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ODS

MODS

特点
1.MODS 患者发病前器官功能良好,发病中伴应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2.MODS 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多发的、进行的、 动态的器官功能不全;
3. 除非到终末期, MODS 可以逆转,一旦治愈,不 留后遗,不会转入慢性阶段。
其他特征

MODS 来势凶猛,病情发展急剧,死亡率很 高。
各系统器官的关联模式
肝脏受损
吞噬、解毒功能 肠道细菌、毒素
肝静脉
肺循环:ARDS
体循环
全 身:MODS
MODS 特征性 临床表现
MODS 特征性临床表现

循环不稳定 “高排低阻”的高动力型循环
• CO可达10 L/min以上 • 外周阻力可低至500 dyne/sec/(cm-5)以下 • 可造成休克而需升压药维持血压
尽早诊断熟悉指标:及时相应检查愈早愈好
发现某一系统障碍时,注意其他相关器官功能
第3阶段
一般情况差
第4阶段
频死感
休克,心输出量 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水肿, 下降,水肿 SvO2下降 严重低氧血症, ARDS 氮质血症,有血 液透析指征 肠梗阻,应激性 溃疡 临床黄疸 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糖 昏迷 凝血功能异常 高碳酸血症,气压伤 少尿,血透时循环不稳定 腹泻,缺血性肠炎 转氨酶升高,严重黄疸 骨骼肌萎缩,乳酸酸中毒 昏迷 不能纠正的凝血障碍
心功能障 碍发生率
10% ~ 23%
高排低阻:心指数,外周阻力 , 早期表现 组织摄取利用氧障碍。与炎症介质 及某些细胞因子的扩血管作用有关。 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 、心 晚期表现 输出量 、心指数 、突发低血压。 与缺血、缺氧、酸中毒、细菌、毒 素及炎症介质等的作用有关。
(六)、免疫系统的变化
Changes of the Immune System
免 疫 功 能 全 面 抑 制


Neutrophil 吞噬杀菌能力、单核吞噬细 胞功能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 、 TH/TS 比例、B淋巴细胞产生分泌抗体能力 、 血浆纤维连接蛋白。
(七)、凝血系统的变化
Changes of the Clotting System
项目
一般情况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肾脏 胃肠道 肝脏 代谢 中枢神经 系统 血液系统
第1阶段
正常或轻度烦躁 容量需要增加 轻度呼吸性碱中 毒 少尿,利尿剂反 应差 胃肠胀气 正常或轻度胆汁 淤积 高血糖,胰岛素 需要量增加 意识模糊 正常或轻度异常
第2阶段
急性病容,烦躁 高动力状态,容量 依赖 呼吸急促,呼吸性 碱中毒,低氧血症 肌酐清除率下降, 轻度氮质血症 不能耐受食物 高胆红素血症,PT 延长 高分解代谢 嗜睡 血小板降低,白细 胞增多或减少
ARDS
肺易受累的原因
是循环血液的重要滤器 是呼吸与代谢的重要器官
(二)、肾的功能变化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Kidneys
肾功能衰 竭发生率
40%~55%,仅次于肺和肝
少尿、无尿、氮质血症、水、
主要表现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严重时需透析。
肾功能障碍决定MODS的转归
普遍存在心功能损害 循环衰竭为外周性而非心源型 老年病人则可因心功能衰竭而较早地陷入低动力型循环
MODS 特征性临床表现

全身性感染和 MODS 通常伴有严重营养不良, 其代谢模式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持续性的高代谢; 耗能途径异常:
• • • • • 代谢率可达到正常的1.5倍以上 • 耗能往往大于能量的实际需要 机体通过大量分解蛋白质获取能量 糖利用受限制; 脂肪利用早期增加,后期下降 支链氨基酸消耗,芳香族氨基酸蓄积
对外源性营养底物反应差:
• 补充外源营养不能有效阻止自身消耗, • 高代谢对自身具有“强制性”,称为“自噬代谢”
MODS 特征性临床表现

组织细胞缺氧
高代谢和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往往造成氧供与氧需不匹 配,细胞处于缺氧状态,“氧债”增加,外周氧利用 能力下降。
临床主要表现是“氧供依赖”和高乳酸性酸中毒。
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MODS 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

(1)急性贫血危象:血红蛋白
<50g/L(5g/dl)。 (2) 白细胞计数: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 性粒细胞显着增高.

