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钢1080m3高炉开炉方案编制:炼铁厂生产技术科会审:审核:批准:炼铁厂0 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1080m3高炉开炉方案1. 开炉要求为保证高炉开炉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达产,开炉前要特别注意对各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功能检查、验收和试车(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做到一丝不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把故障和隐患消灭在送风之前,为安全、顺利开炉创造条件。
1.1 安全第一,消灭任何重大人身、设备事故。
1.2 保护好高炉设备,为高炉一代寿命打下基础。
1.3 控制好开炉工艺参数,确保顺利开炉。
1.4 顺利出铁排渣,为高炉成功达产打下基础。
2. 开炉条件2.1 开炉外部条件:2.1.1 高炉开炉方案及装料方案已获批准。
2.1.2 原燃料准备到位,质量符合要求,数量充足。
2.1.3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已定,必须保证10 个罐在线运行,有二部机车随时在炉前配罐用;火车兑罐试验已完成,铁运线通畅。
2.1.4 高炉二台鼓风机都调试、消缺完毕,无故障运行达72 小时,具备正常送风条件。
2.1.5 水渣、干渣、除尘灰等汽车外运计划已定。
2.1.6 各种介质包括水、电、氮气、蒸汽、压缩空气、氧气等可稳定、足量供应。
2.2 开炉内部必备条件:2.2.1 各岗位人员已配齐,并经过岗位规程学习,能满足高炉生产的要求,并能应对一些复杂情况,避免和消除生产事故、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2.2.2 所有的设备单机和联动试车合格,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电器运行正常,控制功能满足生产要求。
2.2.3 打压试漏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彻底解决,达到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
2.2.4 开炉所需备品备件、消耗材料以及生产工具等已备齐。
2.2.5 高炉各系统通讯通畅。
2.2.6 安全、消防措施到位。
2.2.7 热风炉处于生产状态,具备随时送风条件,冷风放风阀、倒流休风阀、混风切断阀、混风调节阀开关灵活可靠。
2.2.8 炉前渣铁沟已经浇注且烘烤完毕,已做通水落点试验,铁水可准确进罐。
2.2.9 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摆动溜嘴等设备工作正常。
2.2.10 高炉冷却系统、水渣系统具备正常生产条件,干渣坑可以正常使用。
2.2.11 各种工艺计量已校验完毕,重要参数(风量、风压、顶压、压差、顶温、风温)趋势线已做好。
2.2.12 开炉设备保驾单位已到位,联络体制已经形成。
2.3 开炉必备的炉顶、炉前系统主要备品备件及工器具(见附件一)。
3. 开炉前准备工作(确认表见附件二)3.1 点火前24 小时高炉通知生产调度室,通知各单位做好送风准备。
3.2开炉前需要装PU管的风口全部装好。
(责任人:看水组长)3.3 送风前8 小时,通知启动风机,风机互保系统阀门灵活,程序可靠。
(责任人:值班调度主任)3.4热风炉拱顶温度保证在1200C以上。
(责任人:煤气组长)3.5 送风前4小时完成下列工作:3.5.1 检查热风系统,煤气系统各部位的人孔是否封好,各部位阀门是否处于长期休风状态。
