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第17课《那一年,面包飘香》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服务类)第17课《那一年,面包飘香》
(一)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谈谈你准备如何“一技随身”?
(二)文中的老师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请你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谈谈你的 看法。
明确:其实,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如何做人的 道理,如何生存的方法。有时一两句话也就足够了,足够影响一个学生一辈子。正确的言 行可以使学生得到最深刻的教育;不正确的言行,也同样在教育着孩子,使他们将来向不 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三、合作探究,赏析研读 (通过设计几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其筛选、整理概括信息的 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一)说说老师的面包奇遇。 (二)老师为学生做了哪些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作者介绍: 李家同,1939 年生,台湾知名学者,曾任台湾静宜大学校长以及“暨南国际大学”资讯工 程学系及资讯管理学系教授。近年来从事创作,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并且推广 英文教育。著作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台湾媒体称其为“台湾的良心”。还被台湾各大学 传播系主任评为 2008 至 2009 年度典范名人(文化类)。其曾祖父李瀚章是清末名臣李鸿章 的哥哥,与作家张爱玲为同辈。
2
1
有信心、够坚强,我们职高生仍有机会重拾信心,创造幸福的人生,做一个“永远烤不焦 的面包”。再看烤焦面包,即使知道人生是完全没希望的,仍然会偶尔振作,我们还有什么 理由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或者自暴自弃呢?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题目入手,学生齐读题目,指导学生从题目中获得信息,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讨论: 烤焦面包为什么如此沮丧,觉得人生没有希望,甚至想放弃它的面包人生?
由烤焦面包,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烤焦”这件事对于面包来说是不可逆的,即使用尽各种方法,也无法使自己变回 “漂亮面包”。因为家庭、个人、学习等方面的种种原因,同学们上了职高,但你们当中的 很多人并不甘于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你们提起名牌大学仍然两眼放光。但是,只要我们
2
1
(三)面包师傅和海伦都成功了,他们共同具有的品质是什么?
明确:自强不息,有拼搏精神。
四、赏析研读
(一)阅读文章④-⑧段,说说文中面包师傅的成功是怎样展示出来的?这是什么描写方式?
明确:通过老师在面包店的所见所闻展示出来的。侧面描写。
(二)本文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没有华丽的词藻,平实、质朴,似涓涓细流,绵长深远,但心中有爱,自然感人肺 腑。
五、小结
师生情,是人间最为美好的情感之一;尊师爱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老 师,我从这篇课文中领悟到怎样做个好老师;作为学生,我们大家也应该从面包师傅的成 功中悟到怎样做才能战胜挫折,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各自都在这篇课文的学习 中获得心灵的熏陶吧。
六、拓展讨论
文章最后写到:“这个笑容带给了我无比的温暖。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教他,只教了他两件 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这里,写出了“我”的 感受和评价,也就是对我的学生优秀品质的肯定。
2
1
(四)面包师傅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各个阶段的表现是怎样的? 学生合作查找,筛选信息获得:小学:智力平平 学习用功 成绩优秀
初中: 家境不好 叛逆 学习不用功 理想破灭
现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随身 获得尊重 不忘师恩
你认为他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1.老师的鼓励和爱。 2.自身因素:家境不好、没有学坏、立志成才、在坎坷中拼搏成才、绝技在身、创业成功、 不忘师恩。(设计此问题,是希望学生准确看待一个人的成功,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真切的爱 心,从学生身上学习他的奋斗精神,以达成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五)从这对师生身上,你分别感悟到了什么?(结合文中语句加以概括,让学生学会从 文本中捕获要害信息。) (六)说说“面包”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七)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倒叙;推动故事情节,有利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正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教育的力量不仅来自学校、来自教师,也来自家庭、来自社会。应该说,这个社会的成年 人都是教育者,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是正面,或者是反面。而我们这些直接的教育
2
1
者更要谨慎的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社会的种种,如何形成自己 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好的,也必须做好的。
2
第三、四课时 一、导入 问题调查法导入,了解学生自信心状态。 上新课前做以下问题的调查,要求:每个同学真实地举手表达。请一位同学帮助老师统计 各项调查的结果。调查问题如下: (一)小学毕业前学习优秀的同学请举手。 (二)自愿读职高的同学请举手。 (三)羡慕北大、清华大学生的同学请举手。
2
1
(四)你认为自己将来不比北大、清华的同学差的请举手。 导语:同学们,你们中的很多同学由于多种原因初中成绩不理想,不能升入普高、大学, 但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又十分羡慕大学,特别羡慕清华、北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未来也完 全和他们不能比。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讲述了一个初中未读完就辍学, 但他自强不息,最终学得一技之长而走向成功的人。 二、感知课文 (一)阅读课文。 (二)回答问题: 1.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阅读课文,分析本文运用的记叙方式是什么,运用这一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倒叙。倒叙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形成悬念,引发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 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三、比较阅读 请与《再塑生命的人》比较阅读,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一)你认为两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 明确: 本文的老师:有爱心,不以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 莎莉文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充满爱心、耐心。 (二)你认为面包师傅和海伦具有怎样的特点? 面包师傅:好学、聪明(心算好) 遭遇坎坷(家境不好而辍学) 有上进心(很想升学、羡慕大学生) 自强不息(学做面包终于绝技在身) 海伦: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课文结构分析 全文分为 5 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不知名的人送面包给“我”。 第二部分(3-8)“我”做客面包店,品尝飘香的面包。 第三部分(9—13)追忆面包师傅学生时代的一段往事。 第四部分(14-18)“我”与老板会面。 第五部分(19-20)写“我”的评价和感受。 问题: “飘香”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面包吗?从“飘香”着手,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入文本 探究。(
1
那一年,面包飘香 李家同
教学目标:
1、学习倒叙手法和悬念的运用 2、领悟一技之长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倒叙的叙述方法; 2、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研讨法 、 提问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
4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 二课时
一、导入
讲述动画片“烤焦面包”的故事:
烤焦面包原本是一块用日本顶级的红豆馅料制作,一天只发售 20 个的红豆面包。可惜的是, 当烤焦面包正兴高采烈地期望出炉的那一刻,竟不幸掉进火炉,等到被发现时,名贵的身 躯早已被烧焦,且发出阵阵臭味。从此烤焦面包性情大变,意志消沉。他觉得自己不受别 人的喜爱,他感受到人情的冷暖,于是开始自暴自弃,抽烟酗酒,终日无所事事。一旦遇 到新鲜面包,只对他们发牢骚。不过,他也有发奋的时候,有时他会看看那本“怎样成为 好吃的面包”的书。他会对目标不明确的“漂亮面包”进行说教,甚或做出疯狂挤进售卖 袋的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