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T/a兰炭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富余煤气湿法脱硫项目一、初步设计说明1、湿法脱硫简介2、工艺原理3、主要化学反应4、对所有装置要求5、湿法脱硫催化剂选择6、湿法脱硫配套公用工程(土建、环保、供电、供蒸汽、供水、自控仪表、防腐保温)二、本设计基本数据选择和设计要求三、总概算四、要说明的问题一、初步设计说明1、湿法脱硫简介煤气中脱硫(指硫在还原气氛中生成的H 2S )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本设计采用湿法脱硫。
在常温常压下,以稀溶液(钠法或氨法)吸收煤气中酸性气体H 2S (亦叫脱硫),同时选择适当的氧化催化剂,将吸收在脱硫液中H 2S 氧化成单质硫,从而使脱硫液得到再生,同时将再生时生成的含硫磺颗粒的硫泡沫送至连续熔硫装置(熔硫釜)得到副产品硫磺。
此时还原后的氧化催化剂可以用空气氧化成氧化态催化剂,催化剂和再生后的贫液一并循环使用。
2、工艺原理在常温常压下,煤气中H 2S 穿透气液两相介面扩散,由气相主体转到液相主体,第一过程是H 2S 先溶解于水中,第二过程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电离生成H +和HS -,即H 2S (气)→H 2S (液)→H ++HS -;气相中H 2S 浓度随之降低,其液相分压也相应上升。
如不采取措施任上述过程自行发展,终将导致气液两相中H 2S 分压的平衡,液相中的HS -呈饱和状,上步反应会静态终止。
可见,只有破坏上式的平衡态,或者从开始就不使其形成平衡,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第三过程,借助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功能,加速反应成的HS -的氧化析硫作用,减少其在液相中的浓度。
H 2S (g )→H 2S (L )→ H + + HS - + 1/2O 2 → H 2O + S↓上述反应随生成物的减少(硫磺的分离)促使上式正方向进行。
从另一层面,过程的逆向视角看,第三过程的析硫反应(HS - + 1/2O 2 == OH - + S↓),每析出一个硫原子,就相应生成一个OH -,OH -增多,相应的提高了吸收剂的浓度,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积成正比,可见,第三过程对脱硫产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脱硫催化剂则决定着第三过程能否高效的正常进行。
脱硫液中HS -生成之后随这减少,并随之将单质硫从液相中分离,确保了气液两相中H 2S 分压常态的平衡,H 2S (气)> H 2S (液),其分压差(多种压力降)所形成的推动力,促使H 2S 由气相快速持续向液相转移,达到除H 2S 的目的。
3、主要化学反应(以氨为碱源) 3.1 脱硫塔内吸收反应20tt (1mol/L )稀氨水吸收煤气中H 2S ; NH 3 + H 2O = NH 4OH (或NH 3·H 2O )NH 4OH + H 2S (g )→ NH 4HS (L )+ H 2O + 10.94Kcal NH 4OH + HCN (g )→ NH 4CN(L) + H 2O NH 4OH + NH 4HCO 3 → (NH 4)2CO 3 + H 2O3.2 将脱硫液吸收H 2S 通过氧化生成单质S ,使脱硫液再生(NH 4HS 中HS -被氧化成单质S )。
NH 4HS + O 2 → NH 4OH + S↓ + 43Kcal NH 4OH + HCN (g )→ NH 4CN (L )+ H 2O NH 4OH + NH 4HCO 3 →(NH 4)2CO 3 + H 2O 4、对所有装置的要求及选择4.1 基本原则:先满足再生的O 2的需求,据H 2S + 1/2O 2 → S↓ + H 2O 知:氧化1KgH 2S →S 需要空气1.57M 3,而这些O 2主要靠催化剂吸附,且吸附量较理论值高8-15倍,再生时,在合适的空气鼓泡吹搅下,硫颗粒与硫泡沫浮在上面才能分离。
4.2 脱硫塔(1)选用连续微分接触式填料塔①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高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②在塔内供气、液两相具有最大限度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传质动力。
(2)选用通量大、压降低、持液量少、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填料塔。
(3)设计脱硫塔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①填料选择:它是脱硫塔主要构件,是填料塔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为气液两相提供充分接触面积,增加液体的湍动(又称紊流)(Re>10000呈涡流)程度,以利传质、传热(此时主要是传质),并且能通过大数量的流体。
②塔内件选择:采用先进的气液分布器,同时采取防壁流、防沟流S传递反应呈梯度措施,排出的液体考虑防涡流装置等,根据脱硫塔内H2变化(工程上叫连续微分接触式)和易堵特点采用一塔一设计等措施。
达到塔内气液两相充分接触,最大限度地提高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
③按照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如气体压降,持液量及气、液两相流体分布等性能)进行设计;④填料塔传质高度取决于分离所需的传质单元数(或理论板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或等板高度)。
按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规定执行。
(4)其它要求按国家民用燃气规范GB50028—2006执行。
