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章 人格障碍概述特征和共病(ppt)
第十章 人格障碍概述特征和共病(ppt)
8
二、人格障碍的临床描述
1952年,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制定了《精神障碍诊断与 统计手册》,即DSM系统。
DSM-I
DSM-II
DSM-III
指在特定压力环境下 出现功能失常,此后 发展为固定的适应不 良的行为。
2019/8/24
更多的强调了人格障 碍导致的痛苦和功能 损害,而不仅仅是偏 离社会的行为。
2019/8/24
30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往往戴着心智健全的面具,表面看起来非 常正常,富有魅力和善解人意。然而,他们的过去经历却显示 出他们在行为、自我意识、爱与性、人际关系和认知模式方面 所存在的功能障碍。
2019/8/24
31
六、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是以妄自尊大的观念和全神贯 注于无限成功、权利和智慧光辉的幻想为主要表现的一 种人格障碍类型。
1.具有显著精神病样症状的亚型,如位于幻觉边缘的再发性错觉。这
种错觉界定不良,但非真性幻觉,牵连观念和多疑较为常见。
2.精神病样症状是发作性的,称之为边缘性分裂型人格。患者的言语
是丰富的和离题的。这类人或者会戏剧性地表示与社会隔绝,无论如
何也难以与人保持亲密的关系。
3.无明确精神病样症状,但有显著的社会隔绝。只是因为他们多疑和
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该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患者自己为此感到痛苦。而这种人格特征及其潜在适应不良通
常在童年时期即已显露并会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持续存在。
2019/8/24
11
三、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
人格障碍患者出于自创的特殊保护自己的措施,很少将自己暴露
在医生面前,尤其是DSM-IV所指的A簇患者。同时,调查者很难从知情
在那些精神病高发病率的群体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升高到
30%。在精神科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中,人格障碍的总患病
率高达50%。
2019/8/24
13
PART 02
2 人格障碍的特征
2019/8/24
14
人格障碍的特征
人格障碍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常在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作为体质因素和社会经历的双重结果 而出现; 具有根深蒂固的和持久的行为模式,表现为对广泛的人际关系 和社会处境产生固定的反应;
临床上以女性患者居多,病症在成年早期即已暴露,但随年龄增长
趋于缓和或稳定。患者坚信自己由于在童年时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
2019/而8/24感到空虚、愤怒。
18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也称为强迫固执人格, 是一种以情绪限制、秩序性、坚持执拗、犹豫不 决、完美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这
种自卑感源于幼年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或由一
些缺陷所导致。
2019/8/24
24
四、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SPD),是一类以主认知(或感知) 扭曲,外表、行为古怪,情感敌意,神经过敏,人际交 往困难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相关;C簇人格障碍特征和精神分裂症中高情感迟钝评分密切相关;A簇人
格障碍特征仅在对照组中和健康童年缺失相关。
2019/8/24
25
四、分裂型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为:存在社交焦虑、有歪曲的认知和感知,表 现为言语离奇、情绪反应不适当以及行为怪异。一般认 为此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有关。ICD-10并未将其归 为人格障碍而是置于精神分裂症的范围,称之为分裂型 障碍。
2019/8/24
26
四、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有几种亚型:
人格心理学 ——第十章
人格障碍概述、 特征和共病
2019/8/24
1
目 录/contents
2019/8/24
1.人格障碍的概述 2.人格障碍的特征 3.人格障碍的共病
2
PART 01
1 人格障碍的概述
2019/8/24
3
2019/8/24
一、人格障碍的历史发展
障碍人格的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 Pinel提出“不伴妄想的躁狂 症”——那些容易暴怒并且使用暴 力但没有妄想的人。
20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多见于从事秩序性、严肃性职业者和那些需要坚持, 注意细节,分类、编目工作者。多见于年长儿童或尚属成功的男性, 男女比例约为2:1。 强迫型人格障碍一般在幼年时期形成,与家庭教育、生活经历等社 会因素直接有关,也同遗传素质相联系。Eysenck认为,遗传因素 在内向人格(包括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上起作用,遗传因素可 能是发展为强迫特质的素质,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患强迫型人格障碍, 2019/其8/2亲4 属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概率比普通正常家庭21要高。
外表古怪才被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而不标以分裂样人格障碍。
2019/8/24
