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组织分析研究

交通组织分析研究

交通组织分析研究-----------------------作者:-----------------------日期:常熟市大兴村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研究子扬交通科技二〇一五年十月常熟市大兴村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郁海鹰高工、注册规划师项目主持人:萍萍工程师编制单位:市规划子扬交通科技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41)报告编制人:婧婧助理工程师邹涛博士婵硕士庄大新硕士目录第一章规划方案评价1 1.1区域路网评价11.1.1评价方法与容11.1.2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评价21.1.3路网规模评价31.1.3.1 各功能地块出行线路评价31.1.3.2 道路机动车道数设置评价51.1.4 道路管控方式评价51.1.4.1 道路横断面形式评价61.1.4.2 道路沿线交叉口、出入口设置评价6 1.1.5 路网中重要节点评价91.2公共交通评价111.2.1公共交通评价思路与容111.2.2公交站点覆盖率评价111.2.3公交通行能力配置评价131.2.4公交站台设置形式评价131.2.4.1公交站台的分类131.2.4.2不同公交站台形式对交通流的影响141.2.4.3不同公交站台的适用性151.2.4.4评价结论151.2.5出租车停靠站161.2.5.1出租停靠站的意义和布局原则161.2.5.2出租车停靠点形式和要求161.2.5.3评价结论171.2.6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171.2.6.1公共自行车规划的重要意义171.2.6.2公共自行车动能定位181.2.6.3评价结论181.3慢行交通评价191.3.1大兴村片区部慢行交通评价191.3.2慢行交通安全性评价191.3.2.1道路机非分隔带、机动车与行人隔离带设置评价201.3.2.2行人过街交通安全性评价201.4停车评价201.4.1 停车设施服务覆盖率评价211.4.2 停车位数量与停车需求匹配评价221.4.2.1 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评价221.4.2.2 非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评价231.4.3停车设施出入口设置评价241.5节点评价251.5.1道路交叉口评价251.5.2地块出入口评价28第二章规划方案优化建议302.1路网优化建议302.2公共交通评价322.2.1公交改善措施322.2.1.1公交线网改善建议322.2.2出租车改善措施322.2.3公共自行车改善措施332.2.3.1公共自行车规划原则332.2.3.2规划建议342.3慢行交通优化建议342.3.1 大兴村片区部慢行交通优化建议352.3.2 慢行交通安全性优化建议352.4停车优化建议352.4.1 停车场覆盖率优化建议352.4.2停车供需关系优化建议362.4.2.1 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优化建议362.4.2.2 非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优化建议36 2.4.3 停车设施出入口优化建议362.5节点优化建议372.5.1交叉口改善措施372.5.1.1主要交叉口渠化建议372.5.1.2左转待转区渠化建议382.5.2地块出入口改善措施382.5.2.1住宅区地块改善建议382.5.2.2超市菜场和商业区改善建议39 2.5.2.3幼儿园地块改善建议39第一章规划方案评价本次交通组织分析旨在对规划方案兴村片区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深入研究规划方案中各项交通组织措施的预期实施效果并评估其可能产生的交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对原规划方案通组织部分进行优化,进而保障大兴村片区的道路交通系统更好地适应未来土地开发利用和居民工作、生活的需求。

1.1区域路网评价1.1.1评价方法与容大兴村片区的线网评价是基于规划片区土地利用性质、目标年的人口分布、机动车保有量、通过性交通量及片区项目建成后诱增交通量等情况,以保障片区部道路通畅、高效运行且与片区以外周边路网有效衔接为目标,从宏观和中观角度,评价线网整体以及各主要道路,具体研究以下容:➢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评价。

评价现有规划路网中,不同道路的等级、功能定位是否与其服务对象和未来交通需求相适应。

➢路网规模评价。

结合路网中各道路的等级、功能定位,研究片区各功能区交通出行路线的便捷性,并选取机动车车道数作为评价指标,参照规对路网规模进行总体定量评价。

➢道路管控方式评价。

结合道路等级、功能定位与服务水平评价,以道路横断面形式、沿线交叉口数量及控制方式、地块出入口数量及位置为主要指标,评价各主要道路的管控方式是否符合其功能定位并满足目标年的交通需求。

➢路网中重要节点评价。

综合以上评价结论,发掘路网中可能引起拥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节点并分析原因。

1.1.2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评价城市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其中快速路是承担高车速、长行程机动车交通的重要道路。

主干路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是介于城市主干路与支路间的车流、人流主要交通集散道路,广泛联系城市各区。

支路是次干路与城市各功能用地部道路的连接线,满足对各地块的到达功能。

在大兴村片区路网系统中,选取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进行研究,非城市道路而仅服务于地块部出行的道路则不在评价围。

研究选取的各主要道路的等级及功能定位如0:表1-1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结合各主要道路的服务对象,针对其等级、功能定位给出如下评估结论:➢元和路、招商西路、烟雨路、一纵路和支一路的道路等级、功能定位基本适应其服务对象及未来交通需求。

