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毒蛇种类

陕西毒蛇种类

短尾蝮(土蝮子蛇)
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左右交错或并列,圆斑中央色浅,外侧常开放呈马啼形,在丘陵地区,春秋两季多集中在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园林捕吃鼠类、蜥蜴、蛙、鱼、蛇等,白天晚上都见外出活动。

主要分布在1000~300米区间的山林地带,溪水及环境阴湿谷地附近尤多,因短尾蝮需以蛙类及喜湿石龙子类为食。

短尾蝮攻击性强,攻击速快,毒性也较强,形成咬伤较易致死。

中介蝮(也称土蝮子蛇)
属于剧毒蛇种,背面砂黄色,具两行深褐色圆斑,左右圆斑往往并合,其间的砂黄色在背面形成一列窄横纹;眼后黑眉较宽,其上缘镶黄白色边。

主要栖居于林缘灌丛、草地或乱石堆,主吃鼠类,也吃蜥蜴及鸟。

高原蝮
背面棕褐色,自颈部至尾部有米黄色或灰绿色不规则斑块,头背部有深色纵纹,上下缘不镶浅色边;腹面呈土红色,密布黑色斑点。

高原蝮分布范围较狭窄,分布范围自1500公尺到高达海拔4320公尺,多出没于梯田边的杂草乱石堆处、山坡、路边、溪流旁。

菜花原矛头蝮(注意:不是菜花蛇)剧毒,头侧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
只有鼻间鳞与眶上鳞略大;躯体粗细正常,尾稍短.色斑变异较大,一般有菜花黄色,故名"菜花"原矛头蝮.但高海拔地区的黑化个体因体色深暗,菜花黄色不显.头背有特殊
的斑纹是一种剧毒蛇生活习性。

菜花原矛头蝮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或者高原,常见于荒草坡,农耕地,路边草丛乱石堆或灌木丛下,也见于溪沟附近草丛或枯树枝上.白昼常可发现,但主要于夜晚活动捕食。

原矛头蝮(俗名烙铁头、笋壳班)
形态特征: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

颈细头背布有很多细鳞片吻较窄,两鼻间鳞较小,隔有数片更小的鳞片。

左右两眼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小鳞14--16片。

鼻鳞与颊窝鳞前缘之间有1--数片小鳞。

体长1米左右体背颜色棕褐,在背部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相连成链状,腹部灰褐色,有多数斑点。

有夜行性。

生活于丘陵及山区, 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 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

剧毒蛇
竹叶青蛇(平常说的青竹标?但查资料青竹标是翠青蛇,无毒)
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头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

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

竹叶青喜欢上树,常缠绕在溪边的灌木丛或小乔木上。

多于阴雨天活动,在傍晚和夜间最为活跃。

虎斑颈槽蛇(野鸡hang)
微毒, 生活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稻田附近。

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