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2018届高考复习用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2018届高考复习用
常见的敬词:(敬辞前缀:贵大高尊光拜赐雅惠)
① “贵” (称人年龄叫贵庚) ② “大” (称人作品叫大作) ③ “高” (称人见解叫高见) ④ “尊” (问人姓氏说尊姓) ⑤ “光” (称人到来说光临) ⑥ “拜” (托人办事叫拜托) ⑦ “赐” (请人指教叫赐教) ⑧ “雅” (请人指正叫雅正) ⑨ “惠” (对方到来称惠顾)
②留意标点
连贯 话题统一
一、陈述对象统一 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
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
持统一 。
1、填入文中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可是现在有些人采取一种盲目的态度,不加分析, 不辨是非,把一切外来的文化都视为珍品 , 竟五体投地地顶礼膜拜。 A.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一些人看作海外奇珍 B.甚至把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看作海外奇珍 C.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在他们的眼中成了海外 奇珍 D.甚至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他们看作海外奇珍
四、“上下文情境色彩要一致; 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 风格等方面做到与原文协调一
致。
1、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B ) 。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 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 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 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 崖壁十分削瘦。
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
知识要点
(1)语言要简明 (2)语意要连贯
(3)用词要得体
命题动态
简 明——非选择 选择
· 连 贯——单选择
以改错方式进行
以内容连贯通畅的 测试为主
· 得 体——非选择 选择
找出并修改文中
得体的毛病
一、简明
何谓简明?
“简”即“简洁”。不重复啰嗦,不说多
余话。它是指“量”的要求;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 B.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 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 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得
敬辞,请保存(多用于 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 敬辞,表示别人对自己 品时所题的上款) 敬辞,给予指教 的询问。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传统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
18.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 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 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 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 面致谢。
答案: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
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
二、连贯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 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
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
自然。
连贯
连贯的原则: 保持陈述对象一致; 合乎语意表达逻辑; 上下文内容要照应; 上下文情境要一致; 上下文色彩要一致; 结构一致音节和谐。
连贯
常考议论性文段、说明性文段、抒情性文段的连贯。
二、“合乎语意表达逻辑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
根据上下文 ,确定句子间所存在 的内在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句间顺序
时间(先后)
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远近) 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 由原因到结果、由主到次、由轻到重、 从少到多、由实到虚)。
另复句及语段关系:递进、顺承、转折、 因果、条件、总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①浅尝,②即浅尝辄止; ③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④品尝,⑤ 慢慢品味。所以,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⑦有的 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⑧通读、 ⑨细读,⑩反复读,(11)经常读。
删除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选项间不是对与错的差别,各
选项有可能全是正确的,只是有 优 有
劣。所以不能用区分正误的思路来考
虑问题,而应该细心比较,找出表达 效果最好的那一项。
三、得体
含义: “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 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注意掌 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㈠交际语言表达要注意的四个要求:
(1)认清词义,词语使用准确 (2)符合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身份。 (3)符合特定场合和目的需要。 (4)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次见到她,这个学生问:“冰心奶奶,您今年几岁了?” “几岁”是问小孩子的话,用问小孩子的话来询问一个德高望 重的老奶奶,不得体。如果说成“您多大年纪了”,就比较得体 了。
㈡交际的四种场合:
(1)会议场合——说话庄重、规范、用书面语。 (2)工作场合——用语准确、得体、常用术语。 (3)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 (4)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多用口语。
相关称谓 “家大舍小令外人”
①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 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 慈)、家叔、家兄等。 ②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 “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③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 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连贯· 句式前后是否勾联(顶针) 例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c ) 荒草地不远,一条欢腾的小溪自上而下,汩汩流 淌。溪水那边是一大片开阔地, ,房顶 上的烟囱正飘着轻烟。 ①一片森林在开阔地上静静地站立, ②开阔地上有一片森林, ③数十棵树掩映着一座白色庭院, ④一座白色的庭院掩映在数十棵树中, ⑤几间白房子坐落在庭院中间, ⑥院中有几间白房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②③⑥ D.①④⑤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己之家说“寒舍” 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己女儿说“小女” 求人改稿说“斧正” 请人指点用“赐教” 宾客来到用“光临” 归还原物叫“奉还” 老人年龄叫“高寿”
得
体
表达得体的基本要求
一、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明”即“明了”。表述要清晰、明白、
易懂。它是指“质”的要求。
反之,即是隐晦、有歧义、啰嗦、无条理。
语言表达简明的解题方法:
1、删除重复赘余,避免语言啰嗦 (1)分析句间关系,找出主干,理清枝叶, 删除赘余的词语和语句。 (2)把握文段主旨,删除游离于中心或话题 之外的内容。 2、消除歧义,避免误解。 3、针对试题中对字数的要求 (1)用简称、合称进行概括合并,如“欧 盟”“三苏” “李杜”。 (2)正确使用代词,如“它”“其”。
答案: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 说 “拜托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 也可以说 “请您包涵”。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 说“您老人家高寿”。 (4)邀请朋友道家做客,可以说“我在家等您”, 也可以说“我在家恭候您的光临”。 (5)把你的著作送给别人,可以在书上写“请 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某某先生斧正”。
议论性(说理性)文段的连贯:重在说理的思路
①文章结构顺序:观点→观点阐述→例证→总结
②说理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连贯
说明性文段的连贯:重在说明的顺序
①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②说明对象特征→特征解释→效果
连贯
抒情性文段的连贯:重在作者的抒情脉络
①所见所感;②情感的逐层升华:
连贯
技巧:捆绑法
①先建立小意义群,再将各层意义群进行组合
常见谦词(谦辞前缀:小拙鄙寒愚)。
①“小”: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②“拙”:拙见(谦称自己的意见) 拙著(谦称自己的作品) 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③“鄙”:鄙人、鄙意 ④“寒”:寒舍、寒门 ⑤“愚”:愚兄、愚见
常用敬谦: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 求给方便说“借光” 看望别人说“拜访” 未及远迎说“失迎” 无暇陪客说“失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欢迎购买说“惠顾” 请人告诉说“见告”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麻烦别人说“打扰” 托人办事说“拜托” 请人勿送说“留步” 等候客人说“恭候”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姓氏说“贵姓” 贵宾来到说“莅临” 欢迎询问说“垂询” 称人爱护说“垂爱” 请人保存说“惠存”
常用敬谦:
请人收礼说“笑纳” 称人之家说“贵府”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人女儿说“令爱”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解答用“请问” 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 对方来信叫“惠书”
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 ,使国 家面貌民族命运改变之巨大、形同乾坤再造的人, 无疑是罕见的巨人、伟人。 ①踣(bó)而屡起 ②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③能集文 治武力于一身 ④扶大厦之将倾 ⑤挽狂澜于既倒 ⑥既继承又开拓
A.①②③④⑥⑤ C.③②①⑤④⑥ B.③②⑥①⑤④ D.⑤④③②①⑥
语言连贯选择题有一个最突出的
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 是( )
体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 斗胆加 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解析: 1.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 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2.斧正: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 3.垂询:敬辞,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4.赐教:敬辞,给予指教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 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 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