27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PD)也叫做悖德型人格障碍、无 情型人格障碍、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是一种以行为不 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行为异常主要 是缺乏自我控制力。
主要表现为:冷酷无情、短暂的人际关系、不负责任、冲动和易
2019/8/24
19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为:过分认真,过分注意细节,责任心过强, 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在思想上呆板、保守;在行动 上拘谨,小心翼翼。他们常常自我怀疑,担心达不到要 求而使神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之中,得不到松弛。过分 注重工作,怕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做出决定。
2019/8/24
2019/8/24
16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起病于成年早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大约在普通人群中占1%—3%。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例为1:3,
约10%的患者会自杀死亡,是一般人群的50倍。BPD具有高自伤和自杀
风险。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家庭、社会环境因
社会型,还包括了易激动、情绪不
稳定、好争吵、古怪、说谎以及欺
诈6个类型。
2019/8/24
7
一、人格障碍的历史发展
2019/8/24
障碍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 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障碍人 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 从而又提出了障碍人格的狭义概念,专指反 社会型人格,而以人格障碍代替广义的非正 常人格。
与特定文化背景中一般人的感知、思维、情感,特别是待人方 式有极为突出或明显的偏离;
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主观的苦恼及社会功能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2019/8/24
15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以情感、人际关 系、自我意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复杂而 严重的人格障碍,以反复无常的心境和不稳定的行 为为主要表现。
5
一、人格障碍的历史发展
2019/8/24
19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精神 疾患也有可能不伴有妄想症状,“悖 德狂”的含义更为局限。
Koch(德国)认为“悖德狂”这个 名称的内涵过于消极,提出了“精神 病理性劣势”。
6
一、人格障碍的历史发展
1909年Kraepelin应用“精神病
理性人格”这一术语,不仅包括反
从他的定义来看,不仅包括了反 社会人格,也包括一些没有妄想的 精神病患者。
4
一、人格障碍的历史发展
1835年Pritchard(英国)采用了新的
术语“悖德狂”——自然感受、情感、
倾向、脾气、习惯、道德倾向以及本能
冲动等方面的病态反常,而智能、认知
和推理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缺陷或障碍。
2019/8/24
2019/8/24
23
三、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常被混淆,直到Kretschmer提出麻木 和过度敏感的概念,并以此进行鉴别。 麻木: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无情绪感觉,缺乏自发的情绪;而过 度敏感尽管也是退缩,但情绪上表现为兴奋同时伴有焦虑。 过度敏感的人很脆弱,也很害羞,爱生闷气,并怀疑他人,他们企 图“尽量回避和抑制外界所有刺激”,这是一种典型的回避模式。
2019/8/24
32
六、自恋型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为:对自我价值夸大,缺乏对他人的共感性;过于自 负,幻想巨大的成功、权力等,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无根据地 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被视为“特殊人才”,认 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过分需要他 人的赏识,极具特权意识,喜欢利用他人,缺乏同情心,易妒 忌、认为他人嫉妒自己,骄傲自大。
激惹、缺乏罪恶感和悔恨和不承担责任。
2019/8/24
28
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影响非常严重,与违法犯罪行为 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引起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高度重视, 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一种人格障碍类型,也被看作是最难 治疗的人格障碍之一。
此种人格障碍男性多见,多发生于童年期和少年期;他们年
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共病 (2)心境障碍和人格障碍共病 (3)焦虑障碍和人格障碍共病 (4)物质滥用和人格障碍共病 (5)其他共病问题
2019/8/24
36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的共病
大约3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具有A簇、B簇、C簇三簇人格障碍的特
征。其中B簇人格障碍特征和自杀行为、低认知表现、童年不良遭遇显著
2019/8/24
33
PART
3 人格障碍的共病
2019/8/24
34
人格障碍的共病
正常人格和人格障碍之间的界限常常不明确,不同类 型人格障碍之间的界限也常常难以确定。而且许多患 者具有一种以上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