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试卷}北京2021年上学期十二中高三化学月考试题[仅供参考]

{高中试卷}北京2021年上学期十二中高三化学月考试题[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高中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北京2021年上学期十二中高三化学10月考试题1.乙A.实验式:CH2O B.比例模型:酸是一+ - C .甲基的电子式:D .电离方程式:CH 3COOHCH 3COO -+H +2.下列.的是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酸 >苯酚 >溴乙烷 B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醛基,属于醛类有机物 C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 2CO 3溶液加以区分D .酚类物质具有还原性,有些可用作食品中的抗氧化剂3.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7gNH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 AB .1 molH 2O 2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3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 N AD .28g C 2H 4 和 C 3H 6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 A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的是 A .用稀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 + =2 Fe 3+ +3H 2O B .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 SO 2: NH 3·H 2O + SO 2 = NH 4 + HSO 3C .用金属钠除去甲苯中的水:2Na+ 2H 2O= 2NaOH + H 2↑D .铜片溶解在NaNO 3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3Cu+8H ++2NO 3-=3Cu 2++2NO ↑+4H 2O5.有机物Z 是制备药物的中间体,合成Z 的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X只能消耗1molNaOHB.1molY最多可与3molH2加成C.含有苯环和羧基的Y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D.NaHCO3溶液可鉴别Y和Z6.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 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实验探究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照实验i、ii,NaOH促进了C-Br键的断裂B.ii中产生黄色沉淀的反应是Ag++Br—=AgBr↓C.实验iii的现象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D.检测ii中的乙醇、iii中的乙烯的生成可判断反应类型7.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下列A.过程i 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的利用率100%8.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聚氯乙烯的单体可由乙烯与 HCl 加成而得B.上述反应中①属于消去反应,④属于脱氢氧化反应C.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中含HCl、CO、C6H6等D.在火灾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弯下腰尽快远离现场9.PET(,M链节= 192g·mol−1)可用来生产合成纤维或塑料。

测某PET 样品的端基中羧基的物质的量,计算其平均聚合度:以酚酞作指示剂,用cmol·L−1NaOH醇溶液滴定mgPET端基中的羧基至终点(现象与水溶液A.PET 塑料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B.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浅红色C.合成PET 的一种单体是乙醇的同系物D.PET 的平均聚合度n1000 m(忽略端基的摩尔质量)192 cv10.A、B 两种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种离子中的各不相同的五种:H+、Al3+、Na+、Cu2+、NO- 、OH-、SO2- 、3333CO 2-、SO 2-、Cl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34A .若 A 溶液为无色溶液,则 A 溶液中可能含有:H +、Al 3+、Cl -、SO 2- 、 NO -43B .若 A 溶液有强还原性,则 B 溶液中可能含有:H +、Cu 2+、Al 3+、Cl -、 NO -C .若 B 溶液呈强碱性,则 A 溶液中可能含有:H +、Al 3+、Na +、Cu 2+、 NO -D .若 B 溶液有强氧化性且各离子浓度相同,则 B 溶液可能含有:H +、Al 3+、Cu 2+、 NO - 、SO2-341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 X 和 Q 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Q2-比R3-更容易失去电子C.Z、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D.M(OH)2的碱性比XOH的碱性强12.向硫酸酸化的NaI 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O3 溶液,当加入2.6 mol NaBrO3 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针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BrO3是还原剂B.氧化产物只有I2C.该反应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2molD.参加反应的NaI为3mol13.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 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前两溶液的pH 相等B.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加入CaCl2 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加入CaCl2 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32-+Ca2+===CaCO3↓14.向 2 mL 0.8 mol·L −1 FeSO 4 溶液中,滴加 2 mL1 mol·L −1 NaHCO 3 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

将浊液分成两份,一份迅速过滤、洗涤,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一份静置一段 时间后变为红褐色。

已知:碳酸亚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无色气体是CO 2B .HCO 3−只发生了电离C .白色沉淀中含有FeCO 3D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5.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将目光聚焦于锂的开发与研究。

(1)锂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写出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在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3)已知:M(g) → M +(g)+e - ∆H (M 代表碱金属元素)元素 Li Na K Rb Cs ∆H (kJ/mol ) +520 +496 +419 +420XX +376 ①根据以上数据,元素的金属性与∆H 的关系是。

