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

1、物流基础要素(5个)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2、物流流动要素(6个)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3、物流系统化方法(3条),物流系统设计的要素(6个)●成立企业物流管理组织●以物流作业效率的改善为切入点●建立其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物流系统(双重区域处理系统)要素:商品种类(Item)、商品数量(quantity)、商品流向(route)、服务水平(service)、需求时间(time)、物流成本(cost)4、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比较(4方面)(1)相同之处:●物流系统的规划工作与设计工作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阶段设计过程,内容上不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似。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工作都是以物流学原理为理论依据,运用系统分析的观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

(2)不同之处:●目的不同: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依据。

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定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内容不同: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5、物流战略的框架结构(4个层次)、战略态势、战略思想、战略目标(3个问题)、战略优势(6个)●4个层次:全局性战略、结构性战略、功能性战略、基础性战略●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市场规模在当前市场上的有效方位及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

分析方法比较典型的有SWOT分析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是战略设计的基础。

●战略思想:是对企业物流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设想,物流战略的灵魂●战略目标:物流战略的核心问题,是战略方案制定的依据。

①企业物流目的——做什么②发展标准——物流达到什么水准③时间进程——什么时候完成6、战略环境分析(4个)●宏观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经济、人口、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环境。

●行业环境: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与发展、竞争者情况、技术经济支持情况、新技术新产品的影响。

●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要素的分析。

●物流体系环境:主要包括商品产销地理与市场环境、交通运输环境、仓储物流设施环境、物流信息传递处理环境、物流政策与处理环境等。

7、战略环境分析方法(3个SWOT, 波特五力,PEST)●SWOT分析法: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

●波特分析法:基本力量:潜在的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

●PEST分析法:使对客观环境分析的方法,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8、物流战略类型?分别对应杜拉克的三个核心问题?●总成本领先战略---价值定位;客户认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标新立异战略---产品定位;你的业务是什么?●目标聚集战略---市场定位;谁是你的客户?9、总成本领先战略: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思想:采用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优势●战略方针:物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10、标新立异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行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战略重点:特色构筑、品牌树立●战略指导思想: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的敏感下降使公司避开竞争。

11、目标聚集战略:战略目标、战略思想●战略目标: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一个地区市场●战略思想:为某一狭窄的展开对象服务,从而超越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12、目标服务水平确定的方法(5个)● 选择用户最关心的指标● 以满意度表示客户服务水平● 以客户满足率表示客户服务水平● 以销售收入来衡量● 根据市场占有率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指标分析客户服务水平13、物流战略决策三角形14、物流系统模式定义及内容定义:在企业供应链物流渠道上,物流据点与线路及其功能的组合一旦稳定下来就形成了物流系统模式内容:明确物流据点在其供应链中的地位及功能、供应链库存的控制方法、各据点的物流衔接方式、信息处理与传递的方式与手段,并对整个运行机制进行安排15、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理论依据(3个)● 商物分离理论● 供应链管理(SCM )理论● 业务流程重理论16、5 种典型分销系统物流模式● 物流中心库存集中性● 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 库存决策 ⏹ 库存水平决策 ⏹ 库存分布决策 ⏹ 控制方法使用 运输决策 ⏹ 运输方式决策 ⏹ 运输路线\时间 ⏹ 运输批量及策略选址决策 ⏹ 设施数量、规模、位置 ⏹ 供货点、存储点指派 ⏹ 仓储设施自营还是外租 客户服务目标●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工厂直达送货性17、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模式的转变(思考)基于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系统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系统环节多,流通时间长,效率低下。

2.系统运作主体多且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物流管理水平低下。

3.系统物流功能单一,作业手段简陋,技术落后,附加值低。

4.系统节点信息处理功能弱,手段落后,传递渠道不畅。

5.系统网点布局不合理,设施现代化程度低,集散能力薄弱。

建议:1.强化系统节点的物流功能,实施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化改造。

2.建设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骨干节点,优化农产品物流系统网络结构。

3.积极推动农产品物流第三方化、产业化、培育和发展壮大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主体。

4.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和组织化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系统应变与协同能力。

