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传播学——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教育传播学——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三)模式的评价 我们可以根据模式的功能对模式进行评
价。
•多伊奇评价模式提出了下列几项判断标准: • 1、模式的创见性 • 2、模式的简明程度 • 3、模式的现实性。
2.2.2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1、亚里斯多德模式 它的模式中五个传播要素为:说话者、演讲
内容、听众、场合及效果。
演讲者
演讲内容
教育媒体、编码、译码、噪音、反馈与效果 等。
2.1.1 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
4、编码和译码 传播过程中、在发射端将信息转换为可以发
送的信号,称为“编码”。在接收端将接收 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意义,称为“译码”
编码过程:
信息
编码 符号
信号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译码过程:
信号
译码 符号
信息
信道译码
信宿译码
听者
场合
效果
2、拉斯威尔的“五W”传播模式
(who) 谁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说什么
通过什 么渠道
对谁说
产生什 么效果
图3-2 “五W”线性传播模式
3.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信 源
信道
信 宿
干扰 反馈
习 示范性: 适用于技能的学习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二、受教育者特征的分析 1 受教育者的一般特征 2 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基础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三、教育媒体的设计 教育媒体作用:一是创设学习情境,二是作为辅
助教学(包括学习)的工具 情境创设有: 事实性情境 意境性情境 示范性情境 原理性情境 探究性情境
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教学目标:掌握教育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传播模式及其构成原则。
教学重点:教育传播模式和构成原则
教学难点:教育传播模式
2.1 教育传播系统
2.1.1 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 2.1.2 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2.1.1 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
教育环境
教 育 者
教 育 信 息








反馈
典型的教育传播模式
1 师生面对面教育传播模式 2 远程教学传播模式 3 个人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育传播模式
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传递,要经过“编码”和“信道” 两个环节,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时候要经过“译码”环节。 下面对这几个环节分别剖析:
1 系统的定义 “系统”就是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组
合要素结合而成的,是有特定的整体结构的适应环 境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关系性 (3)、目的性
2.1.1 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
系统的类型
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实体和意识
教育系统是一种实体与意识混合的人造系统
2.1.1 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
2 教育传播系统定义:
教育传播系统是一个传递教育信息,实
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综合体。
2.1.1 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
3 教育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
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 包含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
2.1.2 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1 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 2 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 3 通道传送阶段 4 接收与解释阶段 5 评价与反馈阶段 6 调整再传送阶段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一、教育信息的设计 教育信息即教育内容,在我国通常是国家统
一制定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根据课程 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所确定的,教育者的任务 就是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 科书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能力和 情感。
5、噪声
信号在由信道传送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其 它因素的干扰,这些干扰因素称为“噪 声”。它可以产生于传播过程的各个环 节之中。
6、反馈 (1)反馈信息的获得 (2)反馈的作用 (3)传统教学与远程教学的比较
7、效果
传播的效果可以表现为知识信息的增加、 态度行为的改变、社会生产的发展、科 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商品的流通等等。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四、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设计
1 问题/项目的设计
2 学习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支架式教学法
抛锚式教学法
随机进入教学法
3 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4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信息海洋的导航者 情境观察的引导者 问题的设计者 协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辅导者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1 分析内容,找到知识点 2 组织内容,安排顺序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1 先行组织策略 2 五段教学策略 3 九段教学策略 4 假设-推理教学策略 5 示范-模范教学策略
2.1.3 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
我国学者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观点: 归纳型:该结构适用于事实、概念的学习 演绎型:适用于原理的学习 发现型:适用于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
图3-4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4.贝罗SMCR传播模式
Source
(信源)
Message Channel Receiver
(讯息)
(通道) (接收者)
传播技能 态度 知识
社会系统 Leabharlann 化背景要素结构视

内 容
处理





图2-11 贝罗SMCR信息传播模式
传播技能 态度 知识 社会系统 文化背景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分析
一、教育传播过程的含义 教育传播过程,是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
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
二、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1、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阶段 2、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 3、通道传送阶段 4、接收与解释阶段 5、评价与反馈阶段 6、调整再传送阶段
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与典型模式
1、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
2.2 教育传播模式
一、模式的概念 (一)、模式的含义 有人把“模式”定义为“再现现实的一种
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这种抽象和简化了 的模式,往往是着重表现事物和现象的各种 关系和变化原则。
(二)、教育传播模式和构建原则 教育传播模式是再现教育传播现实
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性 2 现实性 3 简明性 4 操作性 5 创建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