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图文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图文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图文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2020D 次哈尔滨至幸福镇的动车需要匀速通过一条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与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 火车通过隧道分为3个过程:逐渐进入隧道,完全进入隧道并在其中行驶,逐渐出隧道【详解】火车在逐渐进入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增加;火车完全进入隧道后,还在隧道内行驶一段时间,因此在隧道内的长度是火车长,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火车在逐渐出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减少;符合上述分析过程的为: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分析事件变化的过程,并能够匹配对应函数图像变化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B ∠=︒,4AB =,3BC =,动点E 从点B 开始沿B 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至C 点停止;动点F 从点B 同时出发沿B A →以1cm/s 的速度运动至A 点停止,连接EF .设运动时间为x (单位:s ),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 (单位:2cm ),则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题意写出函数关系,y 为ABC ∆去掉BEF ∆后剩余部分的面积,注意1.5秒时点E 运动到C 点,而点F 则继续运动,因此y 的变化应分为两个阶段.【详解】 解:14362ABC S ∆=⨯⨯=, 当302x ≤≤时,2122BEF S x x x ∆=⋅⋅=.26ABC BEF y S S x ∆∆=-=-; 当342x <≤时,13322BEF S x x ∆=⋅⋅=,362ABC BEF y S S x ∆∆=-=-, 由此可知当302x ≤≤时,函数为二次函数,当342x <≤时,函数为一次函数.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与函数图像相结合,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运动过程写出函数关系,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是否为分段函数.3.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 故选D .4.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过多年的动物实验之后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后的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当16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864311y ≤≤B .64811y ≤≤C .883y ≤≤D .816y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分别求出03x 剟和314x <„时的函数表达式,再求出当x=1,x=3,x=6时的y 值,从而确定y 的范围.【详解】解:设当03x 剟时,设y kx =, 38k ∴=, 解得:83k =, 83y x ∴=; 当314x <„时,设y ax b =+,∴38140a b a b +=⎧⎨+=⎩, 解得:81111211a b ⎧=-⎪⎪⎨⎪=⎪⎩, 81121111y x ∴=-+; ∴当1x =时,83y =,当3x =时,y 有最大值8,当6x =时,y 的值是6411, ∴当16x 剟时,y 的取值范围是883y 剟.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5.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共汽车到了学校.如图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分钟)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小明家和学校距离1200米;②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240米/分;③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④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他们可以同时到达学校.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象可得,小明家和学校距离为1200米,故①正确,小华乘坐公共汽车的速度是1200÷(13﹣8)=240米/分,故②正确,480÷240=2(分),8+2=10(分),则小华乘坐公共汽车后7:50与小明相遇,故③正确,小华的出发时间不变,当小华由乘公共汽车变为跑步,且跑步的速度是100米/分时,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所用时间为:1200÷100=12(分),则小华到校时间为8:00,小明到校时间为8:00,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6.小丽早上步行去车站然后坐车去学校,下列能近似的刻画她离学校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上学,可得离学校的距离越来越小,根据开始步行,可得距离变化慢,后来坐车,可得距离变化快.【详解】解:A、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B、距离越来越小,但前后变化快慢一样,选项错误;C、距离越来越大,选项错误;D、距离越来越小,且距离先变化慢,后变化快,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解题关键.7.某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因自行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学校.如图描述了他上学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了5分钟来修车B.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C.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D.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分钟【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小明行驶的路程,时间,作出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修车时间为15-10=5分钟,可知A 正确;自行车发生故障时离家距离为1000米,可知B 正确;学校离家的距离为2000米,可知C 正确;到达学校时骑行时间为20-5=15分钟,可知D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读取有用信息的数形、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8.在函数3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B .3x >C .3x ≥D .8,5OA OB ==u u u v u u u v【答案】C【解析】【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详解】依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9.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用s 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 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 与t 的关系图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 .B .C.D.【答案】C【解析】【分析】先弄清题意,再分析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详解】∵停下修车时,路程没变化,观察图象,A、B、D的路程始终都在变化,故错误;C、修车是的路程没变化,故C正确;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函数的图象.理解题意看懂图是关键.10.