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歙砚石品石坑张玲一、歙砚石品歙砚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歙砚的名贵,除了其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外,还有其精妙的石品特色。
歙石有多种美丽的色泽和各异的纹色,有的以点滴状散开,有的以线条状层次排列,有的由有规则的线条构成,有的呈不规则的曲折形态。
按其天然纹饰分,主要有金星、金晕、银星、眉纹、罗纹、水浪、玉带、鱼子等。
(一)金星(附图1、2),色泽金黄,成点状,分布在砚石中,犹如秋夜繁星闪烁,十分耀眼。
古人按金星的大小、形态又细分为雨点金星、粟米金星、云雾金星等多种品目。
它的形成是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于砚石而成的。
雨点金星:金星呈长点状,或密或疏,方向基本一致,有的如飘洒而下的雨点,有的如冬日漫天飞舞的雪花,极富动感。
粟米金星:金星细小,状如粟米。
金花:呈不规则分布,似花非花,没有固定形态,常为金星、金晕同存一石,故又称金星金花或金花金晕。
(二)金晕(附图3),与金星同属种硫化铁类的物质,在岩石的形成、变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及岩石本身凝固程度的不同,在砚石中似金色霞雾散漫所形成的形象,形态万千,变化无穷。
古人对砚石中金晕的具体形象取了很多名称:如“长寿仙人”、“鹤舞”、“湖中寒雁“等等。
砚雕设计者们在设计图案时利用砚石中或浓或淡,或实或虚金晕纹饰,巧妙构思设计歙砚图案。
如(三)银星,色银白,由白铁矿呈星点状洒布在砚石中,硬度比金星略高。
(四)眉纹(附图4、5),又称眉子。
呈黑色,为条状,犹如美人眉毛,石质坚密细腻,望之凹凸不平,抚之却平滑如镜,极为神奇,实为大自然的精妙杰作,深受历代文人雅士推崇。
眉纹有粗细、长短、疏密、聚散之别,各具风采。
根据形态不同,分粗眉纹、细眉纹、长眉纹、短眉纹、对眉纹、雁湖眉纹、鳝肚眉纹等诸种品种。
粗眉纹:又称阔眉纹,眉纹宽阔,长短不一。
细眉纹:眉纹纤细,有长有短,如美人的柳叶眉一样妩媚动人。
长眉纹:眉纹修长,自然洒脱,疏密有致,有的贯穿于砚面两端。
线条优美、意境深远者如书法之笔划,直入画境。
短眉纹:眉纹短小而更具神采、更富动感,质好形优者如画龙点睛之笔对眉纹:眉纹工整清晰,平行成对排于砚面,酷似人的双眉,是眉纹中的珍品。
雁湖眉纹:又称雁攒湖眉子。
其纹理就象一群大雁在湖边聚集,如飞状、如跃状,似立、似蹲,形态多姿,秀美异常,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写意国画,极富诗情画意,是眉纹中的珍品。
枣心眉纹:眉纹两头尖细,中间粗且有斑,犹如枣核状,称为枣心眉纹,短小者为上。
鳝肚眉纹:石色黄中有黑点,如鳝鱼腹部之肤,眉纹多为线眉纹,排列均匀,呈紫黑色。
(五)罗纹(附图6),顾名思义,石质上的纹饰象绫罗一样的细纹,给人一种莹洁、素雅之美。
罗纹的纹理有着粗和细、疏和密、明和暗的区别,故可分为粗罗纹、细罗纹、暗细罗纹、刷丝罗纹、松皮罗纹、龙鳞等二十余个品种。
其中细罗纹粗罗纹:纹理交织明显,同一石中,色深处硬度大,色浅者硬度小。
细罗纹:纹理细密坚实,石质纯净细腻,纹理之间无明显的软硬之分。
此石初看似乎没有金星银花等光耀夺目的色彩,但其纹理细密,石质纯净,纹理间无明显软硬之分,具有呵气成水、发墨如油之特效,是歙石中的精品。
米芾曾对歙石有过评价“以细罗纹无星者为上”。
