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5(1)解:按照自然数序数理论加法定义,
(2)解:按照自然数序数理论乘法定义
6证明: 当 时,命题成立.(反证法)
7证明: 当 时,命题成立.( )
设 时命题成立.
角邮资可能是:(1)完全用3角的邮票来支付;(2)至少用一张5角的邮票来支付.
在(1)下,3角的邮票至少有3张.把它们换成两张5角的邮票便可支付 角的邮票.
为了保证在自然数集中除法的封闭性,像 的方程有解,这样,正分数就应运而生了,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数就扩展为正有理数集.
公元六世纪,印度数学家开始用符号“0”表示零.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二次扩充,自然数、零和正分数合在一起组成算术数集.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了负数.并且直到17世纪才对负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三次扩充,此时,数的概念就扩展为有理数集.
11证明:(1)根据自然数减法定义有, ,两式相加得: ,于是 ,
若 ,则
若 ,则
(2)
(3)先证
事实上,由
可知要证明的自然数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成立.
由此,为了证明(3),只要证明 ,
根据(1)上式就是
于是只要证明
显然,这个等式是成立的,所以(3)成立.
12证明:(1)根据自然数除法定义有 ,两式相乘,得 ,所以有:若 ,则 ;若 ,则
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由皮亚诺、戴德金、维尔斯特拉斯等数学家的努力下构建了严格的实数理论.这是数的概念的第四次扩充,形成了实数集.
虚数作为一种合乎逻辑的假设得以引进,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运用.这是数学概念的第五次扩充,引进虚数,形成复数集.
4证明:设集合 两两没有公共元素 分别是非空有限集 的基数,根据定义,若 ,则存在非空有限集 ,使得 ;若 从而必存在非空有限集 ,使得 ,所以 所以集合 的基数 大于集合 的基数 ,所以 .
26按照字典排序法,先比较实部,再比较虚部.
27证明:将三次本原单位根 或 分别代入 :
因此, 含有因式 ,而
所以
28证明(反证法):若 与3.8的和是有理数 ,即 ,则 .
因为全体有理数称为一个域,对减法运算封闭,所以差 仍是有理数,与 是无理数矛盾,所以 与3.8的和是无理数.
29两个无理数的商可能是有理数.例如: 是无理数,易证 也是无理数,
但是 所以 ,所以 不是整数,这与已知条件矛盾,
所以 是无理数.
24证明:假设 ,
所以 ,因为 ,所以
但是当 时,上式明显不成立;当 时,上式与 矛盾.所以, 不是有理数,又可以证明 是实数,所以 是无理数.
25证明:假设方程有有理数根 ,将 其代入方程,可得: ,由此可知 的任何素数因子 必可整除 ,因此 必可整除 ,从而知 为 与 的公因子,但是 ,所以 ,所以 ,这与 矛盾.所以整系数代数方程 的任何非整实根均为无理数.
(加法结合律)
因此, 这个确定的有理数,它与 的和等于 ,
又如果差为 ,则有 ,于是,两边同加 有:
即差只能是 ,定理得证.
20证明:做差, , .
所以有
21证明:首先证明 当且仅当 .
事实上,若 ,当 时, 且 ,即 ;当 时, ,有 ,且 ,故 .反之,若 ,当 时, ;当 时, .
下面来证明: .
9举例:正整数集N上定义的整除关系“|”满足半序关系.
证明:(1)(自反性)任意的正整数 ,总有 ;
(2)(反对称性)如果 ,那么 ;
(3)(传递性)如果 ,那么 .
通常意义的小于等于也构成半序关系,同理可证.
10证明:设 ,且

②若 ,则 .
若 .
令 是所有不属于 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则 是 的非空子集,按照最小数原理, 中有最小数,设为 .由①知 ,于是存在自然数 ,使 ,这样就有 ,所以 ,但根据②有 ,这与 矛盾.所以 .
取定 ,设 是使三个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成立的所有 的集合,当 时,若 ,则 成立;若 ,则存在 ,使得 ,这时 成立.因此 .
假若 ,即三个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当 时,存在 ,使得 ,则 ,即 成立.
当 时,存在 ,使得 ,若 ,就有 ;
若 ,就有 ,且 ,使得 ,即 成立.
综上, ,从而 .
15证明: ,
(2) ,根据除法定义,(2)成立.
(3) ,根据除法定义,(3)成立.
13证明: .
14证明:设 ,下,下面证明 三种关系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1)先证明三个关系中至多有一个成立.
假若它们中至少有两个成立,若令 同时成立,则存在 ,使得:
于是 ,与 矛盾.
同理可证,任意两种关系均不能同时成立.
(2)再证明三中关系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30不能,因为无理数对四则运算不封闭.例如 .

16证明:因为 ,
且 , ,所以 ,即
17证明:因为 ,而有限个奇数的乘积仍是奇数,奇数个奇数的和也是奇数,因而 是奇数,
于是 ,同理有 ,
两式相加: ,所以 .
18解:因为 ,所以 和 必为一奇一偶.
若 为偶数,可验证质数 ,则
若 为偶数,可验证质数 ,则
所以 .
19证明: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知,设 是有理数, 是这样一个数,它与 的和等于 .即 .但是,我们有
事实上,对于 显然有:
故有 .
由上面的讨论知, .
另一方面, .
故 .
22证明:(反证法)设 其中 是正整数,不妨假定 互素,
取自然数 ,用 乘下列级数表达式两边: ,得:
令 ,
于是 ,则 应为正整数, 应为整数.
但是
因为 ,故 ,即 不可能是整数,产生矛盾,所以 是无理数.
23证明:假设
两边 次得 ,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等数学研究(程晓亮、刘影)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数
1添加元素法和构造法,自然数扩充到整数可以看成是在自然数的基础上添加0到扩大的自然数集,再添加负数到整数集;实数扩充到复数可以看成是在实数的基础上构造虚数单位 满足 ,和有序实数对 一起组成一个复数 .
2(略)
3从数的起源至今,总共经历了五次扩充:
在(2)下,把一张5角的邮票换成两张3角的邮票便可以支付 角的邮票.
综合 、 ,命题对于不小于8的所有自然数成立.
8证明:(1)
(2)
当 时,命题成立.
假设 时命题成立,即 .那么 时,原 条直线有 个交点.由条件知,第 条直线与原 条直线各有一个交点,且互不相同.故新增 个交点,所以 .
综合 、 ,命题对于不小于2的所有自然数成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