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准解析】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网课学习能力自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网课学习能力自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届高三年级网课学习能力自测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K 39Cu 64Zn 65Rb 85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变化中,气体反应物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B.露置在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固体变白C.将氨气与氯化氢混合,产生大量白烟D.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答案】D 【解析】【详解】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224Na+O =2Na O ,氧气被还原,故A 错误;B.露置在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固体变白: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二氧化碳化合价不变,则该反应中的气体既没有被氧化也没有被还原,故B 错误;C.将氨气与氯化氢混合,产生大量白烟:34NH +HCl=NH Cl ,无化合价不变,责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 错误;D.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2233NO +H O=2HNO +NO ,二氧化氮的氮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该反应中的气体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pH=11的溶液中:Na +、K +、Cl -、CO 32-B.含有大量CH 3COO -的溶液中:H +、K +、SO 42-、NO 3-C.某无色透明溶液中:Na +、Cu 2+、SO 42-、OH -D.0.1mol/L 的H 2SO 4溶液中:K +、Ba 2+、Cl -、NO 3-【答案】A 【解析】【详解】A.pH=11的溶液呈碱性,Na +、K +、Cl −、CO 32−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 正确;B.CH 3COO −、H +之间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在溶液不能大量共存,故B 错误;C.Cu 2+为有色离子,Cu 2+、OH −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 错误D.H 2SO 4和Ba 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错误;答案选A。

3.一定温度下,在2L 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时,υ(A)=υ(B)B.反应开始到5min,B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mol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CD.反应开始到5min,υ(C)=0.04mol/(L·min)【答案】C 【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a 点时,A、B 两物质反应的时间相同,但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不同,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 错误;B.反应开始到5min,B 的物质的量由0变为0.4mol,则增加了0.4mol,故B 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由0.8mol 减少为0.2mol,变化量为0.6mol,A 为反应物,B 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4mol,变化量为0.4mol,C 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2mol,变化量为0.2mol,B、C 为生成物,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反应体系中物质变化量之比,∆n(A):∆n(B):∆n(C)=0.6mol:0.4mol:0.2mol=3: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 2B+C,故C 正确;D.反应开始到5min,∆n(C)=0.2mol,υ(C)=()()Δn C 0.2 molΔc C V 2 L ==t t 5min=0.02mol/(L·min),故D 错误;【点睛】从图象中找到信息,找到谁是反应物,谁是生成物,根据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等于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从而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4.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Fe 2O 3+6H +=2Fe 3++3H 2OB.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SO 2:NH 3·H 2O +SO 2=NH 4++HSO 3-C.用金属钠除去甲苯中的水:2Na+2H 2O=2NaOH +H 2↑D.铜片溶解在NaNO 3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答案】B 【解析】【详解】A.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e 2O 3+6H +=2Fe 3++3H 2O,故A 正确;B.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SO 2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2NH 3·H 2O +SO 2=2NH 4++SO 32-+H 2O,故B 错误;C.用金属钠除去甲苯中的水,钠与甲苯不反应,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H 2O=2NaOH +H 2↑,故C 正确;D.铜片溶解在NaNO 3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铜与硫酸不反应,但氢离子使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发生反应: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故D 正确;答案选B。

5.在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 +H 2O CO 2+H 2中,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C.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D.增大c(CO),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答案】D 【解析】【详解】A.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 正确;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最多,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压强,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D.增大c(CO),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量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D错误;答案选D。

【点睛】增大浓度,增加的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不变的。

6.A、B、C、X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含有相同元素甲,可以发生如下转化(水参与的反应,水未标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X可以是CO2B.若C为红棕色气体,则A一定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则X一定是FeC.若B为FeCl3D.A可以是碳单质,也可以是O2【答案】B【解析】【详解】A.若A、B、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A、B、C中含有钠元素,水溶液均呈碱性,则A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B为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为碱性,故A正确;B.若A为氨气、X为氧气,则B为一氧化氮,C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则A不一定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氮气,故B错误;,则A为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C C.若B为FeCl3正确;D.若A为碳、X为氧气,则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若A为氧气、X为碳,则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故D正确;答案为B。

【点睛】元素的性质的推断题,要熟练掌握各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并能找到各物质间相互转化方案,熟记物质的性质,综合运用。

7.利用下列实验探究亚硝酸钠(NaNO 2)的化学性质(AgNO 2是淡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①酚酞无色溶液变红②AgNO 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③淀粉KI 溶液+稀硫酸无色溶液立即变蓝④酸性K 2Cr 2O 7溶液无色溶液变为绿色由上述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NaNO 2溶液呈碱性:NO 2-+H 2O ⇌HNO 2+OH -B.NaNO 2可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NO 2-+Ag +=AgNO 2↓C.NaNO 2有氧化性:2I -+2H ++2NO 2-=I 2+2NO 2↑+H 2O D.NaNO 2有还原性:Cr 2O 72-+3NO 2-+8H +=3NO 3-+2Cr 3++4H 2O 【答案】C 【解析】【详解】A.NaNO 2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是因为其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O 2-+H 2O ⇌HNO 2+OH -,故A 正确;B.加入硝酸银溶液,可生成AgNO 2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NO 2-+Ag +═AgNO 2↓,故B 正确;C.NaNO 2有氧化性,可与K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N 元素化合价降低,方程式为2I -+4H ++2NO 2-═I 2+2NO↑+2H 2O,故C 错误;D.NaNO 2有还原性,可被Cr 2O 72-氧化生成硝酸根离子,发生Cr 2O 72-+3NO 2-+8H +═3NO 3-+2Cr 3++4H 2O,故D 正确;故选C。

【点睛】根据现象判断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8.钴元素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从含钴废料(含CoO、Co 2O 3、单质Al、Li 等)中制取粗CoCl 2·6H 2O 的流程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 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Co 2O 3具有强氧化性,若步骤II 中浸出剂为盐酸,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

(3)步骤Ⅲ中①的目的是除去Al 3+,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若在实验室煅烧CoCO 3,所需的硅酸盐质仪器除酒精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操作①是在HCl 氛围中进行的,其步骤是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洗涤过程中可以用工业酒精代替水,其优点是_____。

(6)某同学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oCl 2溶液,下列可作为指示剂的是____(填选项,忽略亚钴离子的颜色干扰)A.KClB.KSCNC.K 2CrO 4D.K 2S已知几种物质在20℃时的颜色及K sp 值如下表化学式AgCl AgSCN Ag 2S Ag 2CrO 4颜色白色浅黄色黑色红色K sp2.0×10-101.0×10-122.0×10-482.0×10-12【答案】(1).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2Li +2H 2O=2Li OH +H 2↑(2).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3).2Al 3++3CO 32-+3H 2O=2Al(OH)3↓+3CO 2↑(4).坩埚(5).泥三角(6).蒸发浓缩(7).冷却结晶(8).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9).C【解析】【分析】含钴废料(含CoO、Co 2O 3、单质Al、Li)加入碱液,Al 能溶于强碱溶液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锂能够被水溶解,过滤得到钴渣和含铝溶液;钴渣中加入浸出剂得到含有Co 2+及微量Li +、Al 3+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20%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 为4.5-5之间,然后加入NaF,过滤得到铝锂渣和滤液,滤液中加入30%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 为8-8.5,得到CoCO 3沉淀,煅烧碳酸钴得到CoO,CoO 与盐酸反应生成CoCl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分离出CoCl 2·6H 2O 结晶水合物,据此分析解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