暗细罗纹:罗纹均匀,细微而密集且隐而不露,一般需放入水中方可见到。
石质软硬均匀,发墨极佳,是罗纹中的珍品。
刷丝罗纹:石质细腻温润,纹理细密整齐,如刷子刷过留下的痕迹。
有密有疏,有长有短。
长的称长刷丝,短的称短刷丝。
古犀罗纹:又称犀角罗纹,其纹理如犀牛角的纹理。
石质细腻温润,十分发墨。
松皮罗纹:亦称松纹罗纹,其纹理较粗,如松树皮一般,看上去有高低不平之感,实则平滑细腻。
龙鳞:石纹如龙身上的鳞片,折光较强,看上去起伏不平,实则平整光滑。
因数量少,纹理奇特而成为罗纹中一特殊品种(六)水浪(附图7),宛如湖面上微风吹拂而起的波浪,“动若千波逐浪,静如轻烟飘拂”,极富动感,天然成趣。
(七)玉带(附图8),石质莹洁如玉,砚石中有宽窄不一黑色条纹呈条带状分布。
它的形成实际上是由不同矿物成份的条带互层而成。
(八)鱼子(附图9),意为砚石中均匀密布的细小的点,形如鱼卵子。
鱼子石因其石色不同,可分为鳝鱼黄、鳅背纹、茶末绿等品种。
鳝鱼黄:砚石颜色偏黄,布满细小黑点,如鳝鱼腹部之肤,称为鳝鱼黄。
鳅背纹:砚石颜色呈青灰色,布满细小黑点,如泥鳅背上的斑纹,称为鳅背纹。
茶末绿:砚石颜色青绿,石中密集小点的颜色比底色略深,如茶叶末状,称为茶末绿。
二、歙砚石坑上面介绍了歙砚的诸种石品,有的读者会问:“歙砚石中是金星好还是眉纹好?金晕、水浪、鱼子谁优谁劣?”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是不能仅以纹理来判断砚石的优劣的。
因为一方砚石的优劣,决定于砚石的质、纹和色三个方面。
质,即砚石内在的质量,这是决定砚石质地优劣的基础;纹和色,即砚石的纹理和色彩,这是砚石优劣的表面特征。
可以这么说,砚石的优劣不在于砚石有无纹理或纹理的美妙于否,主是决定于砚石质地的优良。
有的砚石无任何纹理,但质地却湿润细腻,但它仍不失为上等石料;有的砚石纹色精美绝伦,但质地却粗糙,就不能称之为上等石料。
不同砚坑所产砚石的质地是有差异的,所以谈起砚石的优劣,首先要认识砚坑。
下面,将歙石各主要砚坑情况简介如下:眉子坑:是龙尾砚石中开采较早、开采时间较长、砚石质量较好,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坑口之一。
位于龙尾山之西,距芙蓉溪30米左右。
唐开元年间开始开采,宋代达到高峰,元代之后未见有关开采的文字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重新发掘。
此坑从上至下分为三处:上坑(主要石品有鱼子纹、线眉、鳝肚眉纹、白眉、龟背、枣心眉等),中坑(主要石品有粗眉、长眉等),下坑(主要石品有细眉纹、短眉纹、暗细罗纹等)。
上坑眉纹偏细,折光不强烈;中坑的眉纹比较长、较阔,眉纹之间交织较多;唯下坑所出的眉纹最典型,其纹色清晰,石质莹润光洁,为上品。
罗纹坑:处眉子坑东侧,南唐时开采,北宋、明代及当代均相继开采。
石品有粗罗纹、细罗纹、水浪纹、刷丝纹等。
此坑开采的石料,石筋较多,若取出6—7寸(16CM左右)无筋的砚石则为上品,故古人对歙砚有“七寸为珍、八寸为宝”之说。
水舷坑:眉子坑下芙蓉溪旁,南唐时开发。
矿坑低于溪床下5~6米,常年水淹,开采十分困难。
此坑于1979年和1986年两度集中人力、物力进行过重点开采。
石品主要有金星、金晕、水浪纹、罗纹等。
2005年2月,因拓宽马路,水舷坑被填平了,这应是对水舷坑最好的保护。
金星坑:又称罗纹金星坑,在眉子坑东侧。
宋时开发,后停采,20世纪60年代初重新发掘。
石品主要有金星、金晕、玉带、彩带、罗纹等,石质上乘。
水蕨坑:与水舷坑隔溪相望,相距20米左右。
俗称“对河石”。
宋景祐年间开发,后停采,1988年重新开挖。