(责任人:煤气组长)3.5.2 确认放风阀处于全开状态, 通知风机房送风到放风阀, 风压50KPa。
(责任人:工长)3.5.3 看水系统对软水水量按开炉计划控制,(开炉初期水量为正常水量的3/4 ),将风口水压提至正常生产要求,软水系统、净循环水系统供水正常。
(责任人:看水组长)3.5.4 炉前检查送风装置是否装正、装严、装好,确保不漏风。
(责任人:炉前技师)3.5.5 上料系统检查上料、装料设备及溜槽工作正常。
(责任人:上料组长)3.6 送风前2小时完成下列工作:3.6.1 封好炉顶人孔。
(责任人:副工长)3.6.2 炉顶及重力除尘通蒸汽,蒸汽包压力大于0.5MPa。
(责任人:工长)3.6.3煤气系统通N2,确保正压,驱赶空气。
(责任人:煤气组长)3.6.4气密箱通N2,压力正常。
齿轮箱停水,点火后通水。
(责任人:看水组长)3.6.5 开铁口所用氧气管道到炉台(瓶氧到位)、压缩空气已送至炉前,压力大于0.4MPa。
(责任人:设备主管)366炉前做好一切出铁准备工作。
(责任人:炉前技师)3.7检查落实各阀门应处的状态3.7.1高炉放风阀全开。
(责任人:工长)3.7.2高炉炉顶放散阀全开。
(责任人:工长)3.7.3煤气遮断阀关。
(责任人:煤气组长)3.7.4炉顶均压放散阀开,均压阀关。
(责任人:上料组长)3.7.5炉顶上、下密封阀关,盲板抽掉。
(责任人:上料组长)3.7.6热风炉各阀门处于休风状态。
(责任人:煤气组长)3.7.7除尘器清灰阀关。
(责任人:煤气组长)3.7.8调压阀组全开。
(责任人:工长)4. 装料及点火送风操作4.1装料:卸下2个风口套来装枕木(选择适合的位置,尽量选择相对的两个风口),枕木必须分层排列,顶层及风口保护枕木必须用马钉钉牢;同时在适合的两个风口区域装风机抽风;随后按装料表上料并实施料面测量,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
4.2点火送风操作的基本原则:4.2.1选取适宜的加风速度,同时应避免因软融带形成初期透气性变差而造成难行。
4.2.2采用多环布料,方案待测料面完后再定,使炉内0/C分布合适,确保装入炉料的升温、还原,形成合适的软融带形状。
4.2.3充分从铁口排煤气,使炉缸内的焦炭充分加热,储备足够的炉缸热量。
4.2.4准确掌握炉内生成的渣铁量,选择适宜的初次出渣铁时间。
4.3点火送风主要参数确定:4.3.1 风口长度:L=530mm4.3.2 风口面积:风口总面积S=0.2187m (① 115mM8+① 120m M 12)。
4.3.3风口布局如下:4.3.4此次开炉采用风口全开送风,其中1#、2#、9#、10#、11#、12#、19#、20#为①115mm M口,其余12个为内镶①75mmP管的风口,送风面积S送=0.136卅;送风前应再次确认签字。
4.4 点火送风操作程序:4.4.1 高炉装料完毕,料面测量结束后方可点火送风。
借鉴龙钢冷风吹料的方法,为将高炉内装入的原燃料得到缓慢加热使其水份逐渐吹干,同时带出部分原燃料的粉尘。
此次采用全关冷风阀和热风阀,通过开混风阀全送冷风的方式吹料。
冷风温度用风量配合炉顶压力来调节,为防止炉内填充的枕木燃烧,严格将冷风温度控制在80C以下,吹料时间计划12小时。
4.4.2 接到送风命令后,按送风程序送风,全关冷风大闸及冷风调节阀,用最高的风温点火,待各风口全部燃烧好后,开冷风大闸,将风温控制在750 〜850 Co443点火时的送风比一般选择在0.4〜0.5之间,高炉实际炉容约llOOni,送风比取0.50,贝卩点火风量为550m3/min;炉料顺利下降后,逐步加风,风压控制在0.10〜0.11MPa,开炉送风初期要求严格按风压操作。
4.4.4 送风后点燃铁口煤气火,如铁口来渣过早,应设法保持铁口有煤气喷出,以避免炉缸出现过凉;待正常来渣后,拔出铁口导管,用泥炮堵上。
4.4.5 当料线松动后,开始下料,可按规定料制上料,上料时注意透气性变化,矩阵采用多环布料,后续装料制度待开炉装料测定参数后再确定。
