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栽培生理

蔬菜栽培生理

2016年“高级蔬菜栽培生理”课程备考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蔬菜冷害和冻害;当温度低到0℃以下,蔬菜细胞间水分结冰,致使细胞破裂、死亡引起的伤害,常称为冻害;温度尚未达到冰点,使蔬菜生理机能受阻而引起的异常表现,常称为冷害。

2. 植物内源激素;指在植物体内合成,并可运移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们利用化学合成法合成的与天然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功能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4.信号分子: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惟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细胞信息。

5.蔬菜植物群体结构;所谓群体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蔬菜植物的各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情况。

6. 水的碱度;水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

7.蔬菜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8.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能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9.蔬菜菌根苗;蔬菜穴盘育苗时对消毒育苗基质接种菌根菌剂,通过育苗使菌根真菌侵入蔬菜穴盘苗,从而形成共生菌根苗。

,10.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11.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设施栽培施肥多,灌溉量大,而蒸发量很小,因此大量施用化肥常造成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微量元素丰缺差距加大,土壤理化结构劣化板结,最终影响到正常的生长。

12.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浓度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

13.渗透引发14.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膨胀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15.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二、论述题1. 简述嫁接在增强蔬菜抗逆性中的作用。

(1)利用抗病砧木嫁接以提高抗病性。

如以黒籽南瓜为砧木嫁接黄瓜,黄瓜枯萎病、茎基疫病发病率明显降低。

(2)嫁接可以提高蔬菜的抗冷性。

嫁接后蔬菜在矿质吸收、激素代谢、膜保护酶系活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均发生了有利于抗冷性提高的明显变化。

(3)嫁接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热性。

高温胁迫下,嫁接苗叶片游离脯氨酸、蛋白质含量、保护酶的活性高于自根苗。

(4)嫁接可以提高耐盐性。

盐胁迫下嫁接促进了植株根系吸收作用和光合作用。

2. 简述蔬菜潮汐式育苗的优缺点。

3. 试述蔬菜育苗期间基质EC值变化原因及调节措施。

在生长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即EC值会变大。

(1)变化原因:①长时间用矿物质含量高的水进行肥水灌溉,会改变营养液的养分离子平衡,同时作物对水的吸收大于矿质元素,使矿质元素和养分离子富集,EC之升高;②养分离子由于自身的理化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根区EC值,不同的养分离子对EC值的贡献率不同,如N、P、K贡献率低,Ca、Mg等贡献率高。

故在配置营养液过程中所用的肥料种类不同,对根区EC值的贡献率不同;③基质颗粒一般带有负电荷,对养分离子中的阳离子的吸附性强,阳离子会在根区积累导致EC值上升。

同时基质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可供苗子吸收利用并影响营养液的化学平衡和根区的盐分浓度。

(2)调节措施:①实际生产中,对当地农业用水的可溶性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盐分组成和含量对营养液配方进行相应的调整;②根据苗子对养分的需求和EC值的需求特征来选择肥料类型和用量;③明确基质养分释放规律、养分特点,对营养液的科学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蔬菜设施环境的特点及生产中如何对低温影响进行调控。

1 光照 1光照强度比露地弱2 光照时数比露地短3 光质差异不同的覆盖材料对光质有影响4 光分布不均2 温度 1 设施内热量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对于加热温室,加热量部分来自加热设施 2 温室效应,设施内封闭的气体交流和透明材料阻止长波辐射的特点,使室内温度高于外界 3温度变化日变化一般比露地剧烈,季节变化,冬季增温保温为主。

3 湿度 1 空气湿度 a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一般大于露地b相对湿度日变化大 c 湿度随园艺设施的大小而变化 2土壤湿度 a 土壤湿度比露地稳定b 蒸发量小,湿度较大 c 存在局部湿差4 土壤 1土壤养分失衡2土壤盐分浓度大3土壤酸化4病原菌聚集5 气体1易出现CO2亏缺2易产生有毒气体对低温影响进行调控保温:1、保持墙体的厚度和干燥2、加厚后屋面,保持其干燥3、设置防寒沟,减少地中传热4、保证草苫厚度、覆盖质量和时间5、采用多层覆盖6、设施密封要严实,减小缝隙放热。

加温:1、增加白天透光量2、提高地温高温烤地,通过提高地温来提高气温;高畦或高垄地膜栽培,平均提高地温2—3 °C。

3、科学浇水冬季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4、采用异质复合墙体内侧用蓄热能力强的材料,增加白天蓄热量;外侧用隔热力强的材料,减小热量损失。

