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药物的纯度检查和鉴别方法

第二章 药物的纯度检查和鉴别方法


未超过0.5级浊度标准液 或与所用溶剂相同 大于0.5级,小于1级
(八)溶液颜色检查法
(Color of Solution)
ChP2005年版 二部附录Ⅸ A
控制有色杂质限量的一种方法
1. 目视比色法 供试液与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深 黄色原液 K2Cr2O7 液 红色原液 CoCl2 · 6H2O 液 蓝色原液 CuSO4 · 5H2O 液 配成黄绿色、黄色、橙黄色、橙红色和棕红色5 种标准贮备液,再分别配成10种色号。共计50种 标准比色液。
杂质的来源:
生产过程中引入:原料、中间体、副产物、 异构体、有机溶剂残留等 储藏过程中引入:降解产物、氧化产物
(生产中也能同时产生)
杂质的分类: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
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指在个别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 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一般杂质 特殊杂质 多数是无机杂质,Cl-、SO42-、As、 Fe、重金属等 多数为有机杂质 有关物质项 ——原料、中间体、降解产
NaBr中I-检查
★不需对照品
(三)吸收度限度法
供试液的吸收度不得超过一定值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中酮体检查 2.0mg/ml 310nm下 A≯0.20
★不需对照品
三、一般杂质检查
信号杂质一般无害,但其含量的多少可以 反映出药物的纯度水平,氯化物、硫酸盐 等就属于信号杂质。 有害杂质,如重金属、砷盐、氰化物等, 对人体有害,在药品标准中必须严格控制。
例: 盐酸异丙嗪(抗组胺药)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 g,
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 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 B)比较,不 得更深;如显色,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附 录Ⅸ A)比较,不得更深。
2. 分光光度法 在某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收度,并规定其 吸收度不得超过某一限度。
热天平上分析 是在程序控制温 度下借助热天平以获 得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关系得一种热分析技 术。
4.4 4.2 4 3.8 3.6 3.4 3.2 3 2.8
度 氏 0摄
吸附水 0摄氏 度
一个结晶水
两个结晶水 50摄 氏度

