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学八年级物理十二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调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2.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摩托车的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乙图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C.丙图既可以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又可以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丁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回声定位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镜片变模糊是汽化现象B.夏天从冰箱内拿出来的冰块周围冒“白气”是熔化现象C.雾凇和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凝华现象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并且易拉罐底部有白霜生成,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5.如图为“9.3”大阅兵天安门上空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若它们正以800km/h的速度从天安门上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的速度为0D.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天安门的速度为160km/h6.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夏天房间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B.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5m/sC.常用的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50m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5g7.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8.某同学在东湖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B.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C.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D.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9.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进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10.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1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0cmB.25cmC.20cmD.15cm12.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放大的字 B.小孔成像 C.手影 D.倒影1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为了能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字,她应该将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些14.小刚与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15. 每年5月份,我省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

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

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

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是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16. 雨后有月光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17.要使投影仪银幕上出现“F”字样,投影片应按图片中的哪一种放置要使投影仪银幕上出现“F”字样,投影片应按图片中的哪一种放置要使投影仪银幕上出现“F”字样,投影片应按图片中的哪一种放置1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把写有文字的投影片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abcd上得到清晰的像,但投影所得的文字却偏在屏幕的右下方,如图所示,则应把投影仪上的投影片往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文字位于屏幕的正中央()A.向左上方向 B.向左下方向C.向右上方向 D.向右下方向20.如图所示,把一支铅笔(笔尖用O点表示)水平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右边四种情形中,不可能出现的是21.一位同学用类似如图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A、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右移动 ,像变大B、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左移动,像变小C、如果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可将蜡烛向左移,像变大D、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可将光屏向右移动,像变小2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着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着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着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23.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和时,应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砝码D.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24. 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25.小星同学用天平称量一个小苹果的质量时,用了一架准确的天平,其砝码盒中有以g为单位的10/20/20/50/100/100/200的砝码7个,估计小苹果的质量150g左右,测量结果为145g,则他加减砝码顺序正确的操作是A.先加100g,再加20g,加20g、再将游码移到5gB.先加100g,再加50g,退50g,加20g,加20g、再将游码移到5gC.先加100g,再加50g,退50g,加20g,加20g,加10g,退10g、再将游码移到5gD.先加50g,再加100g,退50g,加20g,加20g、再将游码移到5g二.填空题26.(1)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有,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只填序号)①超声波碎石;②医院的B超检查病情;③声呐;④超声波清洗精密零件。

(2)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选填“红外”“紫外”);色光的三原色是;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尽管看起来外表还跟原来一样,但它辐射的红外线会。

27.如图所示,一位身高1.65m的市民正站在2m高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玻璃门上端和下端各有30cm宽的不透光的广告纸挡着。

(1)透过玻璃门看到刚到站的地铁属于光的现象。

以进站的地铁为参照物该市民是(2)尽管有广告纸的遮挡,该市民(能或不能)看到自己完整的像(3)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后面的乘客看到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门中程的两个像大小,位置(填“重合”或“不重合”)28.小明利用托盘天平测量水的质量,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2)用天平称空烧杯的质量,把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增减砝码并调节使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后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是 g。

(3)由下图可知烧杯中水的质量是 g,若烧杯中水结成冰其质量(填“变大”“变小”“不变”)。

若盘中5g的砝码磨损了一点,测得的水的质量偏。

29.(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靠墙近些),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户外的景物能在墙上成一个像(填像的三个性质)。

这个现象启发我们,阴天可以用电灯泡发出的光替代太阳光估测凸透镜的。

(2)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取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

为了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小丽应该向(“靠近”、“远离”)天安门城楼的方向移动,同时将镜头往(“前伸”、“后缩”)。

30.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表格为该同学的实验记录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43 13.5 缩小30 15 缩小20 20 等大15 放大10 光屏上没有像8 光屏上没有像(1)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直到找到像最清晰的位置。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5cm的刻度处,可以从(填“光屏一侧”“烛焰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

(4)保持凸透镜在上图中30cm的刻度线处不变,移动蜡烛,根据表格可知,第四次实验时光屏应该放在光具座上 cm的位置。

(5)若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用将光屏像(填“靠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这说明近视镜对光线有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