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
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8
• (二)设立的程序 • 提出书面申请,提交有关资料——主管部
门(银监局)审查许可——核发营业许可 与营业执照——公告。
• 取得营业执照六个月无正当理由未开业或
自行停业六个月,吊销执照。
9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与提供的服务
• 1、现代全能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托职能
信用职能
保险职能
43
• 管理念的变迁三个阶段—— • 以银行为中心(20世纪50年代末前) • 以产品为中心(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
期)
• 3.以客户为中心(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
今)
44
六、商业银行主要业务
• 负债业务:资金来源 • 资产业务:资金运用 • 中间业务:服务收费
45
七、银行未来发展特点与趋势
35
• *票据贴现所:充当银行业与英格兰银行的
中介机构。
• *其它:储蓄银行、建筑协会、金融所 • (2)监管:“非正式但严格”的管理。英
国的银行业高度集中,央行的“道义劝说” 颇具成效。
36
• 3、德国的银行(高度集中、全能式) • (1)全能式的商业银行:创立于19世纪70
年代的德意志银行(拥有奔驰等几十家企 业的股份)、德累斯顿银行(考夫哈夫等 数十家公司的股份)、德意志商业银行 (对最大百货公司参股)及其子银行。几 家大银行控制了德国银行业总资产和分支 机构的一半。目前有200多家的全能式的商 业银行。
经营灵活、利于监管
• 缺点:不利于取得规模经营、抗风险能力
差、资金调剂能力差。
27
• 4、按业务范围:全能银行制度与职能银行
制度或者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制。
• 其中,全能银行制:德国式、英国式、美
国式(控股银行公司) 。
28
全能银行制
• (1)全能银行制,又称综合银行制,即混
业经营。是一个可以经营全部金融业务的 金融机构。
15
经营原则——安全性、 流动性、盈利性
• (一)安全性:银行的资产、负债、收入、
信誉、生存发展的条件免受损失的可靠性 程度。
• 银行的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市
场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 险)、操作风险(自然风险、犯罪风险)、 流动性风险。
16
• (二)流动性: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
的需要;竞争力较低
30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
• 1929-1933年之前,混业经营 • 1929-1933年期间,危机导致银行倒闭,混
业经营倍受指责(期间美有5000家银行倒 闭)
• 1933年之后,美国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
法》,确定了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英国、 日本也实行了类似的政策。
31
• 2、按商业银行的地域:地方性、区域性、
全国性、国际性(或国际金融中心性)
22
• 3、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总分制、独家
(单一)银行制、控股银行制、连锁银行 制。
23
总分行制
• (1)总分行制:又称分支行制,是在设立
总行的同时设立分支选择银行制度。
• 多数国家实行总分行制。 • (2)按总行的职能分为总行制与总管理处
• 现代商业银行是“金融百货公司”。 • 西方的说法——“如果你病了,请你去看
医生;如果你遇到法律纠纷,请你去找律 师;如果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困难,你就尽 管去找银行家。”
14
三、经营目标与原则
• 经营目标:银行价值最大化——股东
权益最大化
• 股东对银行收益具有剩余要求权,这就要
求股东对银行的权利、义务、风险、收益 都大于银行的债权人、经营者和其他员工。 因此,在确定银行管理的目标时,应从股 东的利益出发,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
• (2)申请人有良好的信誉、丰富的知识与
经验
• (3)合规的营业场所与设施
7
• 我国: • (1)有符合《商业银行法》与《公司法》
规定的章程
• (2)最低资本额:全国性银行10亿元、城
市商业银行1亿元、农村商业银行5000万元
• (3)有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的董事长、
总经理、和其他高管人员。
• (4)健全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
34
• 2、英国的银行(高度集中、全能式) • (1)种类: • *商业银行:构成全英最主要的支付系统
(支票账户与其他支付手段),并提供商 业银行服务(短期工商贷款)。该类银行 高度集中,分支机构遍布全国。
• *商人银行(投资银行):定期贷款、长期
信贷、经营外汇、贵金属、投资管理、证 券承销。目前有40余家。
• 1.银行规模集中化(兼并、合并) • 2.业务经营多元化、综合化、全球化、资
产证券化
• 3.经营管理电子化、智能化 • 4.政府管制松化、风险管理强化 • 5.免费服务减少,服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 6.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化
46
谢谢您的关注!
