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绕在垫有敷料或毛巾等软织物的肢体上拉紧。
(3)上、下肢充气式气压止血袋止血法 分为气压止血袋和驱血袋
• 注意事项
①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 免损伤皮肤。
②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 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 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第四节 搬 运

伤者经过现场急救、处理后,下一步骤
是将伤者安全送往医院。使用正确的搬运方
法和运输工具,能使伤者迅速、及时、安全
地得到进一步的治疗,也可以避免由于搬运
不当给伤者增加痛苦和加重伤势。

常用的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
两种。可根据伤者的伤势轻重和运送的距离
近远而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法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止血法示例
三.填塞止血法
(四) 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止血带材料有橡皮管(带)、布条止血带等
⑴橡皮管(带)止血法 用约一米长弹性好的橡皮管(带),上肢出
血于上臂上1/3处(中1/3处容易损伤桡神经); 下肢出血于大腿的上段处结扎。
⑵布条止血带止血法 可用三角巾、手帕、毛巾或布条折成带状缠
2.上臂骨折临时固定术
用两块相应大小的 夹板置于上臂内外 侧,绑扎固定。然 后用三角巾将前臂 悬吊于胸前。
3. 大腿骨折临时固定术
用一块从足跟到腋下的长夹板,置于伤肢外 。 另一块从大腿根部到膝下的夹板,置于伤 肢 内侧,绑扎固定。
4.小腿骨折临时固定术
用两块等长夹板从足跟到大腿内、外侧绑扎固 定。若现场无 可 充 当 夹板 物 , 亦可将伤肢同健 侧绑扎在一起。
• 当骨折发生时,应用外伤急救现场的固 定技术,有利于避免在转送伤者过程中因骨 折部位的移动而加重伤势,防止骨折断端刺 伤肌肉、神经、血管或脏器,引起疼痛、出 血、甚至休克的发生。
• 二、骨折的症状 • 1.疼痛 • 2.肿胀 • 3.畸形 • 4.骨擦音 • 5.功能障碍 • 6.大出血
• 一、骨折的种类 • 1.闭合性骨折 • 2.开放性骨折 • 3.复合性骨折 • 4.不完全性骨折 • 5.完全性骨折
5. 胸腰椎骨折临时固定术
将伤肢平卧于软枕的板床上。腰部骨折在腰部 垫软枕。若需长距离运送最那先以石膏固定。
脊椎骨折的处理必须由医务人员或受 过初级卫生救护训练者进 行操作。
• 1.严禁乱加搬动、拉扯、不得使用软担架和徒 手搬运,切勿扶持伤者行走。
• 2.必须搬运时,应由4-6人用手分别托扶伤者的 头、肩、背、臀、下肢等部位,动作一致,轻 巧平稳地将伤者移至硬板担架上,并在身体的 凹位和身旁放置足够的软垫等固定身体位置, 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在硬板担架或硬木上 及时送往医院。
• 三、固定的材料 • 1.各种规格的夹板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 2.可利用身边或附近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如 木板、扁担、木棍、树枝、竹竿、铁棒等做固 定材料。
• 3.可利用伤者的躯干或健肢进行固定。
1.前臂骨折临时固定术
先用两块相应大小 的夹板置于前臂掌、 背侧,绑扎固定。 然后用三角巾将前 臂悬吊于胸前。
五、骨折的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 1.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 然后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 进行抢救。
• 2.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 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断端送 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
• 3.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 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 伤程度。
• 4.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 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 5.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 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 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 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 迫坏死。
第二节 包 扎
• 一、包扎的材料 1、绷带 2、三角巾 3、其他临时代用品 可选用伤者或急救者身边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腰带、 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进行包扎。
• 二、常用包扎法
①绷带包扎法
常用的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形反折法、8字形包扎法等。
1.环形包扎法 此法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胸
• 1. 单人搬运法:有扶 持法、抱持法、背 负法、肩法,临床 少用。战时现场可 用。
• 2.双人搬运法:有椅 式搬运法、平托式 搬运法。(如图)
担架搬运法
• 担架搬运法是搬运伤员最佳方法,重伤员长 距离运送应采用此法。没有担架可用椅子、 门板、梯子、大衣代替;也可用绳子和两条 竹竿、木棍制成临时担架。运送伤员应将担 架吊带扣好或固定好。伤员四肢不要太靠近 边缘,以免附加损伤。
③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 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 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3-5分钟。为防止 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 压止血。
④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 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 止血带得时间和放松止血带得时间。
• 6.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 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 ,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 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 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 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
• 7.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 捆绑骨折断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断 端再度错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 ;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腹等粗细大致相等部位的包扎。
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
3.螺旋形反折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部位的包扎。
4.人(8)字形包扎法 用于手肘、膝及肩、髋等关节部位的包扎。
环行包扎
螺旋包扎 螺旋反折
“8”字形
回返式
开放式气胸包扎
脑膨出包扎
第三节 骨 折 固 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