + u2 i’ 2 + u3 i’ 3 + u4 i’ 4 + u5 i’ 5 + u6 i’ 6 = 2.88 - 4.48+14 - 4+0.96 - 9.36 = 0
2 1
i4
R1
3 5 6 u1
i2 R2
u4
is2 i 3
i1
is1
u2
R3
电压表述一致,再利用KCL,则:
i5 u i6 3 R4 u u5 6
is2
k 1
u i
6
6
k k
u1i1 + u2i2 + u3i3
i 2
u1
i'4 u4
+ u4i4 + u5i5 + u6i6 0
k 1
u k ik
b
0
由于上式求和中的每一项是同一支路电压和电流的乘 积,表示支路吸收的功率,因此,特勒根定理一是电路功 率守恒的具体体现,故也称为功率定理。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证明:各支路电压、电流取关联方向,用结点电压法:
各支电压: u1= un1,
u4= un3-un1
k 1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特勒根定理推广应用
例2:图(a)电路中,NR为纯线性电阻组成。已知当R2=2Ω ,US1=6V时 ,I1 = 2A,U2= 2V;R2=4Ω ,US1=10V时,I1 = 3A, 求这时的U2。
I1 US1 NR (a) I2 R2 U2 US1 ' I1' NR (b) I 2' R2' U2'
例1:
u2 u4
4
2Ω
u1
u3 u6
2 1
3
i'1
6V 4A
0.1u
2Ω 20Ω 12V
2Ω 5V 1V u5 1Ω 2Ω
5 6
i'2
u
i'3
i'6
4Ω
i'5
(a)
i'4 (b)
图(a) u1 = 3.6V u2 = - 1.4V , u3 = 5V u4 = 1V , u5 = 2.4V u6 = - 2.6V
US1(-I1’)+U2I2’ - US1’(-I1)- U2’I2 = 0 (5) 由于I2’ = U2’ /R2’= U2’/4, I2 = U2 /R2= 2/2=1, 将已知条件代入(5)式,得 6×(-3)+2× U2’/4 - 10 ×(-2) - U2’ ×1 =0 解得 U2’ = 4V
u k ik k
1
b
0;
ik uk k
1
b
0;
由于上式求和中的每一项是一个电路的支路电压和另一电 路相应支路的支路电流的乘积,它虽具有功率的量纲,但不表 示任何支路功率,称为拟功率守恒。故特勒根定理二也称为拟 功率定理。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4
证明:
两个电路 图都可利用结 点法,且结点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图论基础
某一个具体电路之所以具有某种电性能,除了取决于组成
该电路的各个元件电性能以外,还取决于这些元件的互相
连接,即该电路的结构。显然,结构确定以后,单纯描述 这个电路结构所服从的KCL和KVL方程时,一个元件电路 就可以抽象成一个线图. R6
①. ②
+ Us1 _
R1 u2
is1
i3 R2 i 5 u5 u3 u6
k 1
u i u i +u i +u i
k k 1 1 2 2 3 3
i 1 us2
+
i 6
R3
+ u4 i4 + u5 i5 + u6 i6 0
-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特勒根定理
将以下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us1=20V,i1= -10A, i2=2A, us2=10V 得:
u1 u1 ຫໍສະໝຸດ (-10) + 10 2 20 + 0 i2 2
u1=1V, i 1=1/2A
u2=un2-un1
u5=un2
u3= un3-un2
u6= -un3
u i u i
k k
6
1 1
+ u2 i2 + u3 i3 + u4 i4 + u5 i5 + u6 i6
un 1 (i1 - i2 - i4 ) + un 2 ( i 2 - i3 + i5 ) + un 3 ( i3 + i4 - i 6 )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特勒根定理推广应用
例2:图(a)电路中,NR为纯线性电阻组成。已知当R2=2Ω ,US1=6V时 ,I1 = 2A,U2= 2V;R2=4Ω ,US1=10V时,I1 = 3A, 求这时的U2。
I1 US1 NR (a) I2 R2 U2 US1 ' I1' NR (b) I 2' R2' U2'
2.8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8.1 特勒根定理推广应用
i1
us1
1 2 i2
i 1 1
2 u1
2 i 2
+ -
u1
+
-
N
(a)
u2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