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对使用的概念不该限制而加以限制叫多余限制。 多余限制造成语言累赘或堆砌。
一开门,出来一位年轻美丽漂亮的少女。 对概念限制的结果出现了逻辑矛盾或概念不准 确叫限制不当。
凡初次到这里来的人无不感到这个沿海城市变 化之大。
概念限制应注意的问题 (1)概念限制只能在属种概念之间进行,不
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 没有反变关系,不能进行限制。 (2)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3)对一个概念限制到什么程度,要看实际 的需要,否则就要犯不当限制的错误。 (4)注意语言中一般代表特殊的现象。
楚恭王→楚人→人
注意问题: 概念的概括必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 念间进行,否则,就会犯“概括不当” 的逻辑错误。
谬误辨析: 有个学生在上化学实验课时不小心 把一个玻璃试管掉在地上摔碎了。实验 员生气地说:“你破坏公共财物!”这 位同学一听,怒上心来,瞪了实验员一 眼,就离开了实验室。
概括的作用
第一,思维的重点由特殊转向一般,由具 体转向概括的过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事物 本质。(去掉特殊性,留下共性);
概念的限制是一个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过程。
❖ 挥霍定律:
花钱——花不是自己的钱——花不是自己 挣的钱——花不是自己挣的得来不费功夫 的钱——花不是自己挣的得来不费功夫的 今天不花明天作废的钱 .
概念的限制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连续性的。 概念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
概念限制的方法: 第一,对表达属概念的语词增加修饰、限定词。 注意:有些语词前面增加修饰、限定词并不一定 是限制,关键要看概念的外延是否减少了(或内 涵是否扩大了)。 第二,用表示种概念的语词替换表示属概念的语词。
.
.
3.下列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A.“推理”概括为“思维形式” B.“北京市”概括为“亚洲” C.“共产党员”概括为“共产党” D.“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E.“自然科学”概括为“科学”
lj
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它的外延越小;一 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它的外延越大。反之,一 个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它的内涵越多;一个概念 的外延越大,则它的内涵越少。
注意:反变关系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即包 含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
二、概念的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对属概念增加内涵而过渡到 其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增加概念 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限制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属概念+内涵→种概念 注:公式中的“内涵”表示新增加的内涵, “→”表示过渡到。 增加一个概念的内涵即增添一些本质属性。
lj
概念限制的作用
概念的限制是思维重点由一般转向特殊,由概 括转向具体的过程。当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满足于 一般的认识而要求具体化时,就用限制的方法。
三、概念的概括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而过渡到其属 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减少概念 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概括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种概念—内涵→属概念 注:公式中的“内涵”为减少的内涵, “→”表示过渡到。
概念的概括是一个从种概念到属概念的过程。
概念的概括可以是一次性的, 也可以是连续性的。
概念概括的极限是范畴。
概念概括的方法: 第一,对表达种概念的语词减少修饰、
限定词; 第二,用表示属概念的词语替换表示
种概念的词语。
《孔子家语》“楚王失弓”的故事:
楚恭王出游,亡鸟号之弓。左右 请求之。王曰:“止!楚人失弓,楚 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曰: “惜乎其不大也。亦曰人遗弓,人得 之而已,何必楚也?”
不能对概念进行正确限制的逻辑错误有: 缺少限制,多余限制,限制不当等。
对使用的概念该限制而不限制叫缺少限制。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务人员,最近把一个15岁男 孩的心脏和肺,同时移植给一个女患者,两天以后, 患者已能吃固体食物。……
这段话中的“15岁男孩”表达的概念不明确,如 果是指活着的男孩,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应加一 定限制,“因意外事故而死亡的15岁男孩”,这样, 概念就准确了。
第二,使人们扩大讨论的问题或思考的对 象范围。
思维训练题 1.下列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是否正确? (1)将“诚实”限制为“诚实的人”,概括为 “优秀品质”。 (2)创作的灵感触动了他,第一篇处女作散文 《大理石》就这样诞生了。 (3)“山东省”限制为“淄博市”。 (4)“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限制为 “中学生”。
.
.
(5)中国人民解放军限制为某军某师某旅某 团六连战士,概括为军队。
(6)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 为“政党”。
(7)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 为“受贿”。
(8)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
为“学生”。 .
2.对“犯罪行为”这一概念进行两次概括,正 确的是 A.犯罪行为——盗窃行为——行为 B.犯罪行为——盗窃行为——不合法行为 C.犯罪行为——违法行为——行为 D.犯罪行为——行为——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