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综合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
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1997年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研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
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
(1)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____)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1个不带电子的中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A.H-+OH+ =H2O B.H++OH+ =H2OC.H-+OH- =H2O D.H++OH- =H2O(3)若有反α粒子(α粒子即氦核),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__电荷数为_______。
【答案】B A42【解析】【分析】根据反粒子特征和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1)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这是正常氢原子的构成,故A 错误;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的,符合反氢原子的构成, 故B正确;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不正确,因为反氢原子中电子带正电,故C错误;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显电性,不能都带负电荷。
故D错误。
答案:B。
(2)酸碱中和反应是H+ +OH-=H2O,根据反物质的定义特征,可知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为H- +OH+= H2O,所以A符合题意,答案:A;(3)已知a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因此反a粒子质量数为4, 电荷数为-2。
答案:4;2。
【点睛】根据反粒子的定义:正电子、负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反粒子的特征: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荷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进行解答。
2.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 AB2中含54 mol电子,且有下列反应:①H 2+B 2−−−→点燃 C ②B 2+X →Y +AB 2+H 2O ③Y +C →AB 2+Z ,Z 有漂白作用。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 2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 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l 2 Ca(OH)2 Ca(ClO)2 HClO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解析】【分析】离子化合物AB 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 AB 2中含54 mol 电子,则A 2+、B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均为18个,AB 2为氯化钙,A 为钙元素,B 为氯元素,则①H 2+Cl 2−−−→点燃HCl ,C 为HCl ;②Cl 2+X →Y +CaCl 2+H 2O ,X 为Ca(OH)2,Y 为Ca(ClO)2;③Ca(ClO)2+HCl →CaCl 2+Z ,Z 有漂白作用,Z 为HClO 。
【详解】(1)由分析可知AB 2为CaCl 2,X 为Ca(OH)2,Y 为Ca(ClO)2,Z 为HClO 。
,故答案为:CaCl 2;Ca(OH)2;Ca(ClO)2;HClO ;(2)AB 2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为,故答案为:; (3)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 ,故答案为:2Cl 2+2Ca(OH)2=Ca(ClO)2+CaCl 2+2H 2O 。
【点睛】常见18电子的离子有K +、Ca 2+、Cl ‾、S 2−、HS -等。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②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
(3)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
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A.最高正化合价为+6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5)已知X为第ⅡA族元素(第一到第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第Ⅲ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为____。
【答案】第三周期第ⅣA族 CO2 NaOH:或Na2O2:BD b=a+1或b=a+11【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2)②表示C元素,根据元素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分析;(3)由H、O、Na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等;(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元素,④是O元素,则W为Se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5)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序数关系分析解答。
【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i、⑧为Cl。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为Si,S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所以Si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2)②表示C元素,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O2;(3)由H、O、Na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OH、Na2O2等,其中NaOH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4)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元素,④是O元素,则W为Se元素。
A. 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其最高正化合价为+6,A正确;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S>Se,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S>H2Se,B错误;C.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由于非金属性S>Se,所以H2SeO4<H2SO4,C正确;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化合,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S>Se,S与H2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Se单质与H2反应要求温度会更高,在常温下不可能与H2化合,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D;(5)X原子序数为a,Y原子序数为b,若X位于第二周期第ⅡA族元素,或X位于第三周期第IIA族,则其同一周期第IIIA的元素Y原子序数为b=a+1;若X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元素,由于第IIA族、第IIIA族之间增加了7个副族和1个第VIII族元素,共10纵行,所以其同一周期第IIIA的元素Y原子序数为b=a+10+1=a+11。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无机物推断、常用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是正确判断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但第IIA、第IIIA有特殊性,还与其在周期表的周期序数有关。
在比较同一周期第IIA、第IIIA元素的原子序数时,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三周期时,原子序数相差1;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五周期时,由于在第IIA与第IIIA之间增加了7个副族和1个第VIII族,共10个纵行,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在第IIIB是15种镧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在第IIIB是15种锕系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
4.已知A、B、C三种元素的原子中,质于数:A<B<C,且都小于18。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C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A______,B______,C______。
(2)画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______,B______,C______。
【答案】碳C 硅Si 氯Cl【解析】【分析】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A是C元素;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则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4,B为Si元素;C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1个,且原子序数大于B小于18,所以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C是Cl元素,据此答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C元素,B是Si元素,C是Cl元素。
(1)A为碳元素,元素符号为C;B为硅元素,元素符号为Si;C为氯元素,元素符号为Cl;(2)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的关系,确定元素的种类,解题时要熟悉常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注意规范书写结构示意图。
5.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
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
B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
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里,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1)元素C位于第___周期第___族。
(2)A是___元素,B是___元素,D是___元素。
(3)A与D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此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三ⅦA Na Mg O Na2O2 2Na2O2+2H2O=4NaOH+O2↑ Cl2+2OH-=Cl-+ClO-+H2O 【解析】【分析】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则A为Na元素;B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则B为12号Mg元素;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为Cl元素;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D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次外层为2,最外层电子为2×3=6,D为O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元素,B是Mg元素,C是Cl元素,D是O元素。
(1)元素C是Cl,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所以Cl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元素,B是Mg元素,D是O元素;(3)A 是 Na,D是O,Na与O形成的稳定化合物为Na2O2,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4)元素C是Cl,Cl元素的单质Cl2是有毒气体,可以与NaOH在溶液中反应产生NaCl、NaClO和H2O,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 H2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可消除氯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