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刚鼎之作——《鸟人》《鸟人》以其高超的叙事手法;对世界的观察方法,独特的写作风格,令我叹服,并且不禁感叹:这也许会是中国近二十年来最好看的一部小说!1、内容方面作者从最底层的蚁族生活开始叙述,传授了都市青年最荒诞却又最实用、最魔幻却又最清晰的中国城市生存法则。
当今社会愤青扎堆,蚁族成群,如何从愤青走向精英,从蚁族走向巨鳄?功成名就的刘心武在本书中给出了最直接的答案。
《鸟人》可以说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自从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主编的《蚁族》将“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80后大学生带入公众视野之后,80后蚁族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成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的弱势群体,大转型时代的中国社会造就了少数富人的传奇,同时也造就了千千万万穷人的悲剧。
刘心武的新书《鸟人》其主角鸟博士,父母含辛茹苦供他读到博士,换来的却是家徒四壁,这种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贫富差距使得中国社会呈锥形发展,于是在这种尖锐的贫富差距矛盾中,《鸟人》的故事开始了。
刚从象牙塔出来的鸟博士是个不折不扣的蚁族,他过着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日子,因不满导师的学术视野并且困于家计、生计,鸟博士被迫决定在学业未完成之时投身社会,于是开始南下投奔好友小七。
鸟博士荒诞的游历生活开始于去投奔小七的路途中,在南下的车上他与老鹰冲集团老大相遇,因其过人学识,被老大聘为特别助理,专门从事老鹰冲重组调研。
鸟博士由此接触并调查了社会灰色地带中的所有势力,并与瘦狗村相联系,得出了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关系的回答。
这个报告被农贸部长所赏识,鸟博士因此成了部长特别助理,被任命为特管会主任,由此一步步进入社会高层,但是鸟博士最后的命运却是沦为阶下囚……像鸟博士这样的蚁族似乎非常幸运,他一出去就遇见贵人——老鹰冲集团的老大,并且迅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学生变成月入一万的高级白领。
鸟博士这种身份的转变是一种灰色的转变,因为他进入的是一个灰色的集团。
在这种灰色环境的熏陶下,鸟博士被迫成为社会灰势力的爪牙,他在潜移默化中“长出尾巴”,并且一步登天变成一个“鸟兽”。
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兽族的掠夺式生存被歌颂被膜拜,成了无数蚁族的向往和标杆,但从蚁族到兽族必须得经历一个累积奋斗的过程。
刘心武在这个灰色的励志小说中让鸟博士从蚁族一步登天变成兽族,这种转变可以说让读者触目惊心,鸟博士仿佛是被当今社会强行拉伸畸形发展的变形体。
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个一飞冲天却又一直被束缚着的鸟兽,每一次一飞冲天之后,他身后总是一地鸡毛。
表面上鸟博士在事业上步步高升,似乎越飞越高,但是另外一方面作者又暗示飞得越高将会跌得越重。
因为一个蚁族的成长如不经历一步步筑巢,一层层的蜕变进化,他不可能从弱小的蚁族进化成为真正强大的兽族。
像鸟博士如此之幸运的人,最后的下场却是沦为阶下囚,揭示的是一种宿命但何尝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种灰色励志的情节与荒诞的人物将小说带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
小说中这种灰色的励志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荒诞,而荒诞中暗示了现实的本质,作者在现实的本质中又探讨了事物的内因,并且从表象的事件上让主人翁变成“鸟人”,漂浮在虚虚实实的幻境里。
层出不穷的人物和事物如同鸟博士飞起后抖落的那一地鸡毛,令人目不暇接并且引人深思。
在鸟博士种种经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层层被拨开的现实真相,这种真相告诉我们光鲜亮丽的现实背后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世界,蚁族只有进化成兽族才能更好地生存。
在这种真相的诱惑下,鸟博士畸形进化,越陷越深,到最后不可避免沦为阶下囚,理想幻灭。
鸟博士如此大好青年,有理想有抱负,但他遭遇到一种揠苗助长式的变形成长,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不幸。
如果说鸟博士的幸运在于他能够一飞冲天,那不幸也正是在于这种一飞冲天,因为事实上他这种飞翔不是一种飞翔,而是被别人用手强行抛到天上,他上升得很快,跌落得自然也很快。
小说的最后,鸟博士在监狱里“无所顾忌地化为一只金雕,穿窗翩然而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种历经理想毁灭后的新生。
这样一个魔幻的结局映射了作者悲悯的情怀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作者用这种灰色励志当成反面教材告诉我们:非常幸运、灰色的转变是鸟博士的个体标本遭遇,但千千万万蚁族的蜕变路径并非如此。
2.文学角度刘心武以荒诞写时代,其笔触从江湖到庙堂到市场再到地狱,将这个时代一网打尽,可谓完美体现了当下社会大转型所呈现出的迷乱格局。
从刘心武的《鸟人》一书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时代的迷乱是基于三种力量的交织博弈——日趋式微的传统儒家、充满浪漫色彩的社会主义以及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
刘心武将眼光对住时代大潮流,通过《鸟人》一书刘心武为当下异常复杂荒诞的社会现实做了小说艺术图解,刘心武写出了当代人性的深度畸形迷乱,并且深入描写了当今社会耳目所不及的生活另一面——隐形的生活面,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现实万象与人鬼神兽交错的中国人性原形毕露。
《鸟人》的出现才可以说是中国作家良心不泯的有力表现。
刘心武《鸟人》里面主角鸟博士头大身细脑门上贴标签,神情痴傻却深谋远虑,能穿透现实迷雾沉潜历史看破未来,他种种匪夷所思的际遇带领读者真正穿越当下耳目所及的迷离现实,进入另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这种境界跟阿来一比,显然已经高出几个层次。
对于这样一个时代,“快餐至上,娱乐至死”,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刘心武恰好就是这个旁观者,他《鸟人》一书的出现就是对这个时代集体失语振聋发聩的一击。
魔幻主义、现实主义等各中写作方法的运用,已经熟练掌握,化作己用。
