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践中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探索之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
新经济政策(1921—1927)
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3、评价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1)理论上: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 确途径;
(2)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3)政治上:得到工农支持,苏维埃 政权得到巩固。
伟大导师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
列宁的逝世后,代之而起 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步形成了高度集 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化科学事业 等决策权集中在党中央的最高层。
上述情形是十月革命后出现的状况,请 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 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 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 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 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 列宁在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 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的思想。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创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改革
调整:经济危机之下和二战后资本主义 经济体制的局部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主干知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
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1、背景:
国内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对比 :
大中企业: 收归国有 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小型企业:实行监督 中小企业:私人经营
余粮征集制
固定粮食税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国家集中分配
按劳分配
思考探究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 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列宁
依据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 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根据上述图片和材料分析苏俄为什么要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背景、目的是什么?
内外交困,内忧外患
①国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1、背景:
②国内:国内武装叛乱,苏维埃政权 陷入重重包围,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和政治危机。
2、目的:①直接:“一切为了前线”(军事胜利) ②根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 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对此斯大林指 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他们包围着我们;要获取生存,就必 需有强大的重工业,奠定国防建设。 -----斯大林
三、斯大林体制(20世纪30年代中期) 1、确立: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
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600%
243%
100%
75%
13%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32年
1937年
系列1
1913年与1937年工农业总产值的比较
1913年
42%
1937年
58%
23%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77%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 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 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 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实行余粮征集制 普遍实现工业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集中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不劳动者不得食”!
思考探究
评价
积极: 材料一最:大…限…度我地们集当中时了不全这国样的做人就力不、能物在力一、个财经力济,遭到破 坏应的当保小说证农我了国 们军家 实事里 行斗战 “争胜 战的地时胜主共利和产;资主本义家”。是我一们种取 功得 劳了。胜利……
与他的斯大林模式?
提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要运用辨证的观点,分 清主次,要看到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积极作用和消 极作用
第聂伯河发电站
农业集体化宣传画 工业化宣传画
斯大林经济体制下的成就
海报《完成五年计划》
当资本主义经济被一次又 一次的经济危机所震撼时, 在苏联,工业以前所未有 的高速度发展。例如,法 国、英国、德国、美国的 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 年分别增长1%、10.4%、 19.4%、54.3%,而苏联 同期工业增长7.5倍,到 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 1913年增长11倍左右,工 业产量超过德、英、法, 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
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
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2、表现: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④管理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 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 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请思考: 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斯大林
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材消料极二::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 家 法脱里超离按出了共了实产当际主时,义生“原产则现力来实发生调展活整水国说平明家,脱我的离们产实错品际了生; ”产损和害分了配农”民的做
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和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新的经济
材料和三政:治1危9机20. 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 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