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大纲-王重鸣

管理心理学大纲-王重鸣

《管理心理学》课程一,《管理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 03232006(二)课程英文名称:Managerial Psychology(三)开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科学生(四)课程性质:《管理心理学》是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学科.《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了解必要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后续课程为组织行为学.(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为今后的管理实践活动打下理论基础.(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一般知识,个体心理与个体激励,群体心理,领导心理与组织建设等几个部分.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案例的分析讨论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予以重视.讲授时要注意顾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54 学时学分数: 3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学时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基础33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88第三章人的差异55第四章激励理论1010第五章激励理论的现代应用22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管理22第七章群体心理33第八章群体中的人际交往33第九章群体互动22第十章领导心理66第十一章组织文化44第十二章工作团队22第十三章组织变革与发展22合计5252考试2(八)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学生自学并结合案例进行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学习期间将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课程总成绩的计算方式如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60%,平时作业,自学成绩占40%.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基础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管理者角色论,掌握管理者的技能;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教学时数: 3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和管理心理学一,管理二,管理心理学第二节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角色论二,管理者的技能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考核要求: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2,管理者角色论(理解)3,管理者的技能(理解)(识记)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领会)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中管理心理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学时数: 8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学科的发展二,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心理学三,管理心理学在其他国家的研究与应用四,中国古代,近代管理心理思想和现代研究应用第二节管理心理学与新世纪的挑战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二,员工的多元化三,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考核要求: 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领会)2,管理心理学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领会)第三章人的差异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在气质,性格,能力上的差异,并掌握如何据此进行有效管理;了解人的知觉,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的影响;理解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掌握塑造行为的方法.教学时数: 5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个性差异与管理一,个性概述二,气质差异与管理三,性格差异与管理四,能力差异与管理第二节人的知觉,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一,知觉二,价值观三,态度四,工作满意度第三节人的行为及塑造一,人的行为二,人的行为塑造考核要求: 1,人在气质,性格,能力上的差异(领会)2,个性差异与管理(运用)3,人的知觉,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及对工作的影响(领会)(运用)4,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理解)(识记)5,塑造行为的方法(领会)(运用)第四章激励理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激励及其动力基础;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观点,实践价值及局限;学会用激励理论来解释组织的各种激励措施.教学时数: 10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激励及其动力基础一,需要二,动机三,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四,激励概述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二,双因素理论三,ERG理论四,成就动机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一,期望理论二,公平理论三,目标设置理论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综合型激励理论一,强化理论二,归因理论三,综合型激励模式考核要求: 1,激励及其动力基础(理解)(识记)2,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观点,实践价值及局限(理解)(识记)3,用激励理论来解释组织的各种激励措施(运用)第五章激励理论的现代应用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目标管理的内容和过程,了解目标管理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学会运用员工参与,工作丰富化,浮动工资,灵活福利等激励手段;了解知识型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法.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内容和过程二,目标管理的应用与发展第二节员工参与与工作丰富化一,员工参与二,工作丰富化第三节浮动工资与灵活福利一,浮动工资二,灵活福利第四节特殊对象的激励一,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二,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考核要求: 1,目标管理的内容和过程(理解)(识记)2,员工参与,工作丰富化,浮动工资,灵活福利等激励手段的运用(领会)(运用)3,知识型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方法(领会)(运用)第六章心理健康与管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熟悉员工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制定员工心理健康帮助方案.