5、加大保温比保温比越大,覆盖及围护表面积越小,热交换和辐射量越少,保温性越强。

6、加温技术炉火加温、火盆加温、水暧加温、电热加温5.简述影响蔬菜产量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与调控。

环境因素主要作用是于蔬菜生长发育过程的温度,光,水,二氧化碳等以及品种的遗传特性。

1.温度蔬菜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酶促过程,通过酶的作用使得蔬菜的得以正常生长。

而酶促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引起酶促反应的不正常,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蔬菜才能正常生长。

2光照光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影响蔬菜的产量品质,而且也会通过光受体(光敏色素)作用。

3水分水是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是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维持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平衡等作用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适量增加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

5品种的遗传特性,品种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

调控光温水气6.简述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及合理群体结构的人工调节措施。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合理密植这是增加群体光合面积的最迅速而有效的方法。

只有扩大叶面积,群体才能截获较多的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2.延长光合时间延长光合时间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可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而提高产量。

3.调整群体结构株型混合叶群的株型要比水平叶群和垂直叶群的株型的光能利用率高。

支架的群体结构要比爬地的群体结构光能利用率高,整枝打杈也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4.改善二氧化碳供应条件增施二氧化碳可以提高蔬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提高空气中的C0 2 的浓度可以显著的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5.改善环境条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通过改善和协调环境条件也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调控温度到最适点等都可以起到此作用合理群体结构的人工调节:(一 )运用间作套种调节群体结构组成间作套种是改变群体结构组成的重要技术,使单一群体成为复合群体(二)运用栽培技术调节群体大小群体叶面积指数是调节群体大小的重要指标,又是衡量群体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

增加叶面积,提高产量。

(三)控制环境条件调节群体发展进程通过对环境条件的调控,使群体向着增加叶面积指数等有利于群体发展的方向进行。

7.简述菜田土壤连作障碍及防治技术。

连作障碍在同一块土壤中连续栽培同种或同科的作物时, 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状况下, 也会出现生长势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的现象即为连作障碍根据连作障碍的原因分为内源性(自毒性)、外源性(盐渍性)、病原性三类。

内源性:作物长期连茬种植后,由于作物根系不断分泌出的自毒物质分布于根系周围,多年积累,对作物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最终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根系吸收、产量形成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作物连年减产和生产力下降,这可以称之为内源毒素作用。

外源性:由于设施栽培施肥多,灌溉量大,而蒸发量很小,因此大量施用化肥常造成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微量元素丰缺差距加大,土壤理化结构劣化板结,最终影响到正常的生长。

病原性:作物长期连茬种植后,与作物密切相关的土传病害如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等病害日益严重将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是导致连作障碍的另外一个因素。

防治技术:1 应用抗性品种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止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2 壤消毒利用药剂、高温和淹水等处理方法, 直接杀死或减少土壤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也是消除蔬菜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3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最为简单的方法。

4 科学合理施肥采取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的新方法。

5 嫁接嫁接通过改善植株根系吸收特性、改变内源激素含量、使植株光合能力加强、提高保护酶活性等使蔬菜嫁接苗抗病增产。

6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 对土壤中的特定病原菌的寄主产生有害物质, 通过竞争营养和空间等途径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从而减少病害发生。

6 .简述无土栽培的基质类型和常用的无土栽培方式.栽培基质的分类按来源:天然基质和人工合成基质按组成和供肥性质:活性(有机)基质和惰性(无机)基质按使用时组分差异:单一基质和复合基质按状态:固体基质、液体基质(水培)、气体基质(气雾培)有机基质:包括草炭、锯末、树皮、稻壳、生产食用菌的废料、甘蔗渣、椰子纤维等。

这些均作为无土栽培基质,但是使用之前需经过发酵才能安全使用。

无机基质:包括岩棉、煤渣、陶粒、河沙等。

无土栽培方式:水培(NFT,营养液膜技术;DFT,深液流技术;FCH,浮管毛板法)NFT:作物的根系在栽培槽内直接与营养液接触,营养液深度不到一厘米,营养液循环利用。

FCH:在深液流的基础上在栽培槽内增加一块厚2厘米宽12厘米的泡沫塑料浮板,根系可以在浮板上下生长,便于吸收水中的养分和氧气,以及在空气中直接吸氧。

基质培包括岩棉培、袋培、槽培袋培使用白色聚乙烯袋(70厘米*35厘米)内装基质18升,用滴灌法浇营养液。

Lu—SC无土栽培立柱无土栽培气雾培9. 简述番茄嫁接愈合解剖学进程。

10.简述植株生长的相关性及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植物是各种器官的统一有机体,各部分既有精细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称为相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