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冲突的根本根源: 冲突的根本根源: 1、异化的合法化 、 2、客观的利益差异 、 3、雇佣关系的性质 、 4、劳动合同的性质 、
冲突的背景根源: 冲突的背景根源: 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 2、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 3、工作本身的经验 、
有学者把雇员对就业待遇和就业条件的不满意 分为三个层次:即抱怨、不满和劳动纠纷。 分为三个层次:即抱怨、不满和劳动纠纷。 雇员对就业待遇和就业条件的不满意最初只是 一种“抱怨” 一种“抱怨”,只有这种抱怨没有得到资方的妥 善处理时, 抱怨”转化为“不满” 善处理时,“抱怨”转化为“不满”,即“单个 雇员 或雇员集体,主要就集体协议的适应范围、 或雇员集体,主要就集体协议的适应范围、管理 政策、 政策、管理行为或习惯作法正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劳资纠纷”的严重程度比“不满” 意。”而“劳资纠纷”的严重程度比“不满”更 大。 劳资纠纷”的正确定义是:由于不能解决不满, “劳资纠纷”的正确定义是:由于不能解决不满, 或不能在谈判过程中由劳资双方就利益事宜达成 一致, 一致,而导致的某个组织的雇员集体正式表达自 己的不满意。 己的不满意。
雇员隐藏在心里的不满意要转变为外在 的行动,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的行动,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雇员 对已确立的、 对已确立的、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正式 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接受程度, 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接受程度,以 及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及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企业劳动者在冲突中的基本手段: 企业劳动者在冲突中的基本手段: 罢工( 一、罢工(Strike) 1、单一罢工 、 2、团体罢工 、 3、总罢工 、 4、同情罢工 、 5、间断罢工 、 6、交换罢工 、 7、巡回罢工 、 8、拱手罢工 、 怠工( 二、怠工(Sabotage) 抵制( 三、抵制(Boycott) )
企业管理者在冲突中的基本手段: 企业管理者在冲突中的基本手段: 1、关闭工厂(Lockout) 、关闭工厂( ) 2、黑名单(Black List) 、黑名单( ) 3、排工(Discard) 、排工( )
企业劳动关系冲突的解决办法: 企业劳动关系冲突的解决办法: 1、调解 、 2、利益仲裁 、 3、政府干预 、
所谓沟通,是指主体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 所谓沟通,是指主体其 组织传达信息的过程。 组织传达信息的过程。
共同协商, 共同协商,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 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 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是不需要 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作用: 作用: 1、共同协商使双方在思想和行动上寻求更大的一致 、 2、共同协商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也是冲突的一 、共同协商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 条转化渠道。 条转化渠道。 3、共同协商能够部分地调整劳动关系。 、共同协商能够部分地调整劳动关系。 4、共同协商具体作用的多样性。 、共同协商具体作用的多样性。
“有目的地改善劳资关系”(Relations by Objectives, 有目的地改善劳资关系” 有目的地改善劳资关系 简称RBO)实验,是由美国联邦调解服务机构倡导和 实验, 简称 实验 发起的, 发起的,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的 性质和质量。 性质和质量。该实验主要是为那些劳资双方存在对抗 和不信任而彼此又希望和需要改变劳资关系现状的工 作场所或企业设计的。在接受这种实验的企业, 作场所或企业设计的。在接受这种实验的企业,劳资 双方可以讨论彼此的分歧点以及造成劳资关系紧张和 对抗的原因,通过讨论, 对抗的原因,通过讨论,劳资双方可以开发和建立一 套能够用来改善劳动关系质量的战略对策。 套能够用来改善劳动关系质量的战略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