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适应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新生适应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自我评价失调导致不良心理
自 卑
⊙孤僻心理
“我才不与哪些地位比我低的人说话。”
“我讨厌别人来打扰我,我宁愿一个待
在一个清净的地方。”
“要是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一个人
就好了。”


焦 虑
“困难”、“逆 境”
驴子的故事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 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 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 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 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 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 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 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 了,以免除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 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小故事
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 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 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 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 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 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 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 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 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 富的奶酪;
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 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 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 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 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 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 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面对变化,一定要沉着冷静,绝不能去抱 怨,甚至是牢骚满腹,这会使自己变得更 加浮躁;更不能一直在原地等待,要不断 去寻找新的“奶酪”。
缺乏人生目标的空虚与烦躁
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目标一 直很明确,那就是考上大学。为了实现 这个目标,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现在来到技校了,目标没那么明确一下 子松懈了,开始痛快地玩了,开始沉迷 于电子游戏、网吧、小说之中,不愿学 习、上课听不进去,“没劲”,“无聊” 成为口头禅,感到空虚无聊变得无所适 从,一学期结束后,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紧张甚至焦虑又随之而来。
第一课 心理健康 之新生心理适应
适应环境 无惧变化
小实验
心理学家将一只小猫放进一间背景全是竖线条的 生活空间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一段时间 ,然后又将它们放进一间全是横线条的生活空间 里,结果这只小猫东倒西歪,站不稳了。
中职新生常见心理问题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放弃自己 自我评价失调——怀疑自己 缺乏目标和动力——迷失自己
候选人A:富兰克林·D·罗斯福 候选人B:温斯顿·邱吉尔 候选人C:阿道夫·希特勒
看人:不要简单化,公式化 交友不要苛求对方十全十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会宽容
俗话:吃小亏+吃小亏=沾大便宜
沾小便宜+沾小便宜=吃大亏
如果心里有太多的愤恨不平和报复的念 头,结果往往是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到 头来还是伤了自己。
人际关系不良带来的孤独与压抑
在全新的环境,面对着新的面孔,在多种 情况下,虽然彼此都有新鲜感,渴望交流 沟通,相互理解,但因为彼此还不熟,互 相存有戒备心理,过头的话不敢说,过分 的玩笑不敢开,都在试探对方的性格,一 部分同学加上人际交往缺乏经验与技巧或 性格内向,造成与他人难以沟通,心里感 到孤独,怀念起、过去的同学、朋友、老 师。频频地给老同学打电话,上网聊天, 陷入网吧不能自拔。
尊重他人,你会收获两种 果实:一是得到对方的回 报;二是能够改变他人。
直言直语也伤人
太喜欢直言直语的人,往往只 看到现象或问题,只考虑到自 己“不吐不快”,而没有充分 考虑别人的立场、观念、性格 和感受。
一天,在公司的集会中,某先 生看到一个女同事穿了一件紧 身的新装,与她的胖身 材很不 相称,就说:“说实话,你的 这件衣服虽然很漂亮,但穿在 你身上就像给桶包上了艳丽的 布,因为你太胖了。”女同事 生气地走开了,从此再也没有 理过他。
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 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不需 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 断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 仇恨自然没有西,它会在那里 给你加倍的回报。
尊重他人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尊重, 甚至崇拜,即使身份再卑 微的人也是如此。
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而发展,改 变随时有可能降临,只有事先有充分的思 想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可以以一 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 才会保持从容的生活状态,立于不败之地 。
人都是要长大的,长大意味 着什么?意味着你将要面对 更多的变化,意味着你要不 断地去适应新的环境。
二、人际适应
中职新生常见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障碍——封闭自己 学习不适应—— 逃避自己 生活不适应——放任自己
新生要完成的几个适应
环境的适应 人际的适应 心理的适应 学习的适应
一、环境适应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美)斯宾塞·约翰逊
世界畅销书:两年来它在 欧美创下了近2000万册的销售 业绩;IBM、可口可乐、惠普、 通用汽车、时代华纳、花旗银 行、雀巢集团、百威啤酒等全 球500强公司均用此书培训员 工。韦尔奇称此书:“你简直 无法想像它是怎样用一个简单 的理念改变人们的思想的!”
给大家做个测试:
假设我们要从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 世界,你会选哪一位呢?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 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 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经吸食鸦片;每晚 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斤)的白兰地
候选人C: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 习惯;从不吸烟,只是偶尔来点啤酒
三、心理适应
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差带来的自轻自弃:
一部分同学认为,高职学校教育是一种低 层次、低水平的“二流教育”,而不是正 规的高等教育,在社会上没什么地位,常 把自己与本科生相比,总感到低人一等, 使心理常处于一种失落与压抑状态,产生 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敢在本科生面前承认 自己是高职学生,逃避现实,自轻自弃, 对学校、对自己没信心,以得过且过的心 态混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