从书中可以看到文学大师的身影,刘心武老师的灵魂。
从冒牌导师到飞鹰走狗论;从囡囡以及影子同事到商业街上空的动漫混战;从编制与工资的困惑到车痴;从自投罗网到再见老七。
世间百态万象,世间光怪陆离,世间千奇百怪,世间经典时尚在书中都有一流的描写,一流的暗喻,一流的刻画,一流的象征。
如果说《鸟人》基本可以定位为“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那么它同时也是一部个性充分的作品。
新时期文学曾出现两个走向:现代主义试验成风与现实主义持续不懈。
这个过程中,如何看待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价值也有争论。
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只是玩弄形式追求时尚,甚至只是拾西方现代派文学牙慧;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具有创新意义,不能老抱着现实主义不放。
但事实上还有一种现象: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出现了交织与融合。
其中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堪称典型。
魔幻现实主义在1980年代中国小说已经出现,但当时只有莫言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1990年代后,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则更为普遍和自觉。
主要表现在形式主义明显淡化,文化视野、哲学思考、民族反思、社会批判等思想意识更为突出。
如《白鹿原》、《尘埃落定》、《黑山堡纲鉴》、《日光流年》、《檀香刑》和《受活》等就是如此。
而刘心武的《鸟人》也是属于这类自觉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有个著名观点: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也就是说文本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是紧密联系的,艺术形式实际是作家认识生活、把握世界和表现思想的审美形态。
而《鸟人》叙事形式的新颖与深刻的主题思考,不仅密切相关,也相得益彰。
既包含了马尔克斯式的神奇想象,卡夫卡式的荒诞,西方现代派的黑色幽默,象征主义的描绘,同时也有通俗小说的故事元素。
3.主题深度正如克莱夫贝尔所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鸟人》的有趣故事、故事结构和叙事方式,又是“意在笔先”和“辞能达意”的结合。
所谓“意在笔先”,是指《鸟人》的叙事设置和艺术形式的探索,并非只是追求“好读”,更不是玩弄技巧的“形式游戏”,而是显示了作家把握世界的思考。
其“意”或者说主题,就是《鸟人》对现实中国社会发展史某些荒诞本质的深刻揭示。
而“辞能达意”是指形式探索是为了更好表达相关思想。
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方式是为了更加逼近现实荒诞。
《鸟人》的主题思考,或说对现实中国社会某些荒诞本质的揭示,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有三个思考更为重要:一是对现实中国社会文化状况的寻根问底。
作者曾说他想通过《鸟人》来探索中国儒、释、道三种文化结合一体后,在当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和状况。
每一种文化价值体系,正如荣格所说都是一个民族长期孕育的“集体无意识”,那么这种集体无意识也必然会体现在民族性格中。
如《鸟人》中的“尾巴”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民族文化隐喻。
这些各式各样的尾巴,如教授的老鼠尾巴,牛老大的紫色尾巴,K老大的臭鼬尾巴,司长的斑马尾巴,高官的牧羊犬尾巴,局长的猫尾巴,部长的松鼠尾巴和浣熊尾巴,会长的土拨鼠尾巴,郑老板的豹尾,实际都隐喻着某种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状况。
而这些集人、鬼、神、兽于一身的中国式英雄,既是特定传统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当下中国文化状况的一种象征。
二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穿透性描述。
《鸟人》对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穿透性描述,主要展现在儒家传统、革命理想和市场规则的交织、冲突和博弈中。
这三种力量的交织和博弈,不仅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导致了种种奇异景观和荒唐现象。
如全国城市化最快的红都市特区,江湖侠义与社会理想结合的瘦狗村农庄,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混乱和人性百态,研讨黄河断流问题的部厅级环保会议的官僚主义,部长工作室中的影子同事,包括大学校园中科研人员的利欲熏心,等等。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和行为,既展现了儒家传统、革命理想和市场规则之间的复杂关系,也集中呈现和高度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某些根本状况现象,确实发人深思。
三是对现代“丛林法则”的揭示。
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也不断上演过。
这种丛林法则在现代中国同样频频发生。
《鸟人》中那些个具有超人本领的“尾巴人”,就是丛林法则的实现者。
无论高官政要、财富大亨,还是江湖老大甚至学界名流,都是俗世社会中呼风唤雨的英雄。
他们不仅掌握着社会资源,甚至掌控着平民百姓的生存和生命。
弱肉强食、成王败寇,则是他们最拿手的把戏。
由此他们也成为现代丛林法则中的枭雄。
令人悲哀的是历史却往往被他们书写。
故事非常好看的《鸟人》,文学良知也是其可贵的精神品格。
4.总结总的说来,《鸟人》一书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火候恰到好处的魔幻笔法,更在于这面魔镜能不断映射出人性在欲念面前的悸动与堕落。
主人公鸟博士在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之后,终没能抵挡住高薪的诱惑,被拉进了藏污纳垢的“老鹰冲”集团,成了恶势力手中的一枚棋子,甚至刚入伙就电话行骗了一位可怜的考生。
相信大家读到这里,都会和老四一样感叹:“读书越多越容易蒙人”。
在经历了一番良知与欲念的搏斗之后,鸟博士已完全蜕变成了一个狗头军师式的人物,他费尽心机地替恶势力出谋划策,只为了自己从中分一杯羹。
这样的一位主人公的内心性格,十四章的标题概括得妙:“飞鹰走狗论”。
在魔幻笔法的映衬下,书中的细节描写也颇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