石品主要有粗罗纹、细罗纹、眉纹、金星、金晕等。
眉纹多数相互间交织成片,如江海之波涛,砚石常夹有石英层,杂质、夹层少者为佳。
叶九坑:在溪头乡岭背村对面山上,宋时开发,其后停采,1988年重新发掘。
石品均为眉纹,眉纹相互交织连片,如波如浪,眉纹自身的硬度较无眉纹处硬,石质亚于眉子坑的砚石。
因此坑石料产于岭背村,俗称为“岭背眉”。
外庄坑:位于溪头乡外庄村的后山上,所出砚石石品主要是眉纹,少数有金星、金晕相间。
该坑所产砚石石质粗松,眉纹与无眉纹处硬度反差较大。
因位于外庄村,故俗你为“外庄眉”。
罗纹里山坑:位于外庄村对面的山上,始采于南唐,宋时停采至今。
主要石品有罗纹、金星、金晕。
紧足坑:位于罗纹坑之下80米处,据史料记载,此坑始采于元代。
主要石品有金星、金晕、眉纹、金圈(有的金圈如动物的眼睛,故称为“龙眼”)。
溪头坑:位于龙尾山北面,与眉子坑相继1000米。
宋时开发,宋以后停采,近代重新开采后,也只是零星出产砚石。
此坑的石品为鱼子、金星、金晕等。
石质结构较松,星和晕的颜色发黄、发暗,不如金星坑、水舷坑和水蕨坑所产。
碧里坑:在济溪村河对面,宋时开发。
1988年由于当地村民无意中发现遗留的残石,随后开始寻坑采石。
其石品有金星、金晕、罗纹,纹色美妙。
除少数石质坚密者属上等砚材外,多数砚石质地偏粗,结构偏松。
济源坑:位于济溪村的后山上,宋时开发,后停采,1982年恢复开采。
此坑砚石为青灰色或褐黄色,石品主要是鱼子纹。
有些鱼子纹中有金晕相间,称鱼子金晕,这种金晕颜色偏黄偏淡。
除了上述坑口,还有一种砚石也应当引起我们关注,它因集中出现在某一地方而得名。
芙蓉溪子石:芙蓉溪是龙尾山脚下的一条小溪,史料中就有溪中寻石的记载。
子石,也有人称仔石,也就是卵石,这些子石是古时山石自然崩塌或古人采石时砚石滚落溪中,历经水流的千年冲刷,在河床中翻滚、碰撞、磨擦等,以及溪水浸泡,去粗存精留下来的砚石精华。
子石外表有一层特有的珍珠光泽,磨开石皮,可见砚石呈半透明状,石声一般为木声。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子石,具备了优质砚石的所有特征,因其来之不易而更显珍贵。
芙蓉溪也因不间断出产子石,提供历史上各个时期砚石的“样品”,而被称为“旧坑大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子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作,但子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已日渐枯竭。
从各个砚坑所出的同一纹理砚石作一比较,金星石以金星坑、水舷坑为优,其次是水蕨坑,再次是溪头坑、紧足坑、碧里坑;金晕石以水舷坑、金星坑为上,其次是水蕨坑,再次是溪头坑、碧里坑、紧足坑,又次是外庄坑和济源坑;眉纹石以眉子坑为上,其次为水蕨坑,再次是叶九坑,又次为外庄坑;罗纹石以罗纹坑和水舷坑为上,其次是里山罗纹坑和水蕨坑,再次为碧里坑;鱼子石以眉子坑为上,其次是济源坑。
从上述各坑砚石优劣看,我们发现金星坑、水舷坑、眉子坑、罗纹坑四个砚坑所产砚石纹理虽不尽相同,但所出的砚石质地大部分为上等石料。
因此,人们将把以上四坑称之为“旧坑”或“四大名坑”,同时将次于这四个砚坑的其它砚坑称作“新坑”。
当然并不是说金星坑、水舷坑、眉子坑、罗纹坑四个砚坑所产砚石质地肯定优于其它砚坑所产的砚石。
我们鉴定砚石质地的优劣,认识砚坑是基础。
了解掌握了不同砚坑所产砚石的差异,在鉴定砚石质地优劣时才能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