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完整版

心理学史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二章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答:1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2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答:经验科学:1 自然科学:研究间接经验2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直接经验到的因素:心理学乃“直接经验之学”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答:实验内省法:——实验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内省法: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4. 试评冯特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

答:1理论体系显得庞杂和混乱2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同一范围,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3尽管宣称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但仍未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4尽管主张整体的心理学观,但仍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5.简述艾宾浩斯关于的记忆研究。

答:1无意义音节:2艾宾浩斯认为在实验中不能采用有意义的文字材料,因为其包含了旧经验的影响及意义联想3无意义音节是两个辅音中间加上一个元音所构成的没有任何语义的音节,如ZOG,NOZ,GHD等4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最大限度保证了实验研究的客观性5节省法:要求被试在第一次完全记忆之后,隔一段时间再学再背,然后对比前后两次学习记忆所花时间的长短,计算出两次记忆过程中所节省的时间和记忆次数6、对冯特来说,什么是心理元素,它们的特性是什么?你的回答中请论述冯特情感三维说。

答:自己找7、界定冯特理论中所使用统觉。

答: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8、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1第一次对记忆作数量分析,揭示了人类记忆保持与遗忘的一般规律2康德曾认为高级心理活动不能用实验研究,艾宾浩斯打破了这一禁区,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新的局面3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4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第四章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的评价)一、行为主义的贡献答:(一)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以客观行为代替了主观意识,以实验法代替了内省法,使心理学可以获得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二)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由于行为主义的目标就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因而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二、行为主义的局限答:(一)生物学化倾向严重:否认心理和意识的存在,把行为归结为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刺激、反应又被分析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等生理活动(二)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否认意识、心理、内省及相关的概念,使心理学犯了客观主义的错误,成为没有头脑的心理学(三)犯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忽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因素的作用,把人视为一架被动的刺激-反应机器,把环境看作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三;早期行为主义的缺陷答:早期行为主义者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全盘否定意识,但是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不能因为它难以研究而回避它、排斥它。

忽视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贬低大脑等中枢神经系统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使心理学产生了无头脑的倾向,将人的心理活动降低到动物的心理水平。

过于强调外在刺激对行为的意义。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的行为动机,使得人们对行为的理解过于简单。

事实上,人的行为不仅受外在刺激的影响,也受个体内在动机的影响。

心理学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了解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六章格式塔心理学(两个名词解释)1、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理解有何独到之处?答:自己找2、什么是phi现象?答:又称似动现象,是指先后呈现的原本静止的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时差60毫秒)被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

3、格式塔心理学有哪些贡献与局限?4、什么是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同型论指的是意识经验与大脑基本过程的结构一致。

绝大部分格式塔心理学家都信奉“同型论”5.什么是蔡加尼克效应?1927年,勒温的俄国学生蔡加尼克通过记忆实验验证了勒温的关于心理紧张系统的观点,即人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效果好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效果的现象。

2、描述勒温所研究的三类冲突?第一种冲突类型是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冲突存在于一个人面临两个具有差不多同等级吸引力的正效价对象之间,他必须就其中的某一个对象做出一种选择。

第二种冲突类型是双避冲突:左右为难,这种冲突就是指一个人面临两项都想逃避的对象时,他必须就其中一项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三种是趋避冲突:又爱又恨,这种冲突形式和上两种冲突形式有所不同,它指一个人对同一个对象又趋又避,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谓的又爱又恨。

第七章1,何谓俄狄浦斯情结和克勒厄屈拉情结。

分别指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2、请界定下述荣格理论中的术语:集体潜意识、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

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和自性人格面具: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又称男女两性倾向。

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阴影(阴暗自我、“兽性”):切不道德的欲望和倾向。

自性:即潜意识中的自我,指自我的本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

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3.请界定下述阿德勒理论中的术语:追求优越、生活风格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追求优越和自卑感密切联系,是对自卑感的补偿–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只追求个人优越,另一种是追求一种优越、完善的社会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的生活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但有时他又给出其它定义,如一个人自己的风格、人格的统一体、个体性等。

总之。

生活风格是因人而异的。

阿德勒认为儿童到5岁左右便形成了生活风格。

其家庭关系、生活条件和经验决定了他今后一生的生活特点。

他提出三种研究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和梦的分析。

3、区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叙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4、5、潜意识论:6、意识过程在人的全部精神过程中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无意识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前意识]是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从前意识到意识,或从意识到前意识,二者虽有界限,但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中去。

[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是弗洛伊德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7、–意识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8、–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9、十一章1.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一)人性论、人道主义(二)现象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三)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2.简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1、主张把个体内在的意识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2、健康的人格水平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有机统一。

3、马斯洛强调只有坚持以健康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才能有最好的生活。

”4、在研究方法上,马斯洛认为,“传统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许多缺限的根源在于以方法中心或者技术中心的态度来解释科学。

”改变这一现状应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对个人或社会有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以心理现象的本质为中心。

3.简述罗杰斯的人性观。

人性观点是罗杰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1、人性是乐观的、积极的且富有建设性2、强调人性是发展变化的3、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经验罗杰斯认为人的变化过程也是由经验造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普遍强调人的意识经验的主导作用。

经验是认识活动的基础罗杰斯指出:“科学、治疗以及生活的所有其他方面首先植根于并且依据一个人瞬间的主观经验。

它从内在的、整体的和机体的经验中生长出来。

”4.简述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观点。

1、人的存在罗洛•梅指出,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整体存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个人的存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任何逃避选择的行为都不利于其自我的存在。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重新经验他自己存在的真实性,更充实地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2、人的存在世界的三种方式①人与环境的关系方式②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方式③人与自我的关系方式,即自我的内在世界3、存在感存在感是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意识和体验。

罗洛•梅认为,存在感是人生的目标、支柱,是赋予人自我尊严的基础。

5.简述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1、在人性问题上——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人的本性既是心理的,也是精神的,而精神在其中又处于首要的地位。

心理健康的定义必须包括精神的维度,人类对精神的寻求应该成为生命的中心,精神训练是重要的,提升精神成长和人的意识品质,是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一大核心内容。

2、在研究对象上——以超自我、超时空的意识现象为研究对象超个人心理学研究者将人视为一种“身、心、魂、神”的整体,并试图从“生物-心理-社会-精神”这四个层面建立起一种广泛的医学模式,即具有统摄性的一种人性理论或意识模型。

信念系统在人的精神生活和意识世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健康的信念系统有助于推动人的健康发展和心理机能的提高。

3、在研究方法上——倡导开放性的多元化方法论继承人本主义的“问题中心论” ,认为心理学研究可采用实证定量和质的定性的研究方法。

倡导跨文化的方法,反对西方文化中心论,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意识。

特别重视东方传统哲学和宗教,将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和中国古代道教的人性理论和践行策略等思想纳入研究中。

4、在研究任务方面——重视对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整合科学实证与理性思维的整合;内省观察、现象学分析和动力心理学的整合;东方智慧与西方超个人研究的整合。

第五章1. 什么是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对早期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内部因素、把复杂心理现象简单化的极端观点不满的心理学家试图在不改变行为主义基本原则和立场的基础上,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了改造,例如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他们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条件1:由于早期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引起了不少人的非难和反对。

•条件2:受操作主义哲学思潮对新行为主义者的影响• 2.简评斯金纳的心理学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