②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①中结论:。

(4)海水中有丰富的锂资源,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锂的技术,提取原理如下图 所示:①金属锂在电极(填“A”或“B”)上生成。

②阳极产生两种气体单质,电极反应式是。

- - - - 16.自来水是自然界中的淡水经过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 氧化氯(ClO 2)和高铁酸钾(K 2FeO 4)等。

(1)某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C lO 2(夹持装置已。

资料:ClO 2常温下为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水溶液呈深黄绿色,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

以NaClO 3 和 HCl 的乙醇溶液为原料制备 ClO 2 的反应为 2NaClO 3 + 4HCl= 2ClO 2↑+ Cl 2↑+ 2NaCl + 2H 2O 。

①冰水浴的作用是。

②NaOH 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将ClO 2水溶液滴加到KI 溶液中,溶液变棕黄;再向其中加入适量CCl 4,振荡、静置,观察到, 证明ClO 2具有氧化性。

(3)C l O 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C l O2转化为C l 的是(填字母。

a. FeSO 4b. O 3c.KMnO 4d.SO 2 (4) K 2FeO 4是一种新型、绿色的多功能净水剂,集氧化、吸附、絮凝、沉淀、灭菌、消毒、脱色、除臭等性能为一体。

实验室制备 K 2FeO 4 的方法如下:在冰水浴中,向 KClO 和 KOH 的混合溶液中少量多次加入硝酸铁,并不断搅拌。

①上述制备K 2Fe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净水过程中,K 2FeO 4起到吸附、絮凝作用的原理是。

2−2−(8分)草酸亚铁是黄色晶体,常用作照相显影剂、新型电池材料等。

实验室制备草酸亚铁并测定其中 Fe 2+和 C 2O 4 的物质的量之比确定其纯度,步骤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亚铁铵[(NH 4)2Fe(SO 4)2]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和稀硫酸,加热溶解,再加饱和H 2C 2O 4 溶液,加热沸腾数分钟,冷却、过滤、洗涤、晾干,得黄色晶体。

Ⅱ.称取mg Ⅰ中制得的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使其溶解,70℃水浴加热,用cmol·L −1KMnO 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 4 溶液 v 1 mL (其中所含杂质与 KMnO 4 不反应)。

Ⅲ.向Ⅱ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和稀硫酸,煮沸,至反应完全,过滤,用 c mol·L −1 KMnO 4 溶液滴定滤液至终点,消耗 KMnO 4 溶液 v 2 mL 。

Ⅳ.重复上述实验 3 次,计算。

已知:ⅰ.草酸是弱酸。

ⅱ.pH>4 时,Fe 2+易被 O 2 氧化。

ⅲ.酸性条件下,KMnO 4 溶液的还原产物为近乎无色的 Mn 2+。

(1)Ⅰ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

(2)Ⅱ中与KMnO 4溶液反应的微粒是、。

(3)Ⅲ中加入过量锌粉仅将 Fe 3+完全还原为 Fe 2+。

若未除净过量锌粉,则消耗 KMnO 4 溶液的体积 Vv 2mL (填“>”、“=”或“<”)。

(4)Ⅲ中,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mgⅠ中制得的晶体高中时间仅供参考18.合成中间体L 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或试剂略去):已知:(1)A的名称是。

(2)A与Br2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B,A→B的化学方程式是。

(3)B→C的反应类型是。

(4)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5)E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C→D在上述合成中的作用是。

(7)J的结构简式是。

(8)K→L的化学方程式是。

(9)设计由L 制备M()的合成路线(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19.探究铁在某浓度H3PO4 和H2O2 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情况,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现象Ⅰ将除去氧化膜的铁钉置于烧杯中,加入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突然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停止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再产生大量气泡,再停止,出现周而往复的现象。

过程中,溶液保持澄清。

Ⅱ将与实验Ⅰ相同的铁钉放入烧杯中,加入30mL 1.0 mol·L−1H3PO4 和3 mLH O。

片刻后铁钉表面持续产生气泡,溶液保持澄清。

已知:Fe3(PO4)2 难溶于水,Fe(H2PO4)2 溶于水。

(1)用85%H3PO4配制100mL1.0mol·L−1H3PO4所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