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下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下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及应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A 、人迹罕至 来势汹汹 骇人听闻 荒草凄凄B 、回环曲折 历尽心血 锲而不舍 戛然而止C 、一拍即合 提心吊胆 眼花缭乱 相得益彰D 、略胜一筹 迫不急待 尽态极妍 锋芒毕露 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喝.彩 (h è) 妇孺.(r ǔ) 惆.怅(ch óu) 浑身解.数(xi è) B 、剽.悍(pi āo ) 脐.带(q í) 粗犷.(ku ǎng ) 叱咤.风云(zh à) C 、怂.恿 (s ǒng) 相称. (ch èng) 欺侮.(w ǔ) 目瞪.口呆(d èng ) D 、逞.能(ch ěng ) 狡黠.(xi á) 校.补(ji ào ) 人声鼎.沸(d ǐng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3分)A.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 、他在大会上对未来社会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作了一番慷慨淋漓....的发言,其独到的观点真令人折服。

C 、 他们同学三年,关系一直很好,两人相敬如宾....,互相尊重 D 、他办事不与人商量,喜欢鲜为人知....,不考虑后果,常常妨害大家的利益。

4、把下列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是( ) (3分)①每到元宵节,人们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购买火药,制造火龙,配以烟架、禹门等多种火焰表演。

②重庆铜梁“火龙”被冠为“铜梁龙舞”之首。

③交织的火花、炸鸣的鞭炮、激烈的打击乐,浓郁的乡土气息,充分调动着人们的观赏热情。

④这种舞以铁水打金花,辅以不同材质的导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场中火、升天火等,组成一片狂热的立体火阵。

⑤民间传说认为,火龙火花袭人,可以除去身上晦气,可为来年祛病免灾;火花越大、鞭炮越响,舞龙人和观龙人就越有兴致。

⑥最长的火龙长达40多米,表演时场面壮观、惊险奇特,受到群众的格外青睐。

A 、②④①⑥③⑤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②⑥①⑤③④ D 、②⑤④⑥③①5、下列句子中关于文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3分)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出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 、闻一多是一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的诗集《红烛》和《死水》是现代诗坛的经典之作。

C、莫泊桑、福楼拜、都德都是法国作家,歌德是德国作家。

D、《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篇散文,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是香港作家。

6、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一段语意通顺的话。

(4分)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如果你能,,那么,7、读下列语段,将划线句子按要求进行修改。

(4分)茶,是中国最传统、最古老的饮料。

①它见识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茶、品茶历来是中国人的习惯。

②而咖啡则是标准的外来户,漂洋过海,驾着洋舰洋船,随着西方殖民者一起进入中国市场。

还好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在国土纷纷沦陷的时候,茶香依然弥漫全国各地。

③反而是在迎来和平之后,如同被注入强心剂一般疯狂掠夺茶的领地。

茶馆一家家倒下去,咖啡吧一家家建起来。

④一时间似乎喝咖啡好像成了一种时尚,学生族喝咖啡,上班族也喝咖啡。

好多人只知享受浓郁的咖啡香甜,早已淡忘了质朴典雅的茶香味道。

1、第①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2、第②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3、第③句缺少主语,应改为。

4、第④句词语赘余,应去掉。

8、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表达学校师生对党的热爱,也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学校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吧。

(1)校团委发起了“唱红歌、传经典”歌咏比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号召所有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句式简洁,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2)学校报社的小编辑要为本次活动编写一份手抄报,内容是为隆重纪念党的90华诞,全面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

他们为报纸设计了几个漂亮的栏目标题,现在已经拟好了几个,请你也来拟写两个。

(4分)示例:红旗漫卷长征路先烈的足迹红星照耀中国A、 B、(3)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很多让我们敬佩的人,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下边就有一个,请你读一读,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分)胡兵是广东省英德监狱七监区副监区长。

2010年5月8日下午6时30分,路过仙水湖的胡兵突然听见有人大喊救命。

循声望去,发现两名小女孩在湖水中拼命地挣扎。

胡兵立即冲向出事地点,一头扎进5米深的湖中,奋不顾身往落水孩子的方向游去,他先把靠近岸边的小女孩托到湖岸上;然后又一头扎进湖里,三次潜水,把第二名小女孩救起。

但事后对于救人一事,胡兵却对任何人只字未提,拒绝了一切采访和回报。

(4)初一(1)班的同学用演讲比赛的形式来表达对党的热爱,你作为演讲比赛中的主持人,在比赛快结束的时候,请你写一段深情的结束语,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吧!(不少于50个字)(4分)二、古诗文理解与运用。

(25分)9、古诗默写填空。

(8分)(1),各领风骚数百年。

(2)黄梅时节家家雨,,有约不来过夜半。

(3)《逢入京使》一诗真切而自然地抒写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强烈感情和开阔豪迈的胸襟。

特别是,引起后代无数天涯游子的共鸣,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4)、峨峨眉山月半轮秋,。

(5)《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两句是,。

(二)读古文《口技》,回答下列问题。

(17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曳.屋()齁.声()11、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B、手有百指.:指明C、拍而呜.之:轻声哼着哄小孩入睡D、众妙毕.备:全、都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妇抚儿乳.施.八尺屏障两股.战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3、翻译下列句子:(2分)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14、按要求摘出原句:(2分)对声音作概括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文中议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短文第三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在原文中用//划开,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三、阅读理解。

(35分)枫叶礼赞①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②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

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③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

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

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

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

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

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④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

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

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

这哪里赶得上枫叶。

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

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⑤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⑥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

《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

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⑦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

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⑧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

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⑨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样红!16、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17、作者引用杜牧的诗《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4分)18、第七段中,作者在写血红的枫叶时,为什么还要写菊、松、竹、梅等植物?(3分)19、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简要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20、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二)、读下列文段,完成21——25题(18分)北京时间不到点①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

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