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课题申报:《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研究》课题名称:《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研究》
关键词: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运用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历史
研究类型:历史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价值
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正在全力推进,这要求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将历史教学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更紧密地相结合。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教学资源直接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它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必须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必须充分利用好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

建设与有效运用富有地方特色、适用于本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十分必要,研究领域也十分广阔,大有潜力可挖。

紧密联系本地情况和教学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富有本校特色的历史数字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是我们现在迫切要完成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
(1)通过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帮助我校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历史教学方法和原则,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历史教学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2)通过地方历史文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积累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历史系列教研成果,并让这一成果得以推广应用;
(3)通过地方历史文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挖掘学生学习潜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建设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

组织师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互联网、校外历史活动基地等,为历史教学服务。

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将获取的资料以信息化的形式展现。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有效运用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将搜集到的图片、视听材料等各种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

2、研究如何将历史数字教学资源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

注重开发利用影视、网络等多媒体资源。

教师通过电化教育设施,制作出各种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历史。

3、组织师生广泛开展参观、考察、访问、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本地丰富的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多种平台,对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理论依据:全面运用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同时,着重以现代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学习、探讨和运用杜威、布鲁纳、皮亚杰、罗杰斯等心理学家的理论。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式和交流互动式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组织交往能力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来促进自我发展与集体观念的形成。

五、本课题拟创新点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通过对各种优质的中学历史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建设,将多种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应用到日常历史教学活动中,为本校历史教学工作服务,逐步推进和实施我校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

六、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经常开展集体研讨会,学习探讨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研究专长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各人研究的侧重点,做到责任到人。

积极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充分收集整理各种数据和资料,建立数字电子化的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2、在研究活动中,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调查师生对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观念,调查学生历史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成绩的提高与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2)访谈活动:主要通过访谈历史教师、历史见证人、社会各界名人来寻求在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可以利用的策略;
(3)比较研究:比较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4)查阅文献:通过一定的关于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文献发现研究中的问题,通过历史典籍、地方志等文献的梳理,发现可以作为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素材等;
(5)反思研究:不断总结反思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和走过的弯路。

3、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
1、组织考察,开阔视野。

2、举办讲座,认真学习。

邀请专家到我校进行科研讲座。

3、印发资料,提高素养。

4、摸清情况,做好申报准备。

5、专家指导,申报立项。

(二)实施阶段(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
1、加强学习,开展研讨。

2、组织教师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全面开展新课改实验,分模块编写校本教材、制作课件,在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有特色的年级备课组。

3、分工协作,完成校本教材开发。

4、根据教学进度,进行专题研究,并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有关的调研活动、历史实践学习活动,开展调查研究、文献查阅、访谈活动、系统整理。

做好材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必要的分析、交流、小结。

(三)总结与结题阶段(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
1、整理研究材料。

注重对学校的实践经验进行加工提炼,形成新的观点,写成相关的文章。

2、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经过了部分成员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课题成果推介。

总结经验、效果和不足,编辑本课题的论文
集、课件集、案例集。

组织学生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展览橱窗、电子幻灯片、网页等。

4、申请课题结题。

按电教馆的要求,做好结题材料准备。

课题可行性分析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宁远一中作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已经具备中学历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研究的条件。

学校图书馆拥有上百万册藏书,有较充足的历史典籍、历史教育学书籍、历史教育类杂志和历史练习题等;学校校园网与互联网宽带联通,网点布置教学区,实现了与长沙一中、长郡中学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

本校所在的宁远地处湘南舜帝藏精之所九疑山附近,人文资源丰富,有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遗迹、遗址,如舜帝陵、舜陵庙、西汉舂陵侯故城、紫霞岩、玉琯岩、永福寺等;有众多历史名人,如唐代湖广第一状元李郃、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抗日名将阙汉骞等;有独特而厚重的民风民俗,与本地相关的舜文化、瑶文化正逐渐成为省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本地丰富、优势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没有被充分重视,更没有被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造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白白浪费。

本课题组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题主持人成国雄接受过历史学研究的系统训练,2009年在广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毕业,完成了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了历史学方面的研究论文6篇。

李克成等数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大赛中获奖。

本课题组制作的课件曾获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

在全省三优联评活动中,本课题组成员集体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设计获一等奖。

开展的湖南省“十二五”教育技术课题《永州地方特色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近年来,宁远一中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不少学生勤于钻研,博览群书。

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定期邀请名师专家进行历史学科讲座,举行历史辩论会,举办历史小卡片、小制作展览,亲身到历史纪念地参加实践活动,写出了一些历史读书笔记、调查报告和采访记录。

近三年中,宁远一中不少学生在省、市、县级历史学科类的竞赛中获奖,历史学科高中学业考试平均成绩、合格率在全市名列前茅。

课题组成员参加湖南省“十二五”课题《永州地方特色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扎实开展工作,发表过多篇论文并获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成果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课题于今年6月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

宁远一中高度重视“十二五”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支持老师积极申报立项,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高效率进行。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多学科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课题这次申报如获准立项,课题组成员决心加倍努力,以全部身心投入
历史教学教研工作,取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