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复习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末复习题

高二化学(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离子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零B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C .活化能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会产生影响D .活化能指活化分子多出其它反应物分子的那部分能量 2.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 2(g)+3N 2(g)+9O 2(g)=2C 3H 5(ONO 2)3(l ) ΔH 1 H 2(g)+1/2 O 2(g)=H 2O(g) ΔH 2 C(s)+ O 2(g)=CO 2(g)ΔH3则反应4 C 3H 5(ONO 2)3(l )=12CO 2(g)+10H 2O(g) + O 2(g) +6N 2(g)的ΔH 为A .12ΔH 3+10ΔH 2-2ΔH 1B .2ΔH 1-10ΔH 2-12ΔH 3C .12ΔH 3-10ΔH 2-2ΔH 1D .ΔH 1-10ΔH 2-12ΔH 33.向1L 0.5 mol/L 的Na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Q3,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Q1>Q2>Q3 B .Q1<Q3<Q2 C .Q1<Q2<Q3D .Q1>Q3>Q2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热化学方程式结 论A 2H 2(g)+O 2(g)=2H 2O(g)ΔH=-483.6 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57.3 kJ/mol含4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C2C(s)+2O 2(g)=2CO 2(g) ΔH=-a kJ/mol2C(s)+O 2(g)=2CO(g) ΔH =-b kJ/mol b >aDC (石墨,s)=C (金刚石,s) ΔH=+1.5 kJ/mol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 .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B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 +2×283.0 kJ/mol 6.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 2(g) 2NH 3(g)在1L 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 内,N 2的物质的量由20 mol 减小到8 mol ,则2 min 内用N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4 mol/(L·min)B .6 mol/(L·min)C .10 mol/(L·min)D .12 mol/(L·min)7.对于反应A (g)+3B (g)2C (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 (A)=0.2mol/(L•s)B .v (B)=0.2 mol/(L•s)C .v (B)=0.3mol/(L•s)D .v (C)=0.2mol/(L•s) 8.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2NO+O 2,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同时生成2n mol NO 2B .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D .O 2的浓度不再改变 9.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 .升高温度B .加入一种反应物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T 2P 1T 2P 2 T 1P 1tn 10.对于反应2CO(g)+ O 2(g)2CO 2(g)(ΔH<0),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化学平衡后,下列各条件变化时,能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是( )A .恒容通入少量HeB .恒容通入少CO 2C .升高温度D .缩小容器体积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但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D .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 ,测得其pH<5 13.已知450℃时,反应H 2(g)+I 2(g) 2HI(g)的K =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H 2(g)+I 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 .50B .0.02C .100D .无法确定14.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 各0.16 mol 充入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 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t / min 2 4 7 9 n(Y)/mol 0.120.110.100.10A .反应前2min 的平均速率ν(Z )=2.0×10-5 mol/(L·min)B .4min 时,ν(逆)>ν(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1.44D .7min 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15.应2X (g )+Y (g )2Z (g );△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在不同温度(T 1和T 2)及压强(P 1和P 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n (Z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T 1<T 2,P 1<P 2B .T 1<T 2,P 1>P 2C .T 1>T 2,P 1>P 2D .T 1>T 2,P 1<P 2 16. 能正确反映出N 2+3H 22NH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关系的是( )17.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HClO 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NaClO 、HClO 都易溶于水B .HClO 与Na 2SO 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 2SO 4C .NaClO 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O =Na ++ClO -D .0.01 mol/L 的HClO 溶液中pH >218、某温度下,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 值变化曲线B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 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 .a 点Kw 的数值比c 点Kw 的数值大D .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 点酸的总浓度19.25℃时,0.01 mol/L 的稀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的浓度是( ) A .5×10-13mol/LB .0.01 mol/LC .1×10-7 mol/LD .1×10-12mol/L20、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A .pH=5的NH4Cl 溶液 B .pH=5的NaHSO4溶液 C .pH=8的CH3COONa 溶液 D .pH=8的NaOH 溶液 2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明矾净水:Al 3++3H 2O Al(OH )3 ↓+3H + B .氯化铵溶于水:NH 4++H 2O NH 3·H 2O+H + C .亚硫酸溶液中:H 2SO 3H ++HSO 3-D .在小苏打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HCO3-+ OH -=CO 2↑+H 2O22.下列四种溶液中,室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H +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①pH =0的盐酸 ②0.1 mol ·L -1的盐酸 ③0.01 mol ·L -1的NaOH 溶液 ④pH =11的NaOH 溶液 A .1∶10∶100∶1 000 B .0∶1∶12∶11 C .14∶13∶12∶11 D .14∶13∶2∶323.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 +)亦增大 C .再加入10mL pH=11 NaOH 溶液,混合液pH=7 D .溶液中33[][][]CH COO CH COOH OH --不变24、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0.1 mol/L -1(NH 4)2SO 4溶液中:c(SO 42-) >c(NH 4+)> c(H +) > c(OH -) B .在25 ℃ 100 mL NH 4Cl 溶液中:c(Cl -) = c(NH 4+)+ c(NH 3·H 2O)C .将0.2 mol ·L-1NaA 溶液和0.1mol ·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c(Na +) + c(H +) = c(A -) + c(Cl -)D .0.1 mol ·L-1的NaHCO 3溶液中:c(Na +) = c(HCO 3-) + c(H 2CO 3)+ 2c(CO 32-) 2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NH 4Cl 溶液中:c(Cl -)=c(NH 4+)>c(OH -)=c(H +)B .Na 2SO 4溶液中:c(Na +)+ c(H +)=c(SO 42-) + c(OH -)C .NaHCO3溶液中:c(Na +)>c(HCO 3-)>c(H +)>c(OH -)D .浓度均为0.1 mol/L 的CH3COOH 与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 (CH 3COOH) +c(CH 3COO -)=0.1 mol/L26.向饱和的BaSO 4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aSO 4溶解度增大,Ksp 不变B.BaSO 4溶解度、Ksp 增大C.BaSO 4溶解度不变,Ksp 增大 D 、BaSO 4溶解度、Ksp 均不变27、已知:25 ℃时,CaCO 3的Ksp=2.8×10-9,CaCO 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数值为1.4×10-5B .b 点与d 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C .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d 点变到a 点D .c 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Ca 2+)、c(CO 32-)一定相等28.常温下,以MnO 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 2+、Pb 2+、Cd 2+等,通过添加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 ,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并过滤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滤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S2-B .MnS 难溶于水,可溶于MnCl 2溶液中C .常温时,CuS 、PbS 、CdS 比MnS 更难溶D .加入MnS 后生成CuS 的离子方程式是Cu 2+ + S 2-=Cu S↓ 29.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 D30.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的是( )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学腐蚀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全部31.由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H+向Zn电极移动C.溶液的pH增大 D.电子由Cu转移到Zn 32、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A.反应中,盐桥中的K+会移向CuSO4溶液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33.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如H2、CO、CH4等)与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