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中职内科护理课件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中职内科护理课件


Company Logo

六、护理措施
第二节(一)
1休息 2饮食 3日常生活护理
1观察有无左心衰竭的征象 2观察有无右心衰竭的征象 3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4观察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征象 5观察水肿消长情况
1呼吸困难的护理 2水肿皮肤的护理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对症护理 用药护理
【病因】
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和睡眠状态。
第三节
【临床表现】
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等症状。
【心电图特点】
窦性P波,频率>60次/分,PP间隔>10秒
Company Logo

五、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第二节(一)
1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有关。 2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心输出量下降导致组织缺氧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时间长、水肿严重、营养不良有关。 5潜在并发症强心苷中毒、电解质紊乱、深静脉血栓。
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发病因,常见的有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二 尖瓣狭窄、高血压危象、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心律失常、静脉输液过多 过快等。

二、临床表现
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发展迅速,且十分危险
第二节(二)
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伴有窒息感,端坐 呼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及皮肤湿 冷,并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三、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第二节(二)
1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有关。 2恐惧与病情危重、严重缺氧所致窒息感或濒死感、监护室的抢救设施 和抢救时的紧张气氛等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咳痰无力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Company Logo
LOGO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循环
(三)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 ——体液
1心脏结构 2心脏的传导系统 3心脏的血液供应
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
Company Logo
LOGO
第三节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一、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异位心律
第三节
(二)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Company Logo

窦性心动过速

二、临床表现
(三)全心衰竭
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表现,或以某一侧心力衰竭为主。当左 心衰竭继发右心衰竭时,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可使左心衰竭的肺 淤血减轻,症状改善。
第二节(一)
(四)心功能分级
Ⅰ级(心功能代偿期) Ⅱ级(轻度心力衰竭) Ⅲ级(中度心力衰竭)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第二节(一)
1X线检查
2超声心电图
3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Company Logo

四、治疗要点
第二节(一)
2减轻心脏负荷
3正性肌力药
5β受体阻滞剂 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1洋地黄类药物 2利尿剂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4β受体阻滞剂 5血管扩张剂

七、健康指导
第二节(一)
生活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Company Logo
LOGO
二、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二)
【病因】
第三节
健康人在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时 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心悸、烦躁不安,或有心脏搏动增强的感觉
【心电图特点】
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6s。心率大于100次/分
Company Logo

窦性心动过缓

二、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
第二节(一)
1症状 呼吸困难 咳嗽、咳痰和咯血 心排血量降低症状 2体征 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常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心尖区舒张 期奔马律和交替脉为其早期重要的体征。
(二)右心衰竭
1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痛及腹胀、尿量减少和夜尿增多 2体征 (1)颈静脉征 (2)肝肿大和压痛 (3)水肿 (4)发绀 (5)心脏体征
Company Logo
LOGO
第二节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LOGO
一、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一)
(一)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 2心室负荷过重 3心室舒张充盈受限
吸烟 Text 慢性心力衰竭 Text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①感染 ②身心过劳 ③循环血量增加或锐减 ④严重心律失常 ⑤治疗不当 ⑥其他
LOGO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包炎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2熟悉上述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病因、治疗要点、心脏 电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心包穿刺术的 配合与护理。 3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Company Logo

四、抢救、护理措施
第二节(二)
减少静脉回流
心理护理
吸氧 病情观察 迅速建立两路静脉
用药护理
1吗啡 2氨茶碱 3血管扩张剂 4利尿剂、强心苷制剂的用药护理

五、健康指导
第二节(二)
生活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