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课件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课件


精选版
24
增强: 典型表现 早期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 早期中心强化,逐渐向周围扩展 延迟期基本充填 充填时间不少于3分钟
精选版
25
不典型表现 早期均匀强化
病灶始终无强化
精选版
26
影像学评价
❖ US: 敏感性高,价廉,可多次重复 彩超可观察血流 个人操作手法和经验影响诊断准确性
精选版
27
❖ SCT:
腺瘤
❖ 少见的良性肿瘤 ❖ 起源于肝细胞 ❖ 有完整的包膜 ❖ 和服避孕药有关
精选版
30
CT表现
❖ 动脉期明显强化,均匀或不均匀 ❖ 门脉期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 ❖ 延迟期为略低密度或等密度 ❖ 各期可显示包膜 ❖ 出血、囊变多见
精选版
31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厚壁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 组成,各种成分比例各不相同
动脉期: 68.3%
(28/41)
(严福华,周康荣,曾蒙苏等。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199)
病灶愈小,AP与PVP两期之间的差异愈大
精选版
4
单排SCT行肝脏动脉期扫描的缺陷
▪ 扫描速度相对较慢(0.8-1s),1幅图像/次 ▪ 完成全肝扫描的时间仍较长(25s±5s),
而动脉期持续的时间短(平均23s) ▪ 层厚的选择受到扫描时间的影响 ▪ 从膈顶到肝下缘,扫描时间差别大 ▪ 因技术因素的影响,部分富血供病灶未能显示其
精选版
7
中山医院肝脏检查延迟时间
❖ 单排: 动脉期:25-30s,门脉期:70s 延迟期:3-4min
❖ 多排: 动脉早期:21s,动脉晚期:34s 门脉期:80-85s,延迟期:3-4min
精选版
8
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
平扫: 多为等或低密度,高密度少见 常伴有坏死、出血、脂肪变,钙化少见 可显示包膜 ★小病灶检出率低
肝胆胰肿瘤的CT诊断
精选版
1
CT检查技术
平扫:发现病灶,确定增强方案 增强:单期扫描-门脉期
双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 ★双动脉期扫描-动脉早期+动脉晚期
多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精选版
2
螺旋CT扫描的优势:
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无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并 可避免小病灶漏检 容积扫描,回顾性重建进一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双期或多期扫描,病灶有多次机会被检出 动态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有利于定性
精选版
3
动脉期对SHCC检出的意义
49例53个SHCC的检出统计
门脉期: 71.70%
(38/53)
动脉期: 88.68% (47/53)
双期: 90.57% (48/53)
(严福华,周康荣,曾蒙苏。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829)
另一组 MHCC 41个病灶统计结果
门脉期: 29.3%
(12/41)
❖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 中年女性多见 ❖ 多为体检偶尔发现 ❖ 其重要性在于和恶性肿瘤鉴别
精选版
22
病理
❖ 多为单发,9%~22%为多发性 ❖ 90%为海绵状血管瘤,切面呈蜂窝状 ❖ 大的病灶中央见疤痕组织,偶见钙化 ❖ 分厚壁和薄壁
精选版
23
CT表现
平扫: 低密度,边界清楚 伴有脂肪肝时可为等密度或高密度 病灶较大者,可见到中央更低密度区 (疤痕、血栓形成、出血)
❖ 好发于肝右叶,单发 ❖ 女性多见 ❖ 一般无包膜
精选版
32
❖ 分型:
混合型 脂肪瘤型 肌瘤型 血管瘤型(血管瘤型、血窦扩张型)
动脉期和门脉期均无强化 ❖ 术后复发:动脉期有强化表现
精选版
15
MDSCT双动脉期扫描对肝癌 检测的研究
精选版
16
肿瘤与肝脏不同时期密度差值
时期
病灶数 X±SD
平扫
36
15.65±7.00
动脉早期(EAP) 36 11.53±9.06
动脉晚期(LAP) 36 19.69±13.30
门脉期(PVP) 36
“快进快出”的强化特征
精选版
5
多排SCT(MDSCT)的优势
扫描时间更短(0.5 s或更短) 采集多幅图像(4幅/次-16幅/次) 全肝扫描时间大大缩短(5-6 s) 可采用更小的层厚扫描 可获得真正的动脉期(单期或双期)
精选版
6
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
❖ 造影剂总量、注射速率 ❖ 有影响因素存在时适当增加5-10s ❖ 小剂量注射预试验 ❖ Smartprep技术 ❖ bolus-tracking
精选版
12
肝癌的肝内外扩散和转移
❖ 卫星灶 ❖ 肝内胆管扩张…肝门LN压迫
肿块直接侵犯或压迫 胆管内癌栓 ❖ 淋巴结转移 ❖ 局部侵犯 ❖ 血行转移
精选版
13
特殊类型的HCC
❖ 混合型 ❖ 透明细胞型 ❖ 硬化型 ❖ 纤维板层样型 ❖ 血管扩张型 ❖ 外生型
精选版
14
术后随访
❖ 复发灶的表现和原发灶相同 ❖ 术后残腔和复发灶的鉴别: ❖ 术后残腔:水样密度,边界清楚
16.61±9.55
精选版
17
双动脉期的价值
❖ 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 ❖ 更薄层的扫描提高了SHCC和MHCC的显示

(SHCC:97.8%,MHCC:92.86%)
❖ 动脉晚期的价值更大
❖ 双动脉期+门脉期进一步提高HCC的检出率
精选版
18
胆管细胞癌
好发于左叶 病灶边界不清 动脉期轻度到中度强化 门脉期和延迟期有强化 肝内胆管扩张多见 延迟强化区内见到扩张的胆管
精选版
19
转移性肝癌
平扫: 病灶多而小,分布较均匀 多为低密度 边缘清楚或模糊 钙化(黏液腺癌、类癌、平滑肌瘤等)
精选版
20
增强:
动脉期:明显强化,均匀或不均匀 等密度不能发现 不强化,仍为低密度
门脉期:边缘强化,“牛眼征”,最具特征性 囊样改变 门脉癌栓少见
其他脏器或淋巴结的转移
精选版
21
血管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选版
9
AP: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 A-V-F 供血A 少血供病灶无强化表现
AP对小病灶的检出最有价值
精选版
10
PVP: 低密度 等密度 高密度…血供丰富,PV参与供血 延迟时间的选择 肝硬化背景 包膜强化
精选版
11
血管受侵: ❖ 血管不规则变细或中断 ❖ PV主干或分支充盈缺损 ❖ PV管壁有强化 ❖ PV海绵样变
扫描速度快 多期扫描易于动态观察血供情况 多数病灶可以明确诊断 不典型病例、伴有脂肪肝者诊断有一定困难
精选版
28
❖ MRI:
多个序列成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95%以上) T2WI上随TE时间的延长,信号逐渐增高 重T2WI上的“亮灯征”为其典型表现 肝脏背景信号影响小,鉴别诊断价值大
精选版
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