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课程复习资料人自然社会部分

地方课程复习资料人自然社会部分

地方课程复习资料《人自然社会》部分一、浙江的自然环境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省会杭州。

浙江省陆域面积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考点1、了解浙江省的地形(初一P80-85)、气候特点(初一P91-100)、主要河流、湖泊(初一P103-112)1、浙江地形的特点:“七山一水二分田”类别平原丘陵山地河湖水面面积(平方千米)23600 71700 6500占省总面积(%)浙江省的东部和西部是丘陵,北部是平原,中部是盆地,南部是山地。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2、江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但又有不稳定性。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期,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由于浙江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3、要河流、湖泊有钱塘江、瓯江(第二长)、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三大名湖,宁波东钱湖(最大天然湖泊)及浙江最大人工湖泊——千岛湖。

二、浙江的文化传承远古文化所属时代距今时间分布地区典型遗址建德人旧石器时代五万年前浙西山区建德李家乡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6000-7000年宁绍平原余姚河姆渡马家浜文化新石器时代5500-6000年杭嘉湖平原嘉兴马家浜桐乡罗家角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4000-5500年杭嘉湖平原杭州良渚姓名年代祖籍主要成就毕生北宋不详在杭州务工,发明活字印刷术陆游南宋绍兴写诗万首,是古今诗人中最多产者龚自珍清代杭州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启蒙者蔡元培近代绍兴中国近代新教育体系的创立者,“北大之父”鲁迅现代绍兴中国现代文化奠基人,新文化运动旗手茅盾现代桐乡一代文化大师,中国最知名的长篇小说家钱学森现代杭州开创中国航天事业,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三、浙江的现代文明考点4、了解浙江资源的喜和忧(初三人、自然、社会P1-10)①土地资源农垦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程度高。

耕地集中的平原地区,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以占土地总面积%以上的广大丘陵山地的利用还不太合理。

存在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

由于我省土地陆地面积小,土地类型以丘陵山地为主,耕地基本集中于质占土地总面积%的平原地带,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少。

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日益明显。

经济发展,人口增多,用地需求量日益上升,耕地养活突出。

②水资源概况:浙江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可居全国第四位;但按人均占有量看来,则只有2152立方米/人,低于全国水平。

由于浙江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因此水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都与降水特点相一致,表现为:空间分布特点。

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占全省总量的%。

这种分布特点造就了我省丰富的水力资源。

但给水资源利用带来的矛盾是,山区径流流速较快,流量稳定性保持交差;而平原则是耕地集中分布的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却相对偏少,因此容易产生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时间分配特点。

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的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

每年五六月份梅雨季节和八九月份的台风季节是丰水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七八月份是少雨期,容易出现旱情。

开发利用情况:大力兴修水利,控制地表径流水量,取得很大成绩。

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突出。

水资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水力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很大。

③矿产资源概况:我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以非金属矿产占优势,有色金属也有一定储量,而能源资源和铁矿资源则十分短缺,是全国最贫乏的省之一。

④浙江的山区开发优势:我省山区面积广大,山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潜在优势。

发展多种经营的理想地带:浙江地处中亚热带区,拥有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这些动植物与复杂多样的山区地形条件相结合,为发展多种经营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形成旅游资源的基础:浙江的自然景色具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特色。

⑤海洋开发优势:我省海域广阔、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曲折,这就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优势,既具有发展航运、捕捞、养殖、围垦及大陆架矿产资源开发等充分有利条件。

有港口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海上旅游资源(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嵊泗列岛:自古有“海上仙山”之称)考点5、了解“浙江现象”和浙江精神(初三人、自然、社会P32)1、“浙江现象”浙江是一个自然资源短缺、工业基础薄弱的省份,却一举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崛起,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民营经济在整个浙江经济中已经超过“半壁江山”。

①浙江的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浙江经济活力所在,浙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省”。

②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浙江的市场是哺育民营经济成长的摇篮;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则是推动浙江市场走向兴盛的强大动力。

“浙江现象”正是在市场和民营经济两大支柱的支撑下形成的。

③科技:无论是生产水平的继续发展,还是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增强其现代科技内涵,已成为再创“浙江现象”的关键所在。

浙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实施了以振兴农村经济为目的的“星火计划”和以开发高新技术为目标的“火炬计划”。

这两个计划都是指导性的,由企业和各地农村根据发展需要选择项目。

④融入长三角:浙江与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不仅在地域位置上紧密相连,而且存在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关系。

