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件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件


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 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 果。
自尊=成功/抱负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
归因——内因、外因
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 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 过程。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 义的感情。
意志——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 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 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心理过程
知——情——意
能力——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 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 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
气质是表现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 动力特点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 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学派
1.构造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1.客观性 2.辩证发展 3.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4.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感觉和知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 2.嫉妒 3.羞耻 4.内疚
态度——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 的反应倾向。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 的时候把自己私人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从众——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 、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 保持一致的现象。
爱情 1.一般在异性之间产生 2.个体成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3.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4.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精神上
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 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 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既可以是事物 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 而不是物质的。
科学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首创者——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
符号互动论
精神分析论——意识和潜意识、力必多(性本 能)、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生本能和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社会化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 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比人低级 ,要么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 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 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 就是天神。
兼职心理咨询师培训
基础心理学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
的结果。 只有人类才有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
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2通过大脑的活动 将客观外界事物变成影像,从而产生了人的心理。
需要——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 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 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兴趣——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 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 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 动机。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体 4.参照群体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角色社会化 3.道德社会化 4.政治社会化
爱好——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某种对 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 成为人的爱好。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 的反映。
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性格——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 智特征
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本我 自我 超我
荣格的人格理论 内向——外向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 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 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学习论——联想、强化、模仿 社会交换论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 感觉后像 感觉对比 联觉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 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理解性
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
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 行过的动作操作。
记忆的种类 1.形象记忆 2.情景记忆 3.情绪记忆 4.语义记忆 5.动作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 现的过程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 在联系的认识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 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言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想象——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 新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 过程,它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 的行为。
睡眠和梦——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和集中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