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社会压力与心理紧张一,压力与心理紧张二,紧张的体验三,心理紧张的影响四,造成紧张的主要因素第二节挫折一,挫折的个体差异和容忍力二,挫折产生的原因三,挫折行为第三节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一,员工心理健康的内容二,员工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三,有助于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方案考核要求: 1,心理紧张的影响,造成紧张的主要因素(领会)(运用)2,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行为(领会)(运用)3,员工心理健康的内容(理解)(识记)4,自我心理调节方法(运用)5,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方案(理解)(运用)第七章群体心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群体的结构和类型;了解常见的群体心理现象;重点掌握群体的功能,群体凝聚力,有效性对群体绩效的影响;理解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教学时数: 3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群体一,群体及其分类二,群体心理现象三,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第二节群体绩效一,群体结构与群体绩效二,群体的凝聚力与群体绩效三,群体的有效性与群体绩效第三节群体动力一,群体动力理论二,群体规范三,群体压力考核要求: 1,群体的结构和类型(理解)2,群体心理现象(领会)3,群体的功能(理解)4,群体凝聚力,有效性对群体绩效的影响(理解)(运用)5,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对个体的影响(领会)第八章群体中的人际交往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群体中的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沟通的原理,掌握信息沟通的艺术;掌握冲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学会正确看待冲突,有效管理冲突.教学时数: 3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和人际需求的基本倾向二,人际吸引三,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第二节信息沟通及其艺术一,信息沟通的原理二,信息沟通的媒介与障碍三,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第三节冲突及其管理一,如何看待冲突二,冲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三,冲突的管理考核要求: 1,人际关系和人际需求的基本倾向(理解)2,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解)(运用)3,信息沟通的原理,信息沟通的媒介与障碍(领会)4,冲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5,如何看待冲突,冲突的管理(运用)第九章群体互动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竞争与协作的对立统一关系;了解影响竞争与协作的因素;掌握谈判的过程,要素和技巧;了解权力及其基础;了解诱导的特征.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竞争与协作一,普遍存在的竞争与协作二,竞争与协作的影响因素三,竞争与协作的互动第二节谈判与管理一,两种不同类型的谈判二,谈判的过程三,谈判的要素和技巧四,第三方介入帮助第三节权力与诱导一,权力及其基础二,依赖和管理三,不同于权力的诱导四,诱导的特征考核要求: 1,竞争与协作的对立统一关系(领会)2,影响竞争与协作的因素(领会)3,谈判的过程,要素和技巧(领会)(运用)4,权力及其基础(理解)5,诱导的特征(领会)第十章领导心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领导的功能,领导者影响力的类型;重点掌握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要求和培养,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理解四种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理解领导有效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教学时数: 6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领导及领导者一,领导及其功能二,领导者的类型三,领导者的影响力第二节领导者的心理素质一,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二,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培养第三节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一,成龙配套,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二,能位相宜,能力相加的智能结构三,协调互补,刚柔并济的心理结构四,专业互补,职能到位的专业结构第四节领导者思维和行为的出发点一,经济人假设二,社会人假设三,自我实现人假设四,复杂人假设第五节领导行为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方式理论三,权变理论考核要求: 1,领导及其功能(理解)2,领导者影响力的类型(领会)3,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要求和培养(识记)4,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识记)5,四种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理解)(运用)(识记)6,领导有效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理解)(运用)(识记)第十一章组织文化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组织文化的特点和组成;了解组织文化对组织的影响;识别三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学会发展和塑造高绩效的组织文化.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文化及三种典型组织一,组织文化的特点和组成二,组织文化理论三,三种典型企业组织第二节组织文化对组织的影响一,组织文化的功能二,组织文化的负面作用第三节组织文化建设一,发展高绩效的组织文化二,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塑造三,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文化整合考核要求: 1,组织文化的特点和组成(领会)2,组织文化对组织的影响(领会)3,三种典型企业组织(理解)(运用)4,发展和塑造高绩效的组织文化(运用)第十二章工作团队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团队的特征,类型和发展阶段;认识团队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会塑造高绩效的团队,把个人培养成合格的团队成员并不断激发成熟团队的活力.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团队的特征和类型一,工作团队的特征二,团队的类型第二节团队建设一,团队发展的阶段二,团队建设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第三节团队的组织管理一,怎样的团队是有效的二,怎样塑造高绩效的团队三,怎样把个人培养成合格的团队成员四,怎样不断激发成熟团队的活力考核要求: 1,团队的特征,类型和发展阶段(领会)2,团队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领会)3,怎样的团队是有效的(理解)4,团队的组织管理(运用)第十三章组织变革与发展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组织变革的目标,组织发展的特点;熟悉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掌握并能够运用组织变革,发展的程序和方法;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掌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变革变革的目标二,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三,组织变革的程序和方法第二节组织发展一,组织发展的特点二,组织发展的措施和方法第三节学习型组织及其建设一,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三,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步骤四,学习型组织的推广应用考核要求: 1,组织变革的目标,组织发展的特点(领会)2,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领会)3,组织变革,发展的程序和方法(运用)4,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理解)5,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步骤和方法(运用)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管理心理学》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管理心理学》卢盛忠主编第三版浙江教育出版社3,《管理心理学》廖明明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4,《管理心理学》朱永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管理心理学》孔祥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管理心理学》汪雪兴主编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7,《管理心理学》苏东水著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执笔人:黄国红审核人: 审核院系: 政管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