在浙江经济起飞初期,曾经依靠这种关系,以“请进来”方式得到了启动的助力;那么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走出去”,与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并借助其经济区位优势实现更大范围的辐射。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第六大都市圈,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

浙江现象:浙江省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市场经济与省情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区域所有制经济结构比较完善,走出一条利用“民资、民力”发展经济的浙江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浙江经济”2、浙江精神(初一、P135)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地方课程复习资料《浙江绿谷》部分考点1、知道丽水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和主要河流(浙江绿谷七上)1、位置:丽水市像一个宝葫芦,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2、地形:我们的家乡“抬头就见山”,多山是家乡地形的主要特点。

丽水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

3、气候:丽水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

4、主要河流:丽水市最长的河流为瓯江,注入东海,它是浙江省仅次于钱塘江的第二大水系;考点2、理解地形、气候对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家乡的地形时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土壤发育也不同,这就为家乡发展多样化的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家乡的气候特点很适宜种植各种亚热带农作物,亚热带水果和经济林木,其垂直气候差异还可用来发展各种各种特色农业。

水旱灾害是危害丽水市最大的气候灾害,因此必须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加强天气预报,提高防灾抗洪的能力。

考点3、了解丽水的行政区划、行政中心及其周边省市丽水市总面积平方千米,约占浙江省总面积的17%。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撤消原丽水地区,成立丽水市,原丽水市改为莲都区的决定,现丽水市管辖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庆元县、景宁县、云和县、遂昌县、松阳县,市政府设在莲都区。

丽水的邻居:(四市一省)西南方是福建省,西北是衢州市,北方是金华市,东北方是台州市,东方是温州市。

二、丽水的文明传承考点4、知道处州建制历史及丽水重要的古遗址,古建筑丽水习称处州,隋开皇九年(589)设置,十二年(592)改为括州,所辖地域相当于今天的台州、温州、丽水三个市范围。

清朝结束前历史上习惯将丽水称为“处州”,直到2000年丽水撤地设市。

丽水最为著名的古遗址:遂昌的好川文化遗址,龙泉的青瓷古窑址和莲都的南明摩崖石刻。

古建筑:通济堰(丽水碧湖,浙江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延庆寺塔(松阳县);时恩寺(景宁)。

考点5、了解主要的民间艺术和人物传说1、民间艺术有曲艺:松阳鼓词、景宁花鼓、遂昌道情、畲族说唱;戏曲:松阳高腔、遂昌石练十番、处州乱弹;舞蹈:龙泉香龙、青田鱼灯舞、畲族民间舞蹈;摄影:“中国摄影之乡”;绘画:“丽水巴比松画派”民间故事:神化《三公主的凤冠》、传说《五显神和香姑》民间歌谣:以畲族民间歌谣作为突出。

2、人物传说:⑴皇帝在仙都升天的传说⑵刘基在石门洞读书的传说⑶文化名人杜光庭(道教学者)、诗人叶绍翁《游园不直》,女诗人张玉娘《兰雪集》、刘基(明朝大臣,文学家),汤显祖(曾任遂昌县令的戏曲家,《牡丹亭》)、朱熹(南宋教育家和理学集大成者,曾在缙云独峰书院讲学)⑷革命志士魏兰(辛亥革命的先驱)唐公宪(丽水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遂昌支部的创立者)粟裕,刘英(创建浙南游击根据地)青田章乃器(现代爱国民主先驱)⑸当代名人:吴鸣翔(解开百山祖冷杉之谜)、吴克甸(当代“姑神”)李玲蔚(羽坛“女王”)考点6、知道丽水市委“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我市的第一批小康县:龙泉市、莲都区、缙云县浙南四大古镇:松阳古市;缙云壶镇;莲都碧湖;青田温溪考点7、了解“绿谷文化”的主要内容及代表作绿谷文化是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区域文化,主要包括在:畲族民间文化、青田石雕文化、摄影文化(丽水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龙泉的剑瓷文化(龙泉宝剑和青瓷)、缙云的黄帝文化、青田的华侨文化。

考点8、理解“丽水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1、“丽水精神”的内涵:“勤劳质朴、坚忍不拔、负重拼搏、务实创新”2、勤劳质朴是丽水传统精神汇总最具本质的内容,是丽水精神的基石;坚韧不拔是丽水人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丽水精神的铮铮骨架;负重拼搏是现阶段丽水精神的体现和要求,是传统精神和现代精神的结合和升华,是丽水精神的主导;务实创新是丽水精神前瞻性最强、最具时代特征的闪光点。

3、现实意义:丽水精神是丽水地区文化个性的内核,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丽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文优势,培育人文精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