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西方园林

景观西方园林

树丛布置。 3、道路、林冠线、湖岸线、湖池采用自然
圆滑的曲线,追求田园野趣。
谢菲尔德花园
风景园林案例
斯陀园
1714年布里奇曼建造斯陀园式,采用 了17世纪80年代样式,既未完全摆脱 法式园林的影响,又抛弃了对称原则 的束缚。
1715年后,花园规模迅速扩大,点缀 着建筑和庙宇。
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式及 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植物雕刻 艺术。
畜牧业发达: 永久性牧场约占耕地面积的45%,是牧草与农作
作的乡村景观风貌。
物轮
森林覆盖率低: 16世纪为保海上争霸,严禁砍伐森林,一定程度上保护
了树林景观。
国土景观: 以牧场为主的国土自然景
观地形起伏、河流密布、森林 稀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英 国园林的景观特色。
历史概括
历史上处于动荡时期
斯陀宫殿的对面,原先有座八角形水桥, 肯特将它改造成了流线型。
在小山丘之巅,建筑师吉伯斯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庙宇。在英国人看来古代撒克逊人 是与法国统治者相对立的自由民族,哥特式建筑代表着撒克逊民族光辉的过去。
查兹沃斯风景园
——是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庄园之一,是英国重要的文化遗产。 造园历程 :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目录
01
历史背景 (自然条件 历史、园林概括)
02
园林成因 (经济 社会 思
想)
03 代表人物及案例
04 总结
历史背景
自然件条
地形特征: 东南部多平原,土地肥活
适耕种,西北部多为山地丘陵; 北爱尔兰为高地;河流纵横,湖 泊密布;海岸线最长最曲折的国 家。 气候条件:
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多雨多 雾,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出现,是欧洲造园领域的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 它一反近千年来欧洲园林由规则式统治的传统,开创了欧洲不规则式造 园的新时尚。
经济因素: 在17世纪以前很长的时间内,英国都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以畜牧业为主,
带动了毛纺织业,这是英国主要的的经济支柱。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是英国很 多土地都是大片牧场,随处可见的草地,这种场景形成了人们对英国最早的景 观影响。 社会因素:
布里奇曼在斯陀巨大的园地周围布置 一道隐垣,使视线得以延伸到园外的 风景之中,并因此而成为规则式向风 景式造园发展的开拓者。
平面图
为了形成建筑与园林相和谐的整体效果,在一个世纪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建筑师 和造园师参与工作,形式与风格经历了数次改造和演变。
1730年前后,肯特接替布里奇曼负责 斯陀园的建设。他逐步改造了规则式 园路和甬道,并在主轴线的东西两侧, 以洛兰和普桑的风景画为蓝本,建造 了爱丽舍田园。
利兹城堡
16、17世纪主要受法国古典主义造园思想影响;英国人的革新, 只是对花卉装饰的兴趣更加浓厚。
该时期重要的设计师 乔治 • 卢顿 & 亨利 • 怀斯,参与了肯辛顿园及汉普顿宫苑的初期改造 工作,他们是英国规则式造园大师也是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开创者。
肯辛顿园
汉普顿宫苑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成因
166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制;1707 年与苏格兰合并,形成大不列颠王国;1801年又 与爱尔兰合并,建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第一个完成 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园林概括
15世纪都铎王朝以城堡园林为主,受意大利和法国文艺复兴园林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后,风景在欧洲国家引起普遍关注,风景画家的观点被园林师 接受有人说风景画是英国风景园林产生、发展的原型。18世纪,英国园林模仿法 国园林,规则的几何图形、理性主义设计。 思想因素:
英国文化属于欧洲体系,是希腊哲学在欧洲的延伸与发展。英国的盎格鲁— — 撒克逊文明是英国的情结,启蒙运动提出的“回归自然”正如催化剂一样,促使英国 人将这种文化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
肯特在河边建造的几座庙宇倒映水中, 有模仿古罗马西比勒庙宇的古代道德 之庙。
河对岸有英国贵族光荣之庙,仿照古罗 马墓穴的半圆形纪念碑,壁盒中有14位 英国道德典范的胸像。
从桥头南望,可由建筑师吉伯斯建造的 友谊殿,这座纪念建筑物类似绘画写实 技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成为几条视 线的焦点,以后作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中 的惯用手法。
十六世纪,就有了查兹沃斯庄园的最初布局。十七世纪皇家造园师 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在这里修建了美丽精巧的规则式花园。到了十八世 纪,造园大师兰斯洛特·布朗大力提倡模仿自然景色的园林风格,彻底改 造了庄园最初的结构。十九世纪,23岁的天才造园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圆 满完成了整个庄园的整体设计。
新风景园林之王 杰出的造园家,理论造诣深,著作颇丰。 为便于理解设计,发明了solid法(即将现状图
与设计图重叠比较的设计方法)。 代表作:文特沃尔斯园、谢菲尔德花园、西怀
科姆比园等。
风景园林观念: 1、在局部和细节上增加了内容,以园林小
品点缀装饰。 2、丰富色彩,以植物造景为主,丰富花卉
自然主义风景园的初期创作者。 把绿色建筑形体和直线条弃去不用,代之以树丛和
圆滑的弧线苑路,以表现自然的风致。 林园吃掉了花园,从此园林不再有花园而只有林园。 代表作:海德公园纪念塔、邱园邱宫、斯陀园等。
斯园
布朗(Lancelot Brown,1716—1783)
使自然主义风景园达到理想水平。 把台地改回为波形起伏的地形,铺设大片草地。把
整形修建的树木,改为疏密散布的树丛。把轴线和 直路改为曲饶的道路。用少量水流创造出河湖景观。 园周掘出一条干沟式“隐垣”(因布朗得名ha-ha-wall)、 而不砌界墙。 代表作:布莱尼姆宫、华威城堡、查兹沃斯风景园等。
“隐垣”ha-ha-wall
查兹沃斯园
雷普顿(Humphry Repton,1752—1818)
自然式风景园
自然式风景园又称自然主义风景,模仿英国本身国土景观以自然的手 法进行造园。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思想,首先是在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 圈中产生,他们为风景式园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借助于他们的 社会影响,使得自然风景式园林一旦形成,便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代表人物
肯特(William Kent,1688—1748)
相关主题