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党校主体班的教学
党校姓党,教要教“党”,学要学“党”。
同时,党校又是学校,就要遵循教育规律,其中既有一般的教育规律,又有党校特殊的教育规律。
这是搞好党校培训的重要原因,也是今后应当坚持的重要经验。
(一)研究对象,调适味口
给主体班上课,就象厨师给顾客做菜,尽管众口难调,仍要努力针对不同顾客的口味,做出他们喜欢的菜。
这里,有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注重成人的特点。
党校教育培训是成人教育,教师面对的听课对象,不是中小学生,而是成年人,是有了相当生活阅历、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的成年人。
二是注重干部的特点。
参加党校主体班学习的学员,不是一般的成年人,而是具有不同级别、层次的“干部”,有着相当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是受了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实践中锻炼的各级干部,当属社会“精英”之类。
不同的学员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对象展开。
三是注重不同干部角色的特点。
作为干部,有着共同之处,但不同的工种、行业、级别,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经验积累,还有着对知识的不同需求。
要根据这些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二)钻深钻透,准备充分
对自己承担的专题,首先要选好一个题目,比如:政治性要强、具有时代性、其次把握准确,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力求钻深钻透,观点要创新,学懂弄通,不要似懂非懂,更切忌不懂装懂,为此,要做到“三个力求”:
一是体系上力求完整。
对承担的专题课,在知识的体系上,力求较全面的把握,不东鳞西爪,更不挂一漏万。
二是层次上力求深入。
在所把握的理论上,力求深入,要站在更高的基点上俯视学科的体系,力求高屋建瓴,成竹在胸。
三是观点上力求新颖。
在经过较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钻研基础上,提炼出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不步人后尘,不拾人牙慧。
四是把握尺度。
党校课堂上必须把握一个尺度的问题,一些热点问题不是不能讲,而是要选择的讲,对一些敏感话题就要有所选择,这是一个党校教师应该注意的。
(三)注重技巧,掌控课堂
尽管课堂是有秩序的,但课堂却一直处在教与学的互动之中。
如何在教学互动中,让学员能够如痴如醉的过瘾,教师不只要进入得意忘形的境界,还要随时调控课堂,保持课堂的良好态势。
一要帮助学员建立该课程的知识体系,从框架、逻辑到重点,均应有比较清楚的交待。
二要尽可能多地向学员提供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信息,让学员不仅能掌握本课程的理论框架,同时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包括理论前沿、政策走向、热点难点、名人名言、经典哲理。
三是表达要流畅,力求生动形象,一堂好的教学与教师的流畅表达是分不开的。
内容再好,可表达不出来就大为逊色,学员听起来也空乏无力,因此要做到口齿清楚,语速适当,并注意学员的情绪反馈,每课时间不能太少,亦不可过长。
(四)培养特色,形成风格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其中,不同的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
在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是轻松幽默型,二是严谨充实型。
党校主体班教学,不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应不拘一格,扬长避短,自成一体,各领风骚。
但应注意,轻松而不失严谨,幽默而不落俗套,不能出现低级的“段子”。
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事迹鼓舞人,让人在幽默中得以升华,在笑过之后有“东西”。
严谨充实,但不要刻板,不要学究,使人感到压抑、沉闷而毫无生气。
主体班教师上好课的外部条件
从严治校,加强对教学和学员的管理是搞好主体班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一)上级组织和党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忠诚于党校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上级组织和党校要把
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提高素质,改善结构,稳定骨干,培养后俊,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
一是“走出去”,组织教师到上级党校或其他高等院校进行培训或进修,补充“势能”。
二是“请进来”,邀请上级党校或者高等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基层党校传授经验,搞好培训。
三是“沉下去”,在上级组织和党校的支持下,教师要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践,贴近生活,围绕主体教学做好调研,抓好科研。
(二)多给教师讲课锻炼的机会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实践,作为上级组织和党校应当多给教师实践机会。
作为学员也要认识到,新教师、年轻教师的成长有一个过程,要给他们一定的理解和包容,鼓励其大胆地走上讲坛。
同时,教师自己要艰苦努力,尽可能快地提高自己。
否则,若长期不能提高,上级组织和党校是不会用牺牲培训质量来换取教师无休止的实践的。
(三)对学员进行正确的学习教育和制定严格的调训纪律
在学风较差的情况下,尤其应注意给主体班的教学营造一个有效的外在氛围和压力。
第一,上级组织和党校要加强对学员的教育。
学员参加主体班学习,不只是组织的关心,也是自身的需要。
要求学员安心学习,积极思考,
相互启迪,交流提高;同时也要求学员单位的主要领导,支持学员认真参加学习培训,在工作上、时间上、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必须严格调训纪律,严肃校规校纪。
在调训的时候,决不允许不支持、不报名、甚至调不动的现象发生。
同时,要根据不同对象和学习班次,制定相应的考试、考查制度和考核标准。
干部进党校学习,不论什么级别,都要以普通学员的身份,遵守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生活管理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等各项规定,以高度的自觉性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对不执行调训纪律者,必须追究责任,并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强化培训管理,搞好培训服务。
调训单位要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配合党校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党校作为施教机构,要严格执行培训纪律,责任到人,做到有记载、有汇报;同时,也要做好培训服务,时时处处体现以学员为本,使之在参训期间学习好,生活好,休息好,充满期望而来,载着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