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程序案例分析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程序案例分析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程序案例分析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胡燕来所属栏目:企业裁员安置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程序案例分析小王 2000 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某贸易公司工作 , 逐年签订劳动合同 , 最后一份合同签至 2007 年 6 月30 日。

2007 年年初 , 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程序案例分析
小王200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某贸易公司工作,逐年签订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合同签至2007年6月30日。

2007年年初,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决定将公司搬迁至外省市,即将结婚的小王不愿意随公司一起去外省工作。

双方协商未果,于是公司依据双方合同中的约定,终止了与小王的劳动合同。

为此,小王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仲裁庭审中,小王认为公司因业务发展而改变自身的经营结构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在双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且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其行为违反了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公司则认为,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遇经营条件发生客观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双方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劳动合同可以终止。

现单位根据此条终止小王的劳动合同并无不当。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审理查实后认为,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32条第3款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这里所说的“重大变化”可以如本案中的从本市到外地的变化,也可是企业停业、合并等情况。

如只是从一个车间到另一车间,从这门店到另一门店恐难以认定为“重大变化”。

第绲条规定,按照第笼条第3款解除合同的,“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和本条例规定的解除条件相同的,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本案中虽然双方就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作了约定,但该约定与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相同,所以公司应按《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最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支持小王的仲裁请求。

(文章来源:胡律师网)上海地区邮箱:hulvshi1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