制。前者总部只是机关,没有业务经营, 但在所在地另外设立营业的分行或营业部, 如交通银行;后者的总行除了管理的职能 外,还直接办理业务。
24
• (3)优缺点分析 • 优点:实现规模效益、资金有效合理使用、
分散风险、降低成本、信息沟通。
• 缺点:易生垄断、难于内部控制、与地方
的关系不密切。
25
单一银行制度
41
• 5、中国的商业银行(集中、职能式) • (1)类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
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信用社、村镇银 行)
• (2)监管:人民银行、银监会
42
五、商业银行经管特点与 管理念的变迁
• 经营特点——“三高” • 高负债性 • 高风险性 • 外部监管的高度严格性
37
• 其它存款机构:储蓄银行、合作银行、抵
押银行、建筑与贷款协会
• (2)监管:德国的中央银行——德意志联
邦银行、存款保险计划——联邦银行监督 局(对居民存款提供几乎全额的保险)。
38
• 4、日本的银行(集中、职能式) • (1)都市银行与地区银行。与中央银行相
对,日本的商业银行被称为普通银行,又 分为都市银行与地区银行。前者对大型工 商企业提供贷款,后者以中小企业及个人 为客户。
• 什么是银行(Bank)?
(1)货币兑换商办理业务所使用的长桌长凳子。 ——意大利语Banca或Banco
(2)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 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中国《商业银行法》
4
(3)向个人与企业提供活期存款、贷款业务, 提供多种服务并受联邦政府保险机构保险 的“金融百货公司”。 ——美国的定义
局注册的国民银行与在州政府注册的州银行。 国民银行占全美银行总数的三分之一,资产占 60%,分支机构占总分机机构的53%;
33
• (2)美国银行的监管 • 监管机构:美联储、联邦保险公司、货币
审计署、州政府
• 监管内容:审批与许可、存款保险、监督
与检查、设立分行、合并与收购、审批新 产品、消费者保护、法定准备金、贴现借 款。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高顺芝
1
商业银行概述
2
主要内容
•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 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与原则 • 四、商业银行制度与类型 • 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变迁 • 六、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 七、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
3一、商业银行的产生Fra bibliotek发展行是现代银行建立的标志。 现代银行建立的两个途径:高利贷银行
转换、股份制形式组建或创立。
• 4.商业银行的发展:由传统的职能式商业银
行转向综合性的全能式商业银行。
6
• (二)现代商业银行的设立 • 1、基本条件:各国不同 • (1)最低资本金:日本10亿日元(长期信
用银行100亿日元)、新加坡300万新元 (设在新加坡以外的600万)、美国10万美 元、英国500万英镑(经营多种业务)
• (四)三性原则的关系——安全性是前提,
流动性是条件、效益性是目的
• 安全性与流动性是统一的,与效益性是矛
盾的。
20
分析与思考
• 一个银行的经理说,他从事信贷工作二十
年,从来没有发生贷款损失。你如何认为?
21
四、商业银行制度类型
• (一)类型 • 1、按业务对象:批发银行、零售银行、批
发银与零售兼营银行
投资职能
中介职能
现代银行
支付职能
投资银行职能 现金管理职能
储蓄职能
10
• 分业经营的银行的职能: • (1)信用中介职能:银行作为社会的信
用中介,通过负债业务将分散的各种闲置 资金汇集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资金投放 到各需要资金支持的部门。银行集贷者与 借者双重角色于一身。
• (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在提供活
• (1)单一银行制度;又称独家银行制度,
仅设立总行,不设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 美国典型,但目前约1/3的州允许商业银行
在州范围内设分支机构,1/3州允许在商业 银行总部所在地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其余 1/3州不允许或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手续。
26
• (2)优缺点 • 优点:利于竞争防止垄断、服务地方经济、
现、保管贵重物品、信用支持政府活动、 提供支票账户、提供信托服务。
• 新发展的业务:消费信贷、金融咨询、现
金管理、融资租赁、风险资本贷款、保险、 退休基金、证券投资中介、互助基金与年 金、投资银行业务。
13
• 什么是商业银行? • 商业银行是以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