2.血液生化检查
(1)进行性低氧血症:PaCO2>8.7kPa(65mmHg), PaO2<5.3kPa(40mmHg) PaO2/FiO2< 26.7kPa(200mmHg)。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Lungs
MODS中,肺最先受累且衰竭发生率最高
发生时间 发生率 创伤、感染后24~72小时 83%~100%
主要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进行性呼吸
困难、低氧血症 (PaO2<50mmHg ) 等。
*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4)其他:心肌酶增高、血浆蛋白合成低,酮体增加等。

实验室检查

3.病原菌检查 感染性疾病细菌培养阳性等。
4.尿液检查 少尿或无尿、蛋白尿、血尿等改变。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X 线胸片、 B 超、 心电图、脑CT 等检查。


诊断注意事项
熟悉:病因、病情、症状、体征 严密监测心肺肾功能
MODS 诊断
诊断要素
MODS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认为较为完善的 诊 断 应 包 以 下 三 项

诱发因素 + SlRS(全身性感染 ) + 2个以上器官 功能障碍
在病因上与其它器官功能障碍相区别 体现出MODS是由失控炎症所致、渐进损伤的特点,有利于 早期诊断、治疗
SIRS诊断标准
体温 心率 呼吸 血象 38 ºC 或 3 6 ºC 90 次/分 20 次/分 或 PaCO2 4.3 Kpa 白细胞 12 109/L或 4 l09/L,或不 成熟白细胞 10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任小莉
创伤、休克、感染
体循环
肠粘膜供血不足 肠粘膜屏障破坏 通透性增加 细菌、内毒素 细胞因 子炎症 介质
SIRS
MODS
肠淋巴管 肠系膜淋巴结
outline
临床类型 临床表现 诊断
MODS临床类 型
MODS 临床类型

1 、一期速发型 指原发急性病因发病 24 小时后, 即出现两个或更多的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该类常常 是原发急症特别严重。对于发病24小时内因器官衰 竭死亡者,一般只归于复苏失败,而不作为MODS。 2 、二期迟发型 指首先出现一个系统器官功能障 碍(多为心血管或肾或肺的功能障碍),之后似有 一稳定阶段,过一段时间再出现其他或更多系统器 官的功能障碍。
而器官直接损伤经过及时的外科修复和适当的器官支 持生存率较高; 慢性器官衰竭通过适当治疗可缓解。
只要有效地遏制炎症的发展可逆转。临床上 一般不会遗留器官损伤的痕迹或转入慢性病 程; 病理上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是广泛的急性 炎症反应,如炎细胞浸润、组织细胞水肿、 器官湿重增加等。

MODS临床分期和特征

(2)肾脏功能受损: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平衡紊乱、 排除氨的尿素生成能力下降。 血清BUN≥35.7mmol/L(100mg/dl) , 血清肌酐≥ 176.8μmol/L(2.0mg/dl)。

(3)肝脏功能受损:血清胆红素增高、谷草转氨酶增高、 谷丙转氨酶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总胆红素> 85.5μmol/L(5mg/dl)及SGOT(血清谷草转氨酶) 或LDH (乳酸脱氢酶)为正常值2倍以上。
有肾功能衰竭者多死亡
无肾功能衰竭者即使有3个器官衰竭 也有希望存活
(三)、肝的功能变化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Liver
肝功能障 碍发生率
仅次于肺
发生时间
在肺肾之后或最先
黄疸或肝功能不全、有或 主要表现 无肝性脑病。
(四)、胃肠道的功能变化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主要表现
粘膜糜烂、溃疡与出血,消 化吸收功能减退和肠屏障功 能减退。
确诊
内镜检查确有溃疡与出血
创伤、休克、感染
微循环血液灌注
粘膜变性坏死,通透 性 胃肠粘膜屏障功能
肠源性感染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甚至脓毒血症
(五)、心脏的功能变化
Functional Changes of the Heart

临床表现
MODS 临床表现
一、原发病的表现
二、受累器官的表现
三、特征性临床表现 四、临床分期和特征
MODS 受累器官的功能变化
(一)、肺的功能变化 (二)、肾的功能变化 (三)、肝的功能变化 (四)、胃肠道的功能变化 (五)、心脏的功能变化
(六)、免疫系统的变化
(七)、凝血系统的变化
(一)、肺的功能变化
凝 血 系 统 功 能 衰 竭


血小板计数进行性 ,凝血时间、凝血酶 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 原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有出血倾向或出血。
各系统器官的关联模式
肺衰竭 肺血管阻力
右心负荷 右心衰竭
心输出量、PaO2 、全身组 织器官缺氧与酸中毒
M O D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