5.提高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强化系统的起点物流集散能力。

18、业务数据来源(5)●业务运作单据●财务报告●物流研究●公开发布的信息●人为判断19、数据编码(2)产品编码、地理编码20、数据分析处理(11)●分析单位、●产品归类分析、●估算运输费率、●订单规模、●销售数据分组汇总、●估计里程、●设施成本、●设施的生产能力、●库存与吞吐量的关系、●估计未来需求、●其他因素和限制条件21、物流场址地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7);选址选择的评价方法(应用),成本因素评价法(4);综合因素评价法(2+1)●销售目标及客户分布●资源市场及供应商分布条件●交通便利条件●土地条件●自然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社会环境与政府条件成本因素评价法:●盈亏点平衡法、●单一选址地点的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综合因素评价法:●分级加权评分法、●因次分析法●优缺比较法22、物流量怎样计算?物流分析的工具(5)物流量: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中如能找到一个标准、将各种物料经过这算都变成标准的倍数或系数,即折算成统一量,会使分析简单,这个折算成的统一量就成为当量物流量。

分析工具:●工艺流程图、●多产品工艺过程图、●物流连线图、●物流从至表、●物流相关表23、什么是SLP?其基本要素是什么?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是什么?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是工厂系统布置设计。

基本要素: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作业单位部门划分S、时间T布置要素:订单(entry)、商品的种类(item)、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quantity)、物流路径(route)、服务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的划分(service)、交货时间(time)、物流配送成本(cost)24、设施平面布置的方法(应用)P12525、设施布局评价方法应用P144流量距离分析法(物流简图分析法、量距积分析法、流量-距离坐标图法)、优缺点比较法、加权因素法(因素分析法、点评估法、权值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成本比较法26、搬运活性指数定义及确定(根据剩下的作业数)定义搬运活性指数是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品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集中、搬起、升起、运走)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确定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称为活性。

所费的人工越多,活性指数就越低,设备投入越少。

反之,所需的人工越少,活性指数越高,设备投入越多。

27、SHA的内涵(3)一是记录、描绘搬运系统现状,并将其图表化;二是分析搬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三是采用一定的阶段程序模式形成系统设计方案,找到解决搬运问题的方法。

28、搬运系统设计的内容(3)●记录、描绘搬运系统的现状,并将其图表化●分析搬运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采用一定的阶段程序模式形成系统设计方案,找到解决搬运问题的方法29、物料分类依据物理、数量、管理、时间(特征)30、各项移动的分析方法●流程分析法、●起讫点分析法(搬运路线分析法、区域进出分析法)31、各项移动的图表化物流流程简图、在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坐标指示图32、物料搬运方法:物料、搬运路线、设备和容器(搬运单元)的总和33、初步搬运方案制定(4个)●用图例符号绘制搬运方案●在普通工作表格上编制搬运方案●在流程图上记载编制搬运方案●在汇总表上表示搬运方案34、EIQ定义定义: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35、EIQ分析的作用●了解物流特性●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选择物流设备●仿真分析●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36、PCB分析的定义以物流配送中心的各种接受订货的单位来进行分析,对各种包装单位进行分析,已得知物流包装单位特性36、EIQ主要分析项目及意义●订单量(EQ)分析,研究订单对货物搬运作业能力的要求●订货品项数(EN)分析,研究订单对拣选设备及作业能力的要求●品项数量(IQ)分析,研究出货的拆零比例●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对拣选作业频率的统计,主要决定拣选作业方式和拣选作业区的规划37、资料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柏拉图分析、●次数分析、●ABC分析、●交叉分析38、数据判读与分析●订单量(EQ)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订货品项数(EN)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IQ及IK交叉分析39、普通仓库构成及重点规划的内容构成:物料储存区、验收分发作业区、管理室和生活间、辅助设施重点对仓库的储存区域的空间及技术要求、设备选择及作业通道宽度等进行规划设计40、仓库的储存区域空间规划内容●仓储区域面积规划、柱子间隔规划、库房高度规划、通道宽度规划41、储存空间的有效利用●向上发展、平面经济的有效利用、采用自动仓库4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立体仓库能大幅度增加仓库高度●便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借助于计算机管理能有效的利用仓库贮存能力,便于清点盘货,合理减少库存,节约资金流动●容易的实现先入先出的出入库原则,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立体仓库可以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43、自动化仓库出入库输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叉车——出入库台方式,最简单的配置方式●连续输送机方式,可根据需求设计成各种形式,其出、入库系统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合为一体●AGV方式,系统柔韧性好,可根据需求增加AGV数量●穿梭车方式,动作敏捷,容易更换,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出入库输送系统44、配送中心的定义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