➢一纵路承担了大兴村片区的南部集散交通,应做好一纵路沿线各出入口和节点的交通组织设计,使之在服务沿线各地块到达性的同时保障通过性交通运行顺畅。

➢支一路作为大兴村片区的南北向重要支路,穿越整个大兴村片区,承担整个片区的南北向交通出行,其道路的通过与到达功能间需寻求良好平衡。

要充分保障支一路既能有效服务于整个片区的交通集散,也能适当分担元和路上过境交通的压力。

1.1.3路网规模评价保证城市路网具有足够且合理的规模是满足城市总体交通需求的基础,大兴村片区作为常熟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的路网相当于城市路网的一个样本,片区各地块的交通出行线路是否方便,路网规模是否足够、合理是满足片区的集散交通以及通过性交通需求的基本条件。

在对片区各地块交通出行线路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常熟市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实际情况,参照相关规,选取片区各等级道路路段机动车车道数设置是否合理作为大兴村片区路网规模的评价指标。

1.1.3.1 各功能地块出行线路评价大兴村片区由住宅区、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超市菜市场和商业组成。

在项目建成后,各功能地块均会产生大量的出行需求,故各地块的出行需求能否通过片区路网系统迅速、便捷地实现片区部出行或进入片区外城市路网来实现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是片区路网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考察依据。

据现有规划路网解读可知:1)大兴村片区北部的幼儿园交通出行可由元和路实现片区部出行并可方便地进入片区外城市路网来完成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

2)片区东部居住区的交通区外出行可通过元和路、烟雨路、支一路、招商西路、一纵路等道路迅速实现。

3)片区南部的托儿所的交通出行可通过一纵路进入片区部其它地块,也可由此进入元和路和其它片区外道路实现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

4)片区西北部的小学地块可通过招商西路、一纵路、支一路等道路实现片区部出行,并可迅速进入元和路及片区外其它城市道路完成对城市其它片区的出行。

5)片区西部的超市菜场、商业地块的交通出行可通过招商西路、支一路道路来完成针对片区各地块及城市其他分区的出行。

片区路网交通组织如0所示:图1-1大兴村片区路网及各功能地块图综合以上针对各功能地块出行线路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兴村片区各功能地块的交通出行均能通过地块周边道路迅速接入其它道路以完成片区部出行及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大兴村片区规划路网系统连接完善。

1.1.3.2 道路机动车道数设置评价片区路网不仅需具有对片区各功能地块及片区外道路系统的完善连接,且路网具有足够的规模也是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重要基础。

本次研究结合常熟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大兴村片区功能定位、相关道路等级及功能定位等情况,选取道路机动车道数作为片区路网规模的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如0。

表1-2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车道数与规值对比表通过将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机动车车道数与相关规建议值比较可以看出,片区路网规模适当,总体规模满足开发需求。

1.1.4 道路管控方式评价道路管控方式包含道路横断面设置、沿线其它道路、地块出入口的接入方式等。

结合道路的等级与功能定位,采用合理的管控方式将充分保障道路相应功能的发挥,管控方式不合理将无法满足道路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大兴村片区道路管控方式评价主要包括道路横断面形式评价、道路沿线交叉口、出入口设置评价。

1.1.4.1 道路横断面形式评价道路横断面形式直接决定了路段通行能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管控方式,对交通流运行以及道路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片区各主要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见0:表1-3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的横断面形式结合各道路断面形式及机非分隔设置情况,研究做出如下分析:➢片区主干道道路均实现了机非分隔,有效的减少了非机动车对于主线机动车流的干扰,同时提升了安全水平。

➢招商西路作为城市主干道,断面为双向四机动车道,但其未设置双向机动车分隔栏,降低了路段安全性,增加了车辆随意掉头的隐患。

➢烟雨路、一纵路和支一路作为片区各地块的主要出行道路,无机非分隔设施,需要明确地面标志标线,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

➢支一路作为大兴村片区重要的南北向交通集散道路,机动车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的出行需求均会很高,无机非分隔的控制方式可能造成非机动车对于机动车交通的严重干扰。

1.1.4.2 道路沿线交叉口、出入口设置评价道路沿线交叉口、出入口的数量及控制、接入管理都会对道路主线交通流产生重要影响。

如不进行合理的设置与管控,必将严重影响相应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道路服务水平下降并增加安全隐患。

片区各主要道路沿线交叉口数量与地块出入口数量如0所示:表1-4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沿线交叉口、出入口数量表注:沿线交叉口数量未计入研究围边界的交叉口。

大兴村片区各道路沿线地块(库)的出入口位置以及与各交叉口之间的距离分布如0和图1-3所示。

图1-2大兴村片区地块(库)出入口分布图根据以上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沿线交叉口、地块(库)出入口以及与各交叉口距离分布的设置情况,参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中“基地出入口距离主干道交叉口按不小于80米控制,次干道按照不小于50米控制,支路按照不小于30m控制”。

研究给出如下评价结论:➢元和路沿线有一个属于大兴村片区北部幼儿园的地块出入口,此处接入位于临近交叉口功能区围,高峰时段地块的车流量容易引起交叉口进口道拥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