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上数学三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第1 课时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乘法,p23页和自主练习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能口算几百数乘一位数。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8 60×8 2×5 2×5030×3 40×4 60×320个十是()个百 12个十是()百()十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23页信息窗1中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出示。
师:看来呀,我们三(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红点一的计算方法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生:算式:400×2=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鼓励自主写出答案,想一想:怎样算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
后,教师小结。
(二)尝试练习,自主完成,交流订正。
P24页自主练习第1题。
(三)探究学习第二个红点1、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312×32、合作计算,后探讨算法3、小结: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4、尝试练习:p25页自主练习第4题。
四、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信息窗1中的其他问题。
2、p24页自主练习的第2、3题。
3、合作订正。
五、质疑反思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2课时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复习1、口算:13×3= 20×4= 50×6= 300×2= 210×4= 160×1=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2、笔算(指名板演)321 212 324 312× 3 × 4 × 2 × 3二、巩固练习1、p25页自主练习第25页第5题自主完成,小组合作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完成自主练习第6、7、8题1、第六题:自主完成后,集体订正2、第7题:独立完成,合作探究订正答案。
3、第8题:四、练习及检测练习册p8页练习题,练习后及时反馈,修正。
信息窗2 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p26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具学具信息窗2情境图课件。
教学步骤一、复习:1.口算:101×8 23×3 232×3 231×2 300×2 70×62、笔算(指名板演):312×3= 2×343 212×4二、新授1.出示信息窗2,理解情景图。
(1)提出问题。
出示情景图:图中呈现的是渔民在海水养殖场的劳作场面。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用蟹笼养螃蟹一笼养8只螃蟹共121笼。
一共养螃蟹多少只?渔民叔叔用7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7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2.探讨计口算方法。
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121×8(2)尝试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1 2 1× 8引导学生比较:复习题中板演的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乘十位数,满几十向百位进几,即向前一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3)尝试练习,班演,及时指导。
242×3 152×43.教学第二个红点知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信息窗2,根据第二幅图讲出数学故事: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3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1)列出算式。
125 × 7(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学生尝试计算。
(3)合作交流,谈算法。
(4)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4、完成课本第26页的“自主练习”1后两道的题目和2题。
三、巩固:完成课本第27页3、4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重点指导第4小题向进位问题。
四、作业:p27页第7题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三位数进位的乘法第2课时教学内容一位数乘三位数进位的乘法巩固练习(p27-p28第5、6、8、9、10题)教学要求: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学步骤:一、复习1、口算(课件出示):200×4 231×3 43×2 60×5 300×4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217×5= 4 ×241=312×7= 124×8=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练习巩固1、做自主练习p27页第6、9题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2、第5题:计时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指导第6题、第8题、第10题计算,独立完成,合作订正,教师及时巡视指导。
三、学习检测练习册p9页中的1、3、7题。
做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课本p28页聪明小屋,学有余力的学生计算。
信息窗3 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海产品加工教学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信息窗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观察讨论:根据信息窗3的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二、合作探究,解决以上问题(红点1、2)1.出示情景图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3.解决红点一问题:(1)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尝试计算1 0 2× 44.小结:中间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5、学习解决红点2问题,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1)、提出问题,合作试做,(2)、汇报,班演(3)、指导,小结:(4)、尝试练习:1 8 0 3 7 0× 6 × 4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3.自主练习第3题:火眼金睛辨对错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4、自主练习第四题自己列式,全班交流四、形成性测试P31页5、6、7题完成后,合作订正,教师加以指导。
四、小结:教学札记:末尾有0或中间有0 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漏写乘数后面的0。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第2课时教学目标:巩固掌握末尾有0或中间有0 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学习掌握相关的估算方法,学会估算积;进一步熟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并能解决形影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信息窗3第3个红点,自主练习8-11题。
一、复习巩固:1、口算:p33页综合练习第1题。
2、计算(部分学生班演)206×7 = 5×780= 306×6= 5×78=二、看信息窗3,出示红点3问题,解决问题。
1、思考,试做。
2、引导估算3、做一做,你估得准吗?4、教师指导,学习估算积的方法。
三、形成性练习1、 P32页第8题(先估算,在计算)2、补充练习:估一估,积是多少97×6≈ 979×7≈289×5≈304×5≈四、拓展学习1、P32页第11题(试做,合作找规律,教师点拨)2、探讨《聪明小屋》五、作业第9题第3 课时教学内容:巩固复习,p33页综合练习1-5题,《你学会了吗?》第二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熟练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素养及素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引导完成p35《你学会了吗?》及时指导。
二、学成检测P33页第1、2、4、5、题三、检测反馈1、集体订正,小组互评。
2、交流,订正。
3、教师指导:第3题:理解列式,再估算。
第4题:指导解决方法和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
第5题:独立计算,进一步复习巩固平均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四、课后作业P33页第3题理解讨论,探讨比较方法。
下一节课交流。
第4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练习,扎实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到正确、熟练;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p34页6-10题一、复习:1.口算:49×7≈ 50×7= 600×9= 54÷6= 5×900= 6×49≈2、判断,改错。
(出示)P31页第3题二、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P34页第1题。
三、检测P34页第6、7、8题。
四、检测反馈,指导巩固。
五、独立完成,合作订正。
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