4.3 再生装置(1)湿法脱硫工艺中,因再生方法不同分为氧化法和解吸法二种,本设计用氧化法;(2)氧化法中倾向于垂直插入喷射器的再生氧化槽装置;(3)喷射氧化再生装置作用① 将HS-进一步氧化成S;② 将生成单质S浮选出来,供再生后悬浮S尽可能减少。
(4)本设计选择喷射氧化再生技术1)它较正压高塔再生技术有如下优点:S含量;①效果好,提高了脱硫效率,明显降低了煤气中H2②大大降低投资费用,较高塔再生节约30%;③操作方便,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操作工数量;④基本杜绝了脱硫气体液沫夹带,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减少了损失,降低了消耗;⑤降低了脱硫液循量(10%左右),降低了脱硫泵电流,从而降低了消耗;⑥便于设备维修,减少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费;⑦不用购置空压机,不用修建空压机厂房,节约了资金。
2)组成:它由喷射组、浮选槽和液位调节器三部分组成;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双套二级扩大式再生槽(叫二联体槽或二套槽)。
①喷射器组(它是再生系统的心脏):用特别(0Cr18Ni9)材料制的喷射器使脱硫液高速通过喷咀形成射流,产生局部负压吸入空气,其两相流体被高速分散而处于高度涡流状态,空气呈气泡状态分散于溶液中,气液速度大为增加,接触面较高塔再生大大增加且不断更新,从而使脱硫液吸02使传质过程大大强化,故在短时间内(6—8min)即可完全再生(本设计一般按停15min考虑)。
所以喷咀既然是系统的心脏,建议用东师大东狮公司专利产品。
②浮选槽:脱硫液经喷射氧化再生后进入浮选槽(硫泡沫沟槽)在浮选槽中进一步氧化再生,并起到硫的浮选作用。
由于采用二套槽,内筒的吹风强度较大(70一120m3/m2·H),有利于氧化和硫泡沫浮选。
内筒上下各一块筛板,板上开有小孔(Φ18-Φ25),开孔率44%,在浮选筒和环形空间由于重度不同,形成循环。
③液位(贫液)调节器:采用溢流式结构,靠其液位在内筒升降,使内筒与喷射再生槽扩大部分溶液构成“U”,这时调节“U”一端,则在再生槽内液位也随这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喷射再生槽溶液溢流量,保证浮选筒内液面保持稳定,以利硫泡沫的浮选和分离。
④温度、吹风强度,空气耗量,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选择按GB50028—2006标准执行。
4.4 硫磺回收装置(1)只有在湿法脱硫过程再生时直接回收硫磺,将再生系统溢流出来的硫泡沫中的悬浮硫除去,保证合格的脱硫液供脱硫使用,同时得到副产品硫磺。
(2)连续熔硫装置(熔硫釜)——连续熔硫进行硫回收的金属釜中进行。
硫泡沫进釜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加热的过程。
受热的气泡破裂,粘于壁上细小硫的颗粒集聚变大向下沉降,进入到釜底高温区熔融后,连续地排出釜外。
与硫分离的溶液上浮,从釜的上部回收脱硫系统。
① 主要吸收集的硫泡沫进行再处理; ② 采用脱硫泡沫在熔硫釜中脱水工艺; ③ 熔硫釜宜采用夹套缸式蒸气加热;④ 它的直径不宜过大,以Φ600一Φ900为宜;⑤ 要求熔硫釜传热效果好,釜内自然对流和传导方式传热,待熔融物料热阻力小,加热分离沉降熔融,层次分明,熔硫效率高。
4.5 富液槽(1)富液槽是脱硫塔排出脱硫液的短暂贮存容器,不是重要的设备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富液槽的反应是脱硫塔反应的延伸。
脱硫液吸收H 2S 转为HS -后与催化剂反应析出单质硫,HS -转为单质硫的反应相当部分是于富液槽中进行的。
析硫的反应速度小,脱硫塔之后溶液于富液槽中停留时间尚需9—10min 。
停留时间短,HS -来不及转化为单质硫,进入再生槽则被氧化为NH 4HS04和(NH 4)2S04,两者是氧化法脱硫液的主要副产物组分,其含量受溶液PH 温度等因素影响,但主要是受富液停留时间的影响。
有的脱硫装置为节省投资将富液槽去掉是非常错误的。
(2)本设计选择可停留10分钟富液量的富液槽。
4.6 液封槽、贫液槽、硫泡沫槽、冷凝液槽及砼结构地下槽均按照国家民用燃气规范GB 50028-2006执行。
5、湿法脱硫催化剂选择5.1 湿式氧化法脱硫是将H2S在液相中氧化成单质硫一种脱硫方法,即发生了HS- +21O2 ==== S↓ + 0H-氧化还原反应。
5.2 选择适宜的载02催化剂是湿法脱硫的关键;5.3 理论上讲,这个载02催化剂其氧化态必须能氧化H2S,其还原态时又必须能被空气氧化。
所以从氧化反应必须条件来看,此载02催化剂标准电极电位数值必须大于S2一/S o电极电位(S2一/S o电子对氧化还原电极电位0.141V),同时必须小于空气中02的电极电位(1.23V)。
也即要求0.141V <E0<1.23V。
5.4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科学试验及严格筛选,载02催化剂最适宜的标准电位数值范围为0.2—0.75V(因为E0<0.2V时,H2S不能顺利被氧化成单质硫磺;E0>0.75V时,大量H2S易被过渡氧化S232-和S042-。
盐类,造成副反应大大增加)。
5.5 目前常用催化剂有:改良ADA、栲胶、HPF、PDS、888、JDS、DDS、ISS、TTS等催化剂;所以本方案选择东北师大东狮公司最新研究专对焦炉气适用的JDS催化剂。
5.6 使用JDS催化剂的好处:①不需加其它辅助催化剂;②脱硫效率高,使用稳定;③可较好地脱除有机硫(50-80%);催化剂④硫回收高,贫液中悬浮硫低;⑤不堵塔,且对硫堵有清洗作用;⑥在相同工况负荷下,脱硫费用比同类产品低20%;⑦适用各种低硫,高硫气体脱硫和HCN;⑧产品已系列化,日前国内应用最多催化剂之一;⑨已向走向国际市场;⑩属环保型催化剂。
6、湿法脱硫配套(公用)工程6.1土建工程(1)建筑①房屋跨度、柱距及层高,按生产工艺要求建筑模数统一规定的确定;沉降缝、伸缩缝及抗震缝规范要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