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 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 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材料二:(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 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 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 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 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 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
全民动员大炼钢铁,超英赶美 1957年,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也提 出中国用15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但 1958年先改为7年,后改为3年赶上英国。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 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1.“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什么? 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2.“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变现在哪些方面? 见书本49页到50页 3.“文化大革命”除了对经济破坏,还有哪 些方面的破坏? 民主、政治和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科学文教事业及其文化遗产遭受灭 顶之灾等 4.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列举日本在这一时期能够 迅速发展的原因?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拉大;国际与国内
简要回顾中共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 及内容
• • • • • • • • 一大 二大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洛川会议 七大 七届二中全会 ……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 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 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 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 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 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由于 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 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 过渡的情况,刮起了 “共产风”。
中国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趋势图
左倾和右倾
•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 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 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 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 • 右倾是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 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 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 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 执行,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
5.结合所学知识,“文革”留给我们的启 示有哪些?
• ①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 盾; •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③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 • ④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动手画一画
Hale Waihona Puke 本课小结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工 农 业 生 产 总 值
年代
52年 57年 60年 66年 71年
第二阶段:探索成功与失误(1956-1966年)
连连看
中共八大 1956 “大跃进” 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八字方针 1960年
正确
失误
(一)中共八大 1956
(2007· 江苏历史26)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 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 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 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 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 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 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 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怎 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1978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
1949年
1956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1
过渡时期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点
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 了解中共八大的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后 果; 知道“八字”方针及其作用; 了解“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 重破坏。
合作化的 道路形式
公私合营
私有制
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特点: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思考: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情: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面临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增强 国防力量 苏联建设经验影响
高考真题
• (2009· 福建文综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 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 •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
• (2011· 海南单科· 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 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 出当时中国( )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年代 增长 率(%) 1953 30.2 1954 16.2 1955 5.6 1956 28.2 1957 11.4 1958 66
• • •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
高考真题
• (2011· 广东文综· 18)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
• • • • 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
(2009· 广东历史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 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 是( )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1949年--1952年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如何实施的?特点是什么?
“一化三改造”
实施:
①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超额完成 指标 农业:
②同时开始 三大改造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填一填
国民革命失败一方面是由于国民党背叛革 右倾机 __ 会主义 命,另一方面是因为共产党犯了_ 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因为犯了 ”左“倾教条主义 _ 错误。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 分布图
1、错误: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公 有化的规模;实质: “左”倾错误 2、后果: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 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措施: 4、认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5年,国 民经济得到回复和发展。
经济建设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遵循客观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 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是河南建国人民公社的8名劳动力5个小时的劳动成 果,仅1.042亩小麦。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
空山吃坐
鼓 足 干 劲 加 油 干
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
以上图片犯了什么严重错误?实质又是什么? 造成怎样的后 果?为此中共中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对此你有 何认识?
高考复习 必修二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
专题特征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应该把握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条主线, 探索体现在以下方面:从新民主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社会主义的曲折历 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文革十年动乱
专题结构分析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中曲折发 展的十年 1966 19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