4.5 点火24 小时内的参数调整:4.5.1 风量:具体的加风速度视炉况实际进程而定,初期加风要谨慎,以保证下料顺畅为原贝,送风后6〜9小时是软熔带形成时期,这段时期采取守风量、慢加风甚至减风的方法进行过渡,待风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顺行良好,可适当加风(加风原贝:风口均匀活跃,炉况稳定顺行,以每次不超过100m3/min ,每班不超过两次,料速控制在3〜5 批/ 小时)。
4.5.2 风温:在负荷料下达后,可考虑加风温,一次调节量不大于20C,但在第一次出铁前,原贝上不大于850C。
4.5.3 负荷:送风后如下料正常并已引煤气,在送风8 小时后可考虑第一次加负荷,软融带形成期顺利渡过后至出铁前,可考虑再加 1 次负荷,出铁正常后,可加快加负荷速度(每10 批料上调0.1 ),尽快达到负荷 2.5 的目标。
4.5.4 出铁:开铁口按铁口角度10°进行,送风18〜24 小时后出第一次铁(初次出铁时间应根据下料批数计算)。
4.6 点火24 小时后的参数调整:4.6.1 炉温:点火后如出铁正常,贝后续操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充足的铁水温度(大于1480C)的条件下尽快降低生铁含硅,送风36小时后目标硅2.0%,为利于炉缸、炉底长寿,[Si] 宜缓慢下降,争取送风后48 小时将[Si] 降至 1.50%以下,随后视情况将硅降至 1.0%左右,通过生产检验,设备磨合,故障处理,生产逐步走上正轨,生铁[Si]由1.0%±宀0.8%±宀0.5 ±%根据炉况承受情况,[Si]控制在0.5〜0.7%范围;主要手段是负荷和风量的调整。
4.6.2 风温:在炉况接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风温使用水平以保证渣铁物理热。
4.6.3 开风口:第一炉铁前不捅风口,根据出渣、出铁情况,风量接受状况确定开风口速度,原则上每隔两、三炉铁捅开一个风口,沿出铁铁口方向依次对开,实际可根据铁口出铁情况来定;每开一个风口风量应该增加100m3/min,保持风速不低于200m/s。
开风口原则:1 )高炉下料顺畅,风量、风压平稳;2)渣铁热储备充足,出渣、出铁顺利;3)维持较高风速,防止中心堆积。
4.6.4 顶压:提高顶压时,必须是设备运转正常,炉况稳定顺行,渣铁流动性良好;按风量确定压差,按压差调整顶压。
4.6.5 批重:开炉期间, 焦批7 吨左右,随着进风面积扩大, 风量增多, 逐步扩大矿批重,加重负荷。
4.6.6渣碱:随着生铁[Si]降低,渣碱R2应由0.95-1.05 ±0.5 , R控制在1.25〜1.35之间,渣中MgO空制在8〜12%>间。
4.6.7 其它:根据设备运行状况,炉况恢复进程,降[Si] 速度等逐步调剂风温、风压,尽快使用喷煤和富氧,喷煤后负荷加重幅度可大一些。
4.7 注意事项:4.7.1 操作方针以稳定顺行为主, 加风严格按计划进行, 严格控制鼓风动能和压差,必须保证风速在200m/s左右,开风口速度不宜过快,要与风量、鼓风动能和设备运行状况相匹配。
4.7.2 出现停风等事故时,应考虑堵3—5个风口,待风加回原水平再逐步捅开风口。
4.7.3 加风提冶强应注意:1 )渣铁排放量与处理渣铁的能力。
2)上料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3)原燃料的供应量与质量能否满足要求。
4)所有相关的设备运行是否稳定。
4.8 引煤气:4.8.1 高炉送风2 小时,风量稳定后,主控室通知化验室取煤气化验,以后每 1 小时取样一次。
4.8.2 由上升管煤气取压孔取混合煤气分析氢、氧含量,并把结果及时汇报主控室。
483 当H2v 4.0%, O2< 1.0%,顶压〉5KPa 顶温150〜250C 之间,且炉况顺行、装料设备运行正常、热风压力〉0.12MPa煤气经爆发试验合格时,请示煤气技师和安全负责人同意后进行引煤气操作;引煤气后如条件具备,可改高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