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21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经 常账户收支的平衡就是国际收 支的平衡。其内、外部均衡图 i 见图3-4。此时BP曲线为一垂直 直线。因为国际收支的平衡与 利率没有关系。若本币贬值, i0 则BP曲线向右平移。 可见,浮动汇率制下,资 本完全不流动时,扩张性货币 政策最终将引起本国收入上升、 利率下降和本币贬值。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 本完全不流动时,货币政策较 为有效。 22
20
BP(e0) E’ N E IS(e0) Y0 Y’ Y2
BP’(e1) LM
IS’’(e1) IS’(e0) Y
图3-3(c)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总之,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 策一般会提高收入与利率,但对汇率的影响则依BP曲线的 斜率不同或资本流动性的不同应具体分析。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较为 有效。
23
BP(e0)
BP’(e0) LM LM’ E’ A
E
IS’(e0) IS(e0) Y0 Y’ Y1
Y
图3-5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财政政策分析
如图3-6所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 i IS曲线右移至IS,其与LM曲线的交点 N点,使得收入和利率均上升,导致国 际收支出现赤字,引起本币贬值。本 币贬值后,BP曲线和IS曲线均向右平 i2 移,最后直至曲线IS、LM和BP交于 E点,重新实现内、外部均衡。 i0 可见,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 不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最终将引 起本国收入上升、利率上升和本币贬 值。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 不流动时,财政政策较为有效。
15
E
E’
N IS’(e1) IS(e0) Y Y0 Y’ Y1
图3-2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可见,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扩
张性货币政策最终将引起本国收入上升和本币贬 值;对利率的影响则难以确定,取决于各条曲线 的相对弹性。 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货 币政策比较有效。
16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 财政政策分析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和利率同时提高, 这将使经常账户恶化,同时改善资本与金融帐户, 对国际收支的总体影响如何,则取决于这两种效 应的比较。我们可以按照LM曲线与BP曲线斜率 的相对大小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货币论
一国名义货币供给为: MS=M·(D+R) 式中,D为国内提供的货币供应基数,R为来自国外 的货币供应基数,M为货币乘数。近似地,可将M省 略,得: MS = D + R 因为从长期看,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故: MD = D + R 即: R = MD - D (2-25)
5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0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浮动汇率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最初的研究背景是针对浮动汇 率制。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会引起 汇率的自动调整。假定本币贬值能改善经常帐户收 支,提高国民收入,亦即假定马歇尔-勒纳条件成 立且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不考虑劳尔森-梅茨勒效 应)。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货币论
(2-25)式便为国际收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 结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是 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或不足。一国国际收支顺差, 便是由于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供应不足;逆差, 便是D供应过多,超过了MD。可见,按照货币论, 货币政策对调节国际收支是具有根本意义的。 货币论还研究了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货币论有两个特点或优点:重视了货币因素;重视 了资本项目。但也有五个方面的缺陷。
LM A BP’(e1) E’ BP(e0)
E IS(e0) Y0 Y2 Y’
IS’(e0) IS’’(e1) Y
图3-3(a)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BP曲线斜率等于LM 曲线斜率。如图3-3(b)所 示,此时,扩张性财政政策 使IS曲线右移至IS,其 与LM曲线的交点E 洽位于 BP曲线上,国际收支仍然 保持平衡。最终,收入和利 率均高于期初水平,汇率不 变。
回到目录
6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二节 结构论
主要是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和调 节的问题。
基本思路:从长期看,一国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 因是在于供给方面,即在于结构失调。 政策含义:要想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就必须改善经 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7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4
BP(e0)
BP’(e0)
LM
E’
N E
IS’’(e1)
IS’(e0) IS(e0) Y
Y0
Y2
图3-6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i LM
当资本完全流动 时,BP曲线的弹性趋 于无穷大,此时,资 本与金融账户的平衡 决定了国际收支的平 衡,因此,Bp曲线呈 水平状,汇率变动对 BP曲线没有影响。其 内、外部均衡图见图 3-7
1962至1964年,美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fleming)和孟德 尔(R.Mundell)分别发表了系列文章,运用凯恩斯主义的 IS-LM-BP模型框架,深入研究了由斯旺模型提出的政策性难 题,系统地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研 究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问题,或者说分析了不同 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不 同作用效力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 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放 经济下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被称为开放经济下宏 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
17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BP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斜率。 如图3-3(a)所示,此时,扩张性财 i 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至IS,其与 i’ LM曲线的交点A点位于BP曲线的 上方,导致国际收支出现了顺差, i2 利率上升对国际收支的正效应超过 i0 了收入增加对国际收支的负效应。 国际收支顺差引起本币升值,本币 升值后,BP曲线向左平移至BP, IS曲线向左平移至IS,最后三条曲 线交于E点,重新实现内、外部均 衡。最终,本币升值,国民收入和 利率均高于期初水平。 18
BP(e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M
E IS(e0) Y0 Y
图3-4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货币政策分析
如图3-5所示,扩张性货币 i 政策使LM曲线右移至LM,其 与LS曲线交于A点(在BP曲线 右边),这使收入上升,利率 i0 i1 下降,导致国际收支出现赤字, 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后, BP曲线和IS曲线均向右平移, 最后直至曲线IS、LM和BP 交于E点,重新实现内、外部 均衡。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IF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精品课程网: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目录
第一节 货币论
第二节 结构论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总目录
2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一节 货币论
货币论的理论基础是货币主义。货币论认为,国际 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系由货币供需存 量的失衡引起。 基本思路:国际收支差额由一国国内名义货币供应 量和名义需求量的差额决定,要想调节国际收支, 必须调节货币供应量。 货币分析方法有两个特点: (1)强调综合差额; (2)视线上项目差额为线下项目变动的结果。
25
图3-7
E
i* BP
IS(e0)
Y
Y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图中,纵轴为市场利率水平(i),横轴为国民收入水平
(Y)。IS曲线为商品市场均衡线,在本坐标系中向右下 方倾斜;LM曲线为货币市场均衡线,在本坐标系中向右 上方倾斜;BP曲线为国际收支均衡线,在本坐标系中也 向右上方倾斜,因为在既有均衡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 提高,则进口增加,这会使经常账户恶化,若要保持整 个国际收支的均衡,则必需提高本国市场利率水平,来 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BP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 素,一是边际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越大,BP曲线越 陡峭;二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表征一国资本市 场的自由化程度),此利率弹性越大,BP曲线越平缓。
11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资本不完全 流动时,经常账 户收支和资本与 金融帐户收支都 i0 对国际收支的平 衡产生重大影响。 其内外部均衡图 见图3-1
i LM E BP(e0)
IS(e0) Y0
图3-1
Y
12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3
©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第三章 现代国际收支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