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月考试题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月考试题

第一轮复习化学测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B.氢氟酸、熟石灰、明矾C.原硅酸、石英、小苏打D.高锰酸、烧碱、尿素2. 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A. 一定是化合物B. 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C. 一定是单质D. 一定是同素异形体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4. 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A.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H2S、三氧化硫B. 胆矾、漂白粉、硫酸钠、次氯酸、氯气C. 明矾、水煤气、盐酸、醋酸、铜D. 冰醋酸、福尔马林、硫酸钡、H2S、乙醇5.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6.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 +24KI +12H2SO4 = 2CuI↓+13I2 +12K2SO4 +12H2O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7.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个半透膜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

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a )A.滴两滴碘水显蓝色B.滴淀粉试液显蓝色C.滴入氯水一淀粉试液显蓝色D.滴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8.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I2B.FeCI2C.FeCI3D.AICI39.下列各组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能使溴水褪色的是()A.AgNO3溶液、CCl4、碘水B.Na2SO3溶液、FeCl3溶液、H2S溶液C.FeCl2溶液、KOH溶液、镁粉D.NaOH溶液、CO气体、氯水10.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 N2+6HCl检查氯气管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11.将足量稀盐酸加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A. Mg、AlCl3、NaAlO2B. KNO3、NaCl、CH3COONaC. NaClO、Na2SO3、BaCl2D. Ba(NO3)2、FeSO4、NH4HCO312.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贮存在细口玻璃瓶里B.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C.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D.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液氯存贮存在钢瓶里13.已知KMnO 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若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A.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C.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14.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 (Cl-)的比值为()A.(V2-V1)/V1B.V1/V2C.V1/(V2-V1)D.V2/V115.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1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1–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1O分子存在16.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lO–>I2>SO42–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D.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5分)物质的分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填写下列物质分离时需使用的方法(不必叙述操作细节)(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2)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3)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

(4)胶体中分离出可溶电解质。

(5)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的分离。

18.(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打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A→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是A.热裂汽油B.苯C.酒精D.正庚烷19.(1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其中A、F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烧碱(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右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 、D 、E 。

(4)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

(5)若从装置C和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N2和少量C12,应如何处理?。

20.(7分)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拟卤素。

它们可卤素氰硫氰①“单质”X2(CN)2(SCN)2(OCN)2酸HX HCN ②HOCN盐KX KCN KSCN ③(1)在表中①②③空格处应分别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

试写出在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4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 酚酞试液 b. 四氯化碳 c. 无水酒精 d. 硫氰化钾溶液选用试剂实验现象方案1方案2(4)应用与拓展: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在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2.24L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化学试卷答题卡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52分)17.(5分)18.(10分)(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 → →A →G → →E →F 。

(2)上述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3)能选用CCl 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4)19.(16分)(1)装置F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装置A 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 (选填选项的代号)(3)B 、D 、E(4)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就是氯化铵:(5)若从装置C 和G 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N 2和少量C12,应如何处理?题号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20.(7分)(1)在表中①②③空格处应分别填写、、(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CN)2和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1.(14分)(2)猜想:①(填化学式,下同)。

②。

(3)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填序号)选用试剂实验现象方案1方案2(4)应用与拓展:①②附: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1)制气装置:制气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固体或液体)、反应条件(常温或加热)决定,常见有如下几种装置:①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备气体,用图(Ⅰ)装置,常用于制O2、NH3等气体。

②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加热制备气体,用图(Ⅱ)装置,常用于制Cl2、CH2CH2(需加温度计)等气体。

③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不需加热制备气体,用图(Ⅲ)装置,也常用于制O2、NH3等气体。

④块状或粒状固体与液体混合且不需加热制备气体,用图(Ⅳ)装置,常用于制CO2、H2等气体。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除去杂质气体的常见方法: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水吸收,酸性气体杂质可用碱吸收,碱性杂质气体用酸吸收,有还原性的气体可用恰当的氧化剂吸收干燥气体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