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篇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ppt课件

第六篇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ppt课件

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
因免疫识别功能紊乱,产生红细胞自身抗体,自 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破坏加速所引起 的溶血性贫血。
临床分型
温抗体型AIHA
冷抗体型AIHA
温抗体型AIHA
由于引起红细胞破坏的自身抗体在37℃温度下对红细胞 膜抗原的亲和力最强而得名,这种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型, 其次为非凝集性IgM,偶有IgA型
2.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1.免疫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①新生儿溶血症;②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2.物理和机械损伤: (1)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人工心脏瓣膜 (2)物理损伤:大面积烧伤、放射损害 3.化学药物和生物因素: (1)磺胺类、苯类、砷和铅等 (2)疟疾、溶血性链球菌、支原体肺炎、蛇毒和毒蕈中毒
生成试验:G6PD缺乏症 (6)红细胞特殊形态:靶形红细胞、盔形细胞、破碎细胞 (7)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球形细胞↑
减低:海洋性贫血
镰状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
脾脏,窦状隙被球形 红细胞塞满了
血管外溶血的机理及相关检查:
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症、温抗体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在脾脏被 破坏,由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后释放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再分解为珠蛋白及 血红素。血红素参与机体代谢。
③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红系比例升高,以中 幼和晚幼红细胞为主,粒红比例可倒置。
④红细胞形态异常:多染性、部分红细胞 含有核碎片,如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 红细胞碎片。
Howell-Jolly小体
cabot环
红细胞碎片
2.进一步确定溶血的病因 (1)Coombs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2)Ham试验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3)血红蛋白电泳和碱变性试验:海洋性贫血 (4)异丙醇试验: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
正常红细胞代谢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循环血液
血红蛋白
红细胞
间接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门静脉
尿胆原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红蛋白
循环血液 红细胞
间接胆红素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门静脉 尿胆原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临床表现
(1)急性溶血性贫血: ①头痛、呕吐、高热 ②腰背四肢酸痛,腹痛 ③酱油色小便 ④面色苍白与黄疸 ⑤严重者有周围循环衰竭、少尿、无尿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 发病较缓慢,可先有头昏、软弱,渐出现贫血,可呈反复发 作 2. 贫血:为主要表现,一般为慢性轻至中度贫血,而稳定期可 无贫血 3. 黄疸:肝脾可呈轻至中度肿大 4. 继发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易忽视本病 5. 急性发病者,多见于儿童,偶见成人,呈急性溶血的表现 6. 特殊类型:AIHA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Evans综合征
温抗体型是AIHA中最常见的类型,可见于任何年龄,以 中青年女性多见
病因
原发性:病因不明,约占45%。
继发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SLE、感染、肿瘤、药物等
药物与血浆蛋白形成免疫复合物,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吸附于 红细胞表面,激活补体,引起红细胞破坏。 常见药物:青霉素、利福平、头孢菌素、甲基多巴等。
(2)慢性:
慢性溶血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三大特 征。
①贫血
②黄疸
③肝脾肿大
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石症及肝功 能损伤。
实验室检查
1.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寿命缩短:51Cr标记红细胞 (2)红细胞破坏增多:
①RBC↓、Hb↓,且无出血 ②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③尿胆原排泄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④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
溶血性疾病:发生溶血,骨髓能够代偿(.遗传性:
(1)遗传性红细胞膜的缺陷: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棘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
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锚连蛋白异常。如阵发 性
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遗传性红细胞酶的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⑤血管内溶血的检查:
•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大量溶血时可检测血 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尿的出现提示有严重 的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尿应与肌红蛋白尿鉴别
•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阳性多见于慢性血管内 溶血,如PNH
(3)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①网织红细胞增多,绝对值升高
②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减少,其程度不一;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涂片:可
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及体积较大的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 3. 血 清 胆 红 素 : 一 般 在 42.75 ~ 85.50μmol/L ( 2.5mg% ~
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1. 血清胆红素升高,以游离胆红素升高 为主。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15%。
2. 尿胆原增多,呈强阳性。尿胆红素阴 性。
3. 24小时粪胆原、尿胆原排泄增加。
HA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病史 2.症状和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HA的治疗
1.去除病因和诱因 2.糖皮质激素:AIHA 3.免疫抑制剂:AIHA 4.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5.成份输血:AIHA及PNH,输注同型血洗涤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溶贫的诊断步骤,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溶血的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
2. 掌握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贫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熟 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特点
讲授主要内容
HA的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指由于红细胞寿 命缩短、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 胞的耗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