50 摄

10 5摄


105摄 氏度
(十)炽灼残渣检查法
(Residue on Ignition)
ChP(2005) 二部 附录Ⅷ G
硫氰酸盐法 n=1~6
供试管 样x g 对照管 标准Fe3+ 10 g /ml x ml 加水25ml,稀HCl 4ml,过硫酸铵50mg, 30%硫氰酸铵液3ml,加水至50ml,比色。 加过硫酸铵目的:
(四)重金属(Heavy Metals)检查法
ChP (2005) 二部 附录Ⅷ H
例: 苯甲酸钠的酸碱度
本品1.0g,加水20ml,酚酞2d 如显淡红色,加硫酸滴定液0.25ml (0.05mol/L),淡红色应消失。 如显无色,加NaOH滴定液0.25ml (0.1mol/L),应显淡红色。 表明本品1g中所含酸、碱性杂质的限量分别为 0.025mmol。
(七)澄清度检查法
(Clarity of Solution)
2005年版药典 pH值测定法 见附录Ⅵ H
2. 指示液法 将一定量的指示液加入供试品中, 根据指示液的颜色变化来控制酸碱性杂 质的限量 。 例:纯化水的酸碱度
取10ml,加甲基红指示剂 2 d,不得显红色 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兰 5 d,不得显兰色 纯化水的 pH值为4.2~7.6
3. 酸碱滴定法 在一定的指示液下,用酸或碱滴定液 滴定供试品溶液中碱性或酸性杂质,以消 耗酸或碱滴定液的毫升数作为限度指标。
(一) 氯化物(Chlorides)的检查
ChP(2005)二部附录Ⅷ A
供试管 对照管
样品x g + 水 25ml 标准NaCl液(10g Cl-/ml) x ml
各加稀硝酸10ml,加水至40ml,加入AgNO3试 液1ml,加水至刻度,于暗处放置5min,比浊, 在黑色背景下由上向下观察。
(二)硫酸盐(sulfates)检查法 ChP(2005) 二部附录Ⅷ B
供试管 样 x g + 水
对照管 标准K2SO4 (100 g SO42-/ml) x ml 各加水至40 ml,加稀HCl 2ml,25%BaCl2 5ml,然后加水至50ml,放置10分钟,比浊。
(三)铁盐( iron salt )检查法
ChP (2005) 二部 附录Ⅷ N
有机药物炽灼炭化,再加硫酸湿润,低温加热 至硫酸蒸气除尽后,于高温(700~800℃)炽灼 至完全灰化,使有机物质破坏分解变成挥发性物质 逸出,残留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成为硫酸盐,称为 炽灼残渣。 无机杂质的限度一般为0.1%,称样量为 1 g。
空坩埚 取出放干燥器 冷却,称重t1, 重复一次,称重t2 。
3 熔点
初熔和全熔
4 晶型
2.2 药物的鉴别方法
要求: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 方法: 光谱鉴别法:红外 用于原料药 紫外 色谱鉴别法:薄层色谱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用于制剂 化学鉴别法:呈色反应鉴别法 沉淀反应鉴别法 荧光反应鉴别法 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
2.3 检查——药物的纯度检查
样品砷斑 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
更深
加KI、SnCl2的目的——使AsO43-转变为AsO33-,因为 AsO33-生成AsH3的速度比AsO43-快。
(六)酸碱度检查法
(Acidity or Alkalinity)
ChP (2005) 二部 附录Ⅸ A 原料药一般均进行酸碱度检查。 液体制剂也均进行酸碱度检查。
干燥失重指药品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减失的量
测挥发性杂质,主要为水
例:葡萄糖干燥失重
扁平称量瓶 t+s t1
t+w2 (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 恒重: ∣ t1 - t2∣<0.3mg ∣(t+w1) – (t+w2)∣<0.3mg 指物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得的重 量相差小于0.3mg,称为达恒重。
操作注意点:平行原则,用纳氏比色管
例2-1.对乙酰基酚中的氯化物的检查:
已知:S=2.0g×25/100;C=10μ g/ml;V=5.0ml 求: L = ?
解:L = C×V/S×100% = 10×5.0/(2.0×106×25/100)×100% = 0.01%
(二)灵敏度法
供试品液中加入试剂,不得有正反应出 现,判断符合规定。
酸度 检查时采用碱液滴定或规定的pH值小于7.0 碱度 检查时采用酸液滴定或规定的pH值大于7.0 酸碱度 检查时先后用碱、酸液分别进行滴定或pH范 围在7.0两侧。 pH
1.pH值测定法 用电位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pH值 如 注射用水 青霉素钠盐、钾盐 红霉素 pH值应为5.0~7.0 pH值应为5.0~7.5 pH值应为8.0~10.5
例:华法林钠(抗凝血药) 丙酮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0.20 g,加丙 酮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 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置4cm吸 收池中,在46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过 0.12。
Hale Waihona Puke (九)干燥失重测定法(Loss on Drying)
ChP (2005) 二部 附录Ⅷ L
重金属 如: Ag、Pb、Hg、Cu、Bi、 Cd、Sb、Sn、As、Ni、Co等。 测定以Pb为代表。 ChP(2005)有四种方法,常用1和2
第一法
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 药物,最常用。 硫代乙酰胺
供试管 供试液 25ml 对照管 标准铅 10 g Pb/ml x ml 各加pH3.5醋酸盐缓冲液 2ml,硫代乙酰胺 试液 2ml,放置2分钟,比色。
比较三种药物质标上各有哪些一般 杂质检查项目?
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药典中“特殊杂质”指的是有关物质,如原 料、中间体、降解产物、副产物等。
第二法
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不溶 于水、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
本法先将样品炽灼破坏(500~600℃ 炽灼灰化),取炽灼残渣项下的残渣,处 理后再检查。
(五)砷盐(Arsenic)检查法
ChP2005. 附录Ⅷ J 古蔡氏法(Gutzeit)
原理:
标准砷斑
标准砷溶液(As2O3)1 g As/ml 2ml
1 溶解度
准确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 (准确度±2%),加入一定量溶剂,在25±2 ℃下, 每隔5min强力振摇30s,观察30min内的溶解情况, 如看不到溶质颗粒或液滴时,视为完全溶解。 溶解 极易 易溶 溶解 略溶 微溶 度 溶解 g/ml >1.0 0.1~ 0.033 0.033 0.01~ 1 ~0.1 ~0.01 0.001 极微溶 不溶 解 0.001~ <0.0001 0.0001
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溶液酸碱度、炽灼残渣、干燥 失重、水分
一般杂质检查规则
《药品检验操作标准》规定: 1 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1)仪器的配对性。如纳氏比色管应配对 (2)对照品与供试品同步操作 2 正确的取样及称量 3 正确的比色、比浊 4 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或在边缘时,应对供试管和 对照管各复查二份
第二章 药物的纯度检查和鉴别方法
药品质量的评价
从三方面考查: 真伪 [性状] [ 鉴别] 纯度 [检查] 品质优良度 [含量测定]
2.1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
性状和鉴别两个项目 性状 外观:指药物的聚集状态、晶形、色泽 以及嗅味等性质。 溶解度: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药物的纯度 理化常数:吸光系数、熔点、晶形、相 对密度、折光率、黏度、比旋度、酸值、 碘值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