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特快车从乙地驶往甲地,快车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特快车的速度为15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图中折线大致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快车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三段讨论:①两车从开始到相遇,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减小;②相遇后向相反方向行驶至特快到达甲地,这段时间两车距迅速增加;③特快到达甲地至快车到达乙地,这段时间两车距缓慢增大;结合图象可得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1.某种签字笔的单价为2元,购买这种签字笔x支的总价为y元,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A.y=-12x B.y=12x C.y=-2x D.y=2x【答案】D【解析】依题意有:y=2x,故选D.12.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如右图,连接OP,由于OP是Rt△AOB斜边上的中线,所以OP=12AB,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是一个定值,点P就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故选D.13.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匀速上坡到达A地后再匀速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 .9分钟B .12分钟C .8分钟D .1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到上坡、下坡的时间和距离,然后分别求出上、下坡的速度,最后计算返回家的时间【详解】根据图形得,从家到学校:上坡距离为1km ,用时5min ,下坡距离为2km ,用时为4min 故上坡速度115V =(km/min),下坡速度22142V ==(km/min) 从学校返回家的过程中,原来的上下坡刚好颠倒过来,即上坡2km ,下坡1km故上坡时间12t 15==10(min),下坡时间21t 12==2(min) ∴总用时为:10+2=12(min)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一一对应14.一辆慢车从甲地匀速行驶至乙地,一辆快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匀速行驶至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小时)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相距1200千米B .快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 .慢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D .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乙地100千米【答案】C【解析】【分析】(1)由图象容易得出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2)由题意得出慢车速度为60010=60(千米/小时);设快车速度为x 千米/小时,由图象得出方程60×4+4x=600,解方程即可;(3)求出快车到达的时间和慢车行驶的路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由图象得: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故选项A 错;(2)由题意得:慢车总用时10小时,∴慢车速度为:60010=60(千米/小时); 设快车速度为x 千米/小时,由图象得:60×4+4x=600,解得:x=90,∴快车速度为90千米/小时,慢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3)快车到达甲地所用时间:60020903 小时,慢车所走路程:60×203=400千米,此时慢车距离乙地距离:600-400=200千米,故选项D 错误.故选C【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函数图象. 解题关键点:从图象获取信息,由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列出算式.15.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围绕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环境,美化了市容市貌,如图1,园林队正在迎春公园进行绿化,图2为绿化面积S (单位:2m )与工作时间t (单位:h )之间的关系图象,工作期间有1小时休息,由图可知,休息后每小时绿化面积为( )A .250mB .280mC .2100mD .240m 【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休息1小时后,园林队工作了2个小时,绿化了2-=,即可求出答16060100m案.【详解】解:由图象可知,-=,园林队休息后继续工作了:422h绿化面积为2-=,16060100m∴休息后每小时绿化面积为:2÷=100250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从图象中找出与所求内容相关的信息是解此题的关键.16.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稍陡,平,陡;那么速度就相应的变化,跟所给容器的粗细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D.故选D.考点:函数的图象.17.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靠在一起,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正方形保持不动,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重叠部分后的面积为s,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A.A B.B C.C D.D【答案】D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Vt×1,分析选项可得,D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4,BD=6,P是BD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EF∥AC,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F,设BP=x,EF=y,则能反映y与x之间关系的图象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象是函数关系的直观表现,因此须先求出函数关系式.分两段求:当P在BO上和P在OD上,分别求出两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解析式的性质即可得出函数图象.解:设AC与BD交于O点,当P在BO上时,∵EF∥AC,∴EF BPAC BO=即43y x=,∴43y x =;当P在OD上时,有643 DP EF y x DO AC-==即,∴y=48 3x-+.故选C.19.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其体温(C︒)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小清同学根据图1绘制了图2,则图2中的变量有可能表示的是().A.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0时体温的绝对差(即差的绝对值)B.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C.骆驼在t时刻的体温与当日平均体温的绝对差D.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体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时间和体温的变化,将时间分为3段:0-4,4-8,8-16,16-24,分别观察每段中的温差,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可得从0时到4时,温差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4时达到最大,是2℃;再到8时,这段时间的最高温度是37℃,最低是35℃,温差不变,从8时开始,最高温度变大,最低温度不变是35℃,温差变大,达到3℃,从16时开始体温下降,温差不变.则图2中的变量y有可能表示的是骆驼从0时到t时刻之间的最高体温与当日最低体温的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以及理解本题中温差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父亲节当天,学校“文苑”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轴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像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学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当学子离开车站出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父亲离开车站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