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人:祁正权 审核人:姚东盐 2011年 10月 *日
2.3.2对数函数 第 2 课时
【教师活动】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问题. 2.运用对数函数的图形和性质.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难点:对数函数图象的变换. 【教学设想】(【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活动】(【教学流程】) 1.问题情境 2.师生互动 3.建构数学概念 4.举例应用
5.课堂练习
6.小结作业 【教学反思】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2、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法点拨】
通过提问→汇总→练习→提炼的形式来发掘学生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
1.对数函数)1,0(log ≠=a a x y a 的图象和性质
2.将函数x y 2log =的图象向 平移2个单位,就得到
)2(log 2-=x y 的图象。
3.函数)1,0(log 2≠+=a a x y a 的图象一定经过定点 4.5log ,6log ,5.0log 653的大小顺序为 【课堂探究】 一.问题情景设置 如何解决与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有关的问题? 二、学生活动 1.画出3log (2)y x =+、3log 2y x =+等函数的图象,
3log y x =的图象进行对比,总结出图像变换的一般规律2.探求函数图象对称变换的规律.
三、建构数学 1.函数log ()a y x b c =++(0,1a a >≠)的图象是由函图象 得到; 2.函数|log |a y x =的图象与函数log a y x =是 ; 3.函数log ||a y x =的图象与函数log a y x =是 .
四、数学应用 例1 如图所示曲线是对数函数y =log a x 的图像,已知a 1.5,e ,则相应于C 1,C 2,C 3,C 4的a 的值依次为 例2 分别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与函数y =log 3x 的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y =log 